浅谈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较高要求。但反观现当代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没有闪光点等现象,故而从发现的艺术、提升的艺术、评改的艺术、下水的艺术、命题的艺术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于永正先生的作文教学艺术,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些许作文教学的思路,帮助小学生提升作文质量。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发现的艺术
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空洞、没有实际内容的现象。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小语界名师于永正先生提出了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引导学生将这些事情写进自己的作文。例如,一次于老的妻子收到别人送的一份双人伞的礼物,于老觉得这把伞很新奇,就将这把伞带到课堂上展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双人伞的细节,然后写一篇文章。还有一次于老去教育局商量事情,看见主任的桌子上有一盆瓜叶菊,于老看见这花的花朵像菊花,叶子像黄瓜觉得很新奇,于是便向主任借来此花,主任得知是要用这花上习作课,被于老的热情感动,便将这盆菊花送给了于老。还有一次,于老在学校的垃圾箱中看见一块只咬了一点点的面包,觉得这样的举动很浪费,便将这块面包捡起来,拿到课堂上,要求学生写一篇如果你碰到了这位扔面包的同学的发言稿……
于老作为一名优秀的作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总是能善于发现身边的小事。在一次回答青年教师的提问中,于老关于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这一问题,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喜欢作文,所以从读初中就养成了动笔的习惯,因而也就养成了观察、思考的习惯。老师发现得多,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就多,老师的思路开阔,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可见教师自身喜欢写作,养成动笔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拓宽学生习作的视角。
二、提升的艺术
作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头戏,但是现在小学生的作文质量并不是很好,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质量呢?于老认为,小学生不会写作文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则是小学生读书少。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如果小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又怎么才能将“墨水”倒出来呢!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渐渐地学生就大量地积累了各种“钱财”。这些“钱财”也包括“一定的文字的搭配组合、情感的表达”。学生只有掌握了文字搭配组合、情感表达才有可能在自己的文章得以运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孩子都不爱读书,于老对这种现象的解决策略则是“强迫他读”。 人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关键期,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好习惯,可以终身受用,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但是在强迫学生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出要求。首先要要求每人都做读书笔记,但以摘抄为主,并且要定期做检查。其次,一定要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励孩子的读书兴趣,尤其是因为读书在作文和谈吐上有变化的同学。同时也要批评表现不好的孩子,警醒他。最后,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表率,要求学生读书,老师也要经常读书,经常和学生交流读书经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于老认为小学生不会写作文的第二个原因是,积累生活和感受少。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看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看看校园里的各种小动物。让学生先认识它们。但是光认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感受。刘勰曾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了感受学生才能做到情动而辞发。所以教师可以先将自己的发现、感受传递给学生,慢慢地,学生就可以自己发现新鲜的事物,自己获得新的感受!
第三个原因则是要多做。于老认为,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像样的作文即可。平時也要求学生写一写日记。但是对于日记不要做太多的要求,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烦。于老每次要求学生写日记是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从不限制学生的日记字数,如果学生想多写可以多写些,想写几行也是可以的。但是每周至少有一篇像作文的日记。这样减少了学生很多的压力,如果经历的事情多,感受多就可以多写几句,如果没发生什么就可以少写一些。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如果一味地加大训练强度,学生很容易去抄书上的作文,或套用别人的话……毕竟小学生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不要对小学生要求过高。拔苗助长最后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
三、评改的艺术
于老评改作文的方法主要遵循四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收上来的作文,每一篇都会仔细浏览。
第二是记下每个学生写的精彩之处,然后画上波浪线,并且针对每位学生的每篇文章的某句话做眉批,这样的眉批不仅针对性强,而且避免了总批的千篇一律。
第三条原则是打分。学生其实最关心自己的分数,最关心自己的作文里被画上了多少条波浪线,写了什么评语。
最后一条原则是,每篇作文让学生先互改。要求学生画出觉得对方写的精彩的地方,并且用“?”表明哪里有问题,如果可以,也可以加些眉批和总批。经历这个过程后,再由学生自改,改好后再由教师来做最后批改。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精彩之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且这种方法也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至少不用大批地挑学生的错别字了。
四、下水的艺术
“下水”这个词是叶圣陶先生从游泳那里借用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因为教师写“下水文”,教师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哪里不好写,哪里写起来复杂。所以写下水文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很重要。于老就很擅长写下水文。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年级组决定让学生写《记我校春季运动会》的作文。但是于老一下水就知道这个文章不好写。因为有太多事情可以写,如果每件事情都写,那每件事情都写得不全面,如果好多事情写得太简略又有些对不起“我校”这二字,于是于老当机立断将作文题目改为《春季校运会散记》,在大题目下边分三两个题目让学生自行选择。因为于老班级有位同学获得了四百米冠军,于是其中一个分题目则是《赵彪第一!》。在这次运动会中本班还有一位运动员因为摔倒失去了夺魁的机会,于是另一个分题目应运而生了——《虽败犹荣》。因为于老的下水,让学生的作文简单了很多,也充分体现了于老对学情的把握。 下水文不单单用在定作文题目,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篇比较简单的作文,于老會在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念一念自己写的那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找到自己文章中的不足,然后进行修改。这样比直接讲授如何写,印象更深刻,体会更深。然而对于一篇比较难的作文,于老会讲解完如何写这篇文章后,读自己写的下水文,帮助学生搭建思路,开阔学生的思维,然后再让学生开始习作。
但是写下水也需要注意,写下水文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首先在写题目时想想学生遇到这个题目时会怎么想,会产生哪些疑问,会遇到哪些障碍。然后开始正式“下水”。写下水的文章时同时也要注意,这篇文章是要起到示范作用,所以在语言上一定要做到准确,浅显,富有儿童情趣,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写作的欲望。
写下水文很重要,首先学生看见老师经常动笔写东西,学生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动笔写。因为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是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当老师爱写动笔时,学生自然也跟着爱动笔。其次写下水文,可以根据学情,确定这篇文章对学生的难度如何。作文题目定的太难会让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作文题目太简单,也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可见教师写下水文多么重要!
五、命题的艺术
现在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套用别人故事,编写不存在的故事等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学生接收的命题。一些命题脱离学生生活而且枯燥无味,导致了学生厌倦作文,害怕作文。对于这样的现象,于老的命题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于老对于作文的命题有两个法宝。一是命题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一次于老想让学生写写自己,但是于老并没有简单地将作文命题命名为《我》。而是首先在黑板上写上“我”字,然后在“我”字后面加上了“这个人”三个字,并且用三种不同的语气朗读。随之又不动声色地在“我”前面分别加上了“嘿”,“哈”“咳”三个字,让学生进行选择。这样的命题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分析了题目,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于老第二作文命题的法宝则是用命题激发学生的情绪。一次于老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日子,让学生说一说对妈妈表示感谢的话。首先于老先在黑板上写下“三八国际妇女节”几个字。然后询问学生是不是应该向妈妈表示感谢呢!为了把问题缩小,于老接着问,你想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大家开始纷纷发言。紧接着于老开始说一些煽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情绪,最后引出题目《妈妈,您辛苦啦——写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不出意外,这次于老班上的同学文章都很感人。黄宗羲说过,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文章题目首先得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然后学生才能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情,如果学生自己都没经历过,又哪里来的真情实感呢!
但是命题还要注意一大忌,即命题太大,像《游览……有 感》。于老命题经常在出一个大题目下面,再写一个小题目,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习作素材,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习作的积极性。
命题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命题决定了学生作文的质量。所以找到一个好的命题和写下水文一样重要。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李思楠,女,1996年生,辽宁省锦州市人,研究生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杨军,女,1969年生,辽宁省锦州市人,硕士,渤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