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改善农村小学的阅读条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是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128-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兴趣不高,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较低,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笔者认为应从课堂、课外及资源开发三方面入手:
  1.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1)积极培养对话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
  (2)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
  第一,再现课文情境。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教学伊始,老师便让学生看题目,想问题。学生抓住课题纷纷质疑:眼睛为什么可以永生?这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誘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第三,创设活动情境。于永正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的检查汇报学习的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像“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2.立足文本,优化朗读效果
  “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重要性的概括。那么,朗读教学应该怎样做?
  (1)注重教师范读的作用
  优秀的教师范读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认识和情感倾向。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教师示范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2)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这句话说出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我们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良好的朗读习惯,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知识面,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好良好的基础。于永正老师训练学生朗读,是很有办法的。比如,于老师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他先对同学们说了几句话,其大意是:我自己读这课,先读了几遍,儿子说我不行,我就再读,共读了十多遍,现在读得跟播音员差不多了。你们敢与我比赛吗?为了公平,先让你们读几遍,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口读书;比赛开始了,于老师先请一个读的较好的同学来读,(读得真好!)于老师一下子给“难”住了,觉得比不过她,于老师只好很诚恳地想请同学帮忙代他参赛,还要给他争面子,经过这么一激,再准备,再比赛,运用比赛,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就如同是给运动员注入兴奋剂,使其越读越想读。
  3.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语文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具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以阅读为本,去开拓课堂资源,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筹集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班级可成立图书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再者,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阶段,正是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养成教育浅探.豆丁网
  [3]王雍.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探讨.中国论文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3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