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衔接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颁布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并要求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是否顺利衔接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阐述新旧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相关的衔接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衔接问题;对策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关概念
  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10月24日颁布了《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并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制度引进了权责发生制,建立了双核算模式,并且在会计科目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新会计核算制度强化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功能,使得单位的成本费用更加清晰,核算内容更加可靠,财务信息更加实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了事业单位财务建设的合规发展。
  二、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新政府会计制度首次提出采用“双基础”和“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并且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同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实现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离的局面,通过这项措施能更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信息以及预算执行信息。另一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上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例如资产类,新制度设置的“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资金”等;负债类,新制度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科目,通过对所设置科目的重新划分,使得财务信息的记录更加明确,能够清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提升财務管理水平。
  2.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规范化
  新政府会计准则引入权责发生制,突破了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过去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主要通过预算体系来引导,在实际支出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会计账目记录模糊、混淆不清的情况大量存在,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新政府会计准则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对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内部财务流程、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做出了优化,使得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与单位日常经营更为匹配,也更能反映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同时,全国范围来看,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财务活动需要统一化、制度化的核算制度指导,而且不论是现代经济活动还是国家财务管控都需要高水平的财务规范,确保不同层级、不同机构间的财务信息具备统一性、可比性。
  3.有利于财务人员提升业务水平
  对比以往会计制度,无论是核算方式还是核算内容上,新政府会计制度都对财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单位需要准备两套财务报表,同一核算内容在不同报表中需要体现不同类别,这就要求单位加大财务人员的系统化培训力度,需要财务人员尽快更新财务知识,适应新制度,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动情况,更新业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同时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从业人员的选拔考核更加严格,人员的更新配备必须与单位业务相匹配。
  三、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下出现的衔接问题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政府会计制度与之前的制度差别较大,一方面,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扩大了会计核算内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财务处理的复杂性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时必然会出现衔接问题,笔者认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员工素质、财务制度以及财务监管等方面。
  1.员工业务水平有待提升
  人力资源是单位发展的重要资源,专业人才是制度实施的先行要素。虽然颁布的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科目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但是也需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积极配合。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员工的责任意识不强,尤其是受到事业单位性质的影响,财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国家财政直接挂钩,而与个人工作状况关系较小,导致员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性不强,并且政府会计制度比传统的会计核算更加复杂,很多员工存在畏难情绪。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因此,员工的招聘、培训机制等仍不完善,很多员工的财务核算水平有待提升,不能及时准确地对财务核算工作做出处理,最终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2.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财务实施环境
  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有财务制度作为保障,目前,虽然财政部门出台了相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指明了新旧制度的差异,但是从总体来看,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开始具体的操作时容易产生误差,并且在事业单位内部没有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也没有针对员工的业务操作制定相应的会计流程操作细则,这就导致员工在开展工作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紊乱。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没有及时更新与完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财务处理等没有有效结合,也没有满足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双重处理要求,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最终影响财务处理效果。
  3.内部监督有待提升,制度不完善
  内部监督控制是准确的财务处理工作的保证,目前,事业单位的内控监督水平有待提升,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流程不健全,会计、负债等财务信息不能定期清查、整理,导致财务信息不准确。其次,事业单位的权利比较集中,基层员工只是负责指导与监督,员工没有办法利用自身的职权开展相应的监督工作,影响内控监督的效果。最后,内控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弱,内控监督管理工作容易受到其他业务单位的影响,影响监管透明度,最终加大了财务风险。
  四、针对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出现的衔接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员工业务水平、财务制度以及监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优化财务管理环境,促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1.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加强培训教育
  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特殊,员工薪酬与国家财政挂钩,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之间的协作较为困难,思想意识以及业务水平都有待提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提升员工的思想意识,管理层明确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以身作则,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新旧制度的差异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做出解释,避免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产生误解。其次,需要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加强定期培训,并且制定相应的招聘制度,广纳贤才。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可以根据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教育机构,并且对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效率进行控制,结束之后对培训人员开展考核,细化考核内容,以此来保证培训质量。最后,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合理对员工的财务工作实施评价,以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2.制定财务制度,优化财务环境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事业单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并且财务工作紊乱,缺乏完善的实施细则流程,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财务人员无从下手的情况,根据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出台会计业务操作细则,对员工开展会计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优化财务处理环境,建立有效的财务处理平台,通过财政信息平台实现财务信息录入,处理,监管以及存储的一体化运营,一方面,财政信息平台必须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各个业务联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改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快会计核算系统与其他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以前年的财务数据对接整合工作,以提升财务处理质量。
  3.加强监管,完善内控制度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透明化的保障,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升监管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作为技术支撑,将监督管理工作与财务信息相互结合,认真分析评价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的信息质量,并且针对事业单位的核心财务问题重点监督,主次有当,减少人力耗费。其次,为了保证内控监督效果,事业单位内部应该适当分权,将权力下放到内控部门的人员手中,内控人员对财务工作开展监督,逐步贴近会计改革中“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监督控制”等。再次,扩大财务信息披露范围,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科目以及核算范围有了较大的调整,因此,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一方面要扩大披露的范围,做到披露无死角,另一方面,要提升披露频率,改变以往的披露走形式的局面。最后,提升内控人员的监督水平,开展循环监督、交叉监督以及轮岗监督等多种模式,切实保障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起到应有作用,同时加强对内控人员的专业培训,保证内控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与展望
  新政府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双基础”和“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提升财务信息质量,规范财务业务操作,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建设合规进行。然而新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在加强员工新会计制度的学习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与内控制度,各单位负责人要起好带头作用,一方面组织员工学习,做好财务监督措施,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与内控监管制度,优化财务处理环境,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营。
  参考文献
  1.梁征.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做好事業单位会计工作的思考.财会学习,2019 (7).
  2.许丽娜. 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12).
  (责任编辑:刘海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