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向秀居

  【摘 要】阅读对学生的学习非常的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成绩,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有效的把握文章或者题目的意思,并且阅读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教学中,老师要运用各种办法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教学;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阅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并相应的加大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量,阅读能力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所以,小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兴趣才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可以更好的进行阅读,把阅读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知道,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对这个故事的兴趣,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由于好玩、好奇的特性,对文字方面的内容通常都没有很高的兴趣,主要对图片和故事感兴趣,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学生没有文字教训时候那种严肃的表情和沉闷的课堂气氛,故事可以完全的勾起学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曲折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首先对一个故事进行讲述,学生肯定会非常的开心,并集中精神听老师讲故事,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有感情,并且语气与故事的走势和情节要相符,并且可以适当的辅以动作和表情,夸张的语气也是重要的,要把学生完全的带入到故事中去,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学生完全的被故事吸引了,在故事情节发展到关键的时候,老师可以突然的停止讲述,这个时候学生的好奇心已经被完全的勾起来了,老师告诉学生,要是想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可以自己对文章进行阅读,因为故事情节发展到了关键的时候,学生会有强烈的求知欲,突然的终止会让学生欲罢不能,学生会自行的对文章进行阅读,补全故事情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行的阅读,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以后,会进行文章的自主讨论,讨论文章的情节,有些学生对没有分析到的情节问题,会再一次的阅读,进行验证,老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有意义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空余的时间自己阅读。
  二、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感知文章内容的主要方式,实验证明,眼睛的感知要比听力更容易勾起人的想象力,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多次数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多遍的阅读,学生不止可以完全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作者的想法都可以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并且,可以学习到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对文章所用的各种句式和修辞方法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极为的有利。老师要注重阅读中对阅读问题的引用,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四季》过程中,老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根据阅读的题目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通过四季之美这几个字,你们都能想到什么?学生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会解锁思维的大门,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想象四季之美的问题。老师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一年四季的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秋天是一副什么景象呢?为什么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呢?老师在问题提问以后,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但是不要给出答案,在这些问题提出以后,要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老师要给出一定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相对不成熟,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结合提出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可以在文章的阅读中更好的查找问题的答案,使阅读的效果更加的明显,通过阅读问题的带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感悟是学生在阅读中对阅读内容所想,阅读的感悟不是一次阅读就可以完成的,是要通过多次的、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的,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作者的创作情感、文章透露出来的主要寓意等,在大量的阅读中感悟到文章的深层次的东西,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道理。比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时候,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只能理解文章表面上的意思,浅显的明白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于雷锋的伟大之处很难感悟到。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次大致的阅读,让学生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词来感悟文章的深意,让学生与雷锋同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理解雷锋雷雨助人的伟大情怀,带着这些感悟,让学生进行大声的朗读或者默读,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把感情带入进去,读出雷锋的高尚品质,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学生学习中必备的一项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助力。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在小学的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文章曲折的情节,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阅读问题,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学会阅读。
  参考文献
  [1]王国庆.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向分析[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李方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与良好习惯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8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