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的源流及其与痹病关系历史文献复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潘宏伟 陈小朋 王颂歌 赵幸熬 陈永前 娄玉钤
【摘 要】 脚气作为常见病名,在古代和现代文献上经常见到。在大量的脚气描述中有很多是痹病(风湿病)的表现。因此,某些脚气,或者脚气的某个发展阶段,或者脚气的某些表现,是符合痹病(风湿病)范畴的。笔者认为,这种符合痹病的脚气,可以命名为“脚气痹”,作为特殊痹之一。脚气痹的提出可补充历代医家所论不足,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因此,脚气和脚气痹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脚气;脚气痹;痛风;风湿病(痹病);特殊痹;虚邪瘀;源流
脚气作为常见病名,在古代和现代文献上都可经常见到。但古代之脚气和现代之脚气含义不同。古代之脚气是以两脚软弱无力,脚胫肿满强直,或虽不肿满而缓弱麻木,甚至心胸筑筑悸动,进而危及生命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现代之脚气有两种:一是指维生素B1缺乏症,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脚、膝,甚则全身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二是指传染性皮肤病,是由真菌感染所致,又名足癣、香港脚。本文所论为古代之脚气。古代文献中有相当篇幅论述脚气,在大量的脚气描述中,有很多是痹病(风湿病)的表现,在风湿病(痹病)诊治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因此,本文对脚气的源流及其与痹病相关的历史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
1 脚气的病名
脚气之名出于汉晋之间,在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和汉·华佗《中藏经》中都论有脚气。但此时所论的脚气多为后人所附会。如果说脚气之名出自汉末尚属牵强,那么明确提出脚气之名当在晋代。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详细论述有脚气;晋代苏敬也提到脚气。隋唐时期对脚气有大量的论述,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专门列有“脚气病诸候”;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对脚气均有丰富的论述。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列有大量的脚气方剂,宋·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曰:“在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宋齐之后,谓为脚弱;至于大唐,始名脚气。其号虽殊,其实一也。”脚气的含义,自宋以后有所改变,更多表现为痹病。正如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所说:“唐以上所谓脚气,即今之脚气,而宋以降所谓脚气,盖不过寻常脚痹、脚痛等。”明清时期,脚气的含义更为广泛和杂乱,甚者认为《黄帝内经》所论痿、痹、厥等都属于脚气,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曰:“脚气之说,古所无也,自晋苏敬始有此名。然其肿痛麻顽即《经》之所谓痹也,其纵缓不收即《经》之所谓痿也,其甚而上冲即经之所谓厥逆也。”但脚气具有痹病的表现却是历代医家都认同的。
2 脚气的病因病机
脚气多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湿热毒蕴,流注腿脚而成。发病有内外因素。《景岳全书》曰:“脚气之因有二:一则自外而感,一则自内而致也。”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湿热毒等邪;内因多为正气亏虚,而使外邪侵入;也可有内生湿热、痰瘀等,而致本病。
2.1 感受外邪 久居潮湿之地,或贪凉卧露,起居不慎,致使风寒湿毒等邪入侵,中于脚膝,而发本病。如《中藏经》曰:“风寒暑湿邪毒之气,从外而入于脚膝,渐传于内,则名脚气也。”《诸病源候论》曰:“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温湿风毒,从脚而上,……甚则上攻,名脚气。”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脚气痹挛者,皆由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真气不周,故为痹也。”元·朱丹溪《脉因证治》曰:“自外,风寒暑湿,皆有不正之气,中于脚膝,谓之脚气也。”明·姚广孝《永乐大典》引《风科集验方》曰:“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腿脚沉重,手足麻木,久则偏枯,脚气不能行履。”清·庆恕《医学摘粹》曰:“脚气者,足履地而受寒暑风湿之气而成此证也。”
2.2 湿热毒蕴 饮食不节,或嗜肥甘厚味,或過服乳酪醇酒之品,或服乳石丹药,日久蕴热,热毒内生,痹阻肢节筋骨,而致本病;或长期高温潮湿环境作业,或感受风湿热毒等邪,流入下肢骨节,而发病。如《太平圣惠方》曰:“江东岭南,春夏不免暑湿郁蒸,脏腑虚羸,瘴毒攻击,脚气发动,两脚枯疼。”“服乳石,致脏腑壅滞,发脚气肿满,四肢烦疼。”金·李杲《医学发明》说:“饮酒及乳酪勿使过度,过则伤脾,下注于足胫跗肿,遂成脚气。”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曰:“饮食失常,胃气不能鼓舞,脾气不能运化,行于百脉,其气下流,乘其肝肾,土木水相合,下疰于足,肿而作疼痛,晋苏敬号为脚气是也。”
2.3 正气亏虚 素体虚弱,或房室不节,或劳倦过度,肾气不足;或产后失血,或久病不愈,致气血亏虚,卫外不固,风寒湿毒侵袭,客于脚膝,而致本病。如《诸病源候论》曰:“脚气痹弱候,此由血气虚弱,若受风寒湿毒,……故令痹弱也。”《太平圣惠方》曰:“夫脚气之病,……亦云肾虚受之。”“若肾虚,风湿所搏,攻于脚膝,则名脚气。”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足三阴经虚,为风寒暑湿进袭,……成风湿脚气。”《圣济总录》曰:“脚气痹弱者,营卫俱虚也。”“脚气之为病,本因肾虚。”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肝肾脏虚,风湿侵袭,流注腿膝,……渐成风湿脚气。”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若脏腑虚损,则风邪先客于脚,……故名脚气也。”
2.4 痰瘀食积 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自倍,致脾虚失运,食积、痰饮内生;或邪入体内,与血相搏,气血壅涩,瘀血痹阻,而致本病;或痰瘀为患,血气不得流通,肢节筋脉无以滋养,而致本病。《太平圣惠方》曰:“风湿所搏,攻于脚膝,则名脚气,因其气血壅滞,湿毒气盛,在于肤难瘥。”宋代《圣济总录》曰:“今脚气之疾,缘风寒湿毒,客于气血,……不能宣通,故有脚气疼痛麻痹之候也。”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曰:“风气积滞成脚气,常觉微肿,发则或痛。”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曰:“脚气有湿热,有食积流注。”明·吴崑《医方考》曰:“气不得通则痛,血不得行则肿,此脚气之所以为壅疾也”;“脚气内壅,故令疼肿。”皇甫中《明医指掌》曰:“食积流注于下作脚气。”
综上所述,本病病因有感受外邪、湿热毒蕴、正气亏虚、痰瘀食积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2]。其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毒邪内蕴,经络气血不通,肢节筋脉不荣。其病位主要在下肢,可累及全身筋骨、肌肉、皮肤,涉及心、肾、肝、脾等脏腑。病性有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之证。邪实以风寒、湿热(毒)、痰饮、瘀血、食积等为主,虚多以肾虚、气血不足为主,临床上多相互兼夹。 3 脚气与痹病相关的主要表现
“脚气疼痛不可屈伸。”(《金匮要略》)“流入肢节,或注于脚膝,其状类诸风,历节,偏枯,痈肿之证。”“入肾则腰脚俱肿。”(《中藏经》)“脚气之病,……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痹,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弱。”(《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脚气疼不仁,……搔之如隔衣不觉知。”(《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脚痹弱,变成脚气。”(《诸病源候论》)“脚气初发,从足起至膝胫骨肿痛。”(《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凡脚气病,……始起甚微,食饮嬉戏,气力如故,惟猝起脚屈弱不能动。”“有脚未觉异,而头项臂膊已有所苦。”(《备急千金要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脚中痛酸转为脚气。”“脚气风,疼痹不仁,脚中沉重。”(《千金翼方》)“脚气,春夏发,入秋肿消气定,但苦脚弱,不能屈伸,足上不仁,手指胀闷,不得屈伸,四肢腰颈背皆废。”(《外台秘要》)“或身体酷冷,脚膝欲痹,或时复转筋,或小腹不仁,或脚肿不肿。”“脚气,皮肉顽痹,筋骨疼痛,脚膝缓弱,行立不得。”“脚气痹挛,骨节酸疼。”“脚气疼痛,皮肤不仁,筋脉缓弱,不能行立。”“干脚气,……皮内干枯,脚胫渐细,骨中疼痛。”“湿脚气,……脚膝肿满疼痛,不任行立。”(《太平圣惠方》)“腿膝肿痒,不能屈伸,脚弱少力,不能踏地,脚心隐痛,……脚气缓弱。”“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以谓之脚气也,其证不一;……或身体冷痛;或时觉转筋。”“腳气缓弱,皮肉顽痹,肢节疼痛。”“自膝至脚,已有不仁;或痹痛;或如虫喙;或足趾及胫酸痛;或屈弱不能行。”“脚气筋挛不能行,及干痛不肿,日渐枯瘁;或肿满缓弱。”“脚气,两脚疼痛,麻痹不仁。”“干脚气,两胫渐细疼痛。”“湿脚气,脚膝肿满。”“脚气痹弱,筋骨疼痛。”“足多冷麻,隐痛难行,夜常转筋,如风所吹,此皆是脚气之候。”“脚气肿满,痛连骨髓。”(《圣济总录》)“脚气,常觉微肿,发则或痛。”“腰脚走注疼痛,此是脚气。”(《普济本事方》)“脚气,忽手足遍身拘挛疼痛。”(《扁鹊心书》)“流注腿膝,行步艰难,渐成风湿脚气。”“手足顽麻,骨节烦疼,足胫浮肿,恶寒发热,渐成脚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寒湿脚气,足下隐痛,行履艰难,筋骨疼痛。”“寒湿脚气,腿膝疼痛,行步无力。”“干湿脚气,膝胫疼痛。”(《杨氏家藏方》)“脚气为病,虽起于足,实周乎身,或壮热头痛,或身体冷疼,或百节拘挛,或十指走注,或转筋急痛,……自腿至膝,自胫及踝,屈弱顽痹。”(《仁斋直指方论》)“脚气初发,一身尽疼,或肢节肿痛。”(《医学发明》)“自膝至足,或见麻痹,或见冷痛,或见痿弱,或见挛急,或肿或不肿,或日渐枯细。”(《景岳全书》《不知医必要》)
历代文献详细地描述了脚气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脚气与痹病相关的主要症状有:多发于脚膝,甚者全身,以足胫疼痛、麻木,肿或不肿,两足软弱无力,缓纵不收,行动不便为特征,甚者出现心胸悸动、浮肿、喘促等一系列全身症状;具有发病急骤,反复发作,时发时歇、并症多见、病情复杂等特点。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维生素B1缺乏症、营养不良性浮肿、下肢多发性神经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风湿热等风湿病出现脚气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脚气与痹病相关的论述
4.1 古代医家对脚气与痹病相关的论述 《金匮要略》在“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有“脚气疼痛,不可屈伸”的论述。此处脚气的描述,多认为后人所附会。《中藏经》和《华佗神医秘传》都在“论脚弱状候不同”中论有脚气。《肘后备急方》在“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详细论述脚气。已认识到本病可转上入腹(即脚气冲心)出现生命危险,并对发病人群和地区特点(流行病学)做出了考证[3]。《诸病源候论》在“脚气病诸候”中根据症状分为脚气上气候、脚气痹弱候、脚气疼不仁候、脚气痹挛候等八候。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风毒脚气方”中曰:“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另外,对脚气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预后、禁忌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在宋代之后的文献论述中,脚气病的发病范围已扩展到全身。《太平圣惠方》列有“脚气论”曰:“夫脚气者,晋宋以前,名为缓风,短剧谓之脚弱,古来无脚气之说,而病源有脚气。”并明确提出脚气分为干、湿脚气。《脚气治法总要》作为最早的脚气专著,对脚气的病因及治法作了重点论述。《圣济总录》承前人列有“脚气门”系统论述脚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按六经辨证将脚气分类。宋金时期,脚气之病名比较流行,以至于很多医家把痹病作为脚气论治,故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曰:“今人论方者见诸痹证,遽作脚气治之;……不分脏腑,不辨表里,便作寒湿脚气。”《妇人大全良方》列有“妇人脚气方论”,论有妇人脚气与丈夫不同。《医学发明》列有“脚气总论”曰:“夫脚气之疾,实水湿之所为也。”《卫生宝鉴》列有“北方下疰脚气论”,提出饮食失常可致本病。元·朱丹溪在《丹溪手镜》《丹溪心法》《金匮钩玄》《脉因证治》均论有“脚气”。明清大多数医著中都论有脚气。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曰:“脚气者……亦有疼痛不仁者,名曰湿痹。”把湿痹作为脚气的一种进行论述;但也有不同见解,如孙一奎《赤水玄珠》曰:“然则痹之不名也久矣,宜乎其有认为痿,认为风,认为脚气同治者,此不务研经旨,而惟务求同俗也。”龚居中《红炉点雪》曰:“痛风与脚气病状稍异,惟所感受之源乃异耳。”
4.2 现代医家对脚气的研究和探讨 脚气之病由来已久,历代文献具有丰富的记载和论述。对于古代所论脚气到底是什么疾病,现代医家也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和探讨:脚气除了指由真菌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又叫足癣、香港脚)外,西医学一般把脚气病定义为维生素B1缺乏症。但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提出脚气病为马来西亚丝虫病的专称。符友丰[4]认为“古典脚气的疾病原型应属鼠疫”。廖育群[5]认为晋唐时的脚气病是由服食丹药引起的,其基本病理改变是铅砷汞中毒所致的“多发性神经炎”;并且脚气与风湿病也相关,例如风湿热不仅与脚气病同样具有肌肉、关节病变,而且还有脚气中所强调的“冲心”之症(心脏病变 )。李浩[6]也认为晋唐间广为流行的“脚气”病并非马来西亚丝虫病、腺鼠疫或西医学的“脚气病”,而是多种矿物药中毒综合症与生活方式病的总称;其主要症状是药物中毒性肝肾功能损害、风湿性疾病及其并发症。彭介寿等[7]认为古籍所称“脚气”,除包括维生素B1缺乏病外,还包括现代医学的痛风、风湿病等。杨仓良[8]认为古代脚气即现代的痛风。蒋弢等[9]认为脚气包括许多单一症状的疾病,如痛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古代脚气包括现代风湿性疾病。 “脚气”是古代中医病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之初,当时医家看到古代脚气的症状记载和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症状很相似,因此以“脚气病”代替“维生素B1缺乏症”作为“beriberi”的译名,从而形成了西医“脚气病”的概念。应该说脚气的病因包含维生素B1缺乏,但是或许更多的原因不是维生素B1缺乏[9]。中医病名有数千年历史,西医东传占用了大量中医学病名,以便于“对号”翻译西医病名,除了脚气,中风、伤寒、霍乱等无不如此[4]。这些中西医相同病名的概念共同点很多,但差异同样明显,因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概念混乱的弊端[3]。有些病名中医都未能解释清楚或者未有统一认识,与西医参杂之后,认识更加混乱。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正本清源。中西医病名应当区分,不可混淆,更不能简单对应。
5 脚气与痹病相关的治疗
5.1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补益真元、疏导通利、辨证祛邪,尤以培养气血为主要原则,同时分清邪气偏胜而除之。重视补益五脏真元,尤为肾之真元;治本兼标,疏导通利,权宜缓急;对其辨证之属实者,尤其嗜食肥甘、湿热壅盛之辈,以疏导通利为主。本病须重视针灸治疗。
5.2 历代医家对脚气与痹病相关的论治
5.2.1 汉晋隋唐时期 《金匮要略》曰:“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中藏经》曰:“脚气者,先治外而次治内。实者利之,虚者益之。”“风者汗之而愈,湿者温之而愈,热者解之而愈,寒者熨之而愈。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气者流之,忧者宽之,怒者悦之,悲者和之。”《肘后备急方》论治脚气,列举了多种方剂和灸法。《诸病源候论》曰:“凡脚气病,……初得此病,便宜速治之。”在“养生方·导引法”中记述了“脚气缓弱侯”的5种导引方法;列有续命汤等方剂治疗脚气。《备急千金要方》列有八风散等治療脚气方剂;并强调针灸治疗:“凡脚气,初得脚弱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瘥者;……初灸风市,次灸伏兔,次灸犊鼻,次灸膝两眼,次灸三里,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绝骨。”后世皆从之。《千金翼方》列有谷白皮粥、独活汤等治疗脚气,而其中以“谷白皮粥防之”作为一贯以来中国早于西方认识的证据更广为人知。《外台秘要》用侧子酒等治疗本病,还列有脚气肿满方二十九首、脚气痹挛方二首、许仁则疗脚气方三首、杂疗脚气方一十五首等,以及灸脚气穴名。
5.2.2 宋金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承《备急千金要方》列有脚气治疗原则,曰:“夫脚气,病者虽虚羸,不可多服补药,补药令人心腹胀,气实便死,非泻不瘥。”“脚气灸法论:凡得脚气,便速灸之,并服诸汤散,无不瘥者,唯宜急治之。”列有治脚气缓弱、治脚气痹挛、治脚气疼痛皮肤不仁、治干脚气、治湿脚气、治服乳石人脚气发动、治脚气浸酒、治脚气淋蘸等诸多方剂。宋·王兖《博济方》用“诃子散治脚气疼痛”“乌药散治干湿脚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小续命汤等脚气方剂6首;并用养气丹治“脚气上冲,腰背倦痛。”《圣济总录》治疗脚气曰:“治疗不可缓也,凡小觉病候有异,即须大怖畏,决意急治之。”列有治风毒脚气、治脚气缓弱、治脚气痹弱、治脚气痹挛、治脚气疼痛不仁、治干湿脚气等大量方剂。《普济本事方》用槟榔汤等治疗脚气。《扁鹊心书》治疗脚气曰:“灸涌泉穴,则永去病根,若不灸,多服金液丹亦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脚气曰:“当以诸证互辨而分表里,寒则温之,热则寒之,在表则散。”对脚气进行六经辨治。杨倓《杨氏家藏方》列有健步丸等“脚气方36道”。《妇人大全良方》曰:“脚气也,轻者可与香苏散加木瓜、槟榔、生姜煎服。”《仁斋直指方论》列有木瓜散、降气汤等脚气方剂。《医学发明》列有羌活导滞汤等6首脚气方剂。《卫生宝鉴》用神效接骨丹治疗寒湿脚气。朱丹溪对于脚气进行辨证治疗。
5.2.3 明清时期 明·朱橚《普济方》在针灸部分详细论治“脚气”。楼英《医学纲目》用“大腹子散治风毒脚气,肢节烦疼”“桑白皮散治脚气盛发,两脚浮肿”。龚信《古今医鉴》曰:“凡脚肿,名湿脚气,用五积散加槟榔、木瓜、青藤、穿山甲。”“羌活导滞汤治脚气初发,一身俱痛。”《医方考》用六物附子汤治“寒湿脚气,疼痛不仁”;当归拈痛汤治“脚气疼肿。”《明医指掌》治疗本病曰:“此病根从湿上来,治湿当分南北地。”用苍术防己丸治食积流注脚气。龚廷贤《万病回春》曰:“湿脚气,宜利湿疏风。”“干脚气,宜润血清燥。”王肯堂《证治准绳》用抱龙丸治风湿脚气;“大腹皮散治诸证脚气肿满”“鸡鸣散治脚气疼痛”。《景岳全书》论治脚气曰:“方书以肿为湿脚气,不肿者为干脚气。湿者,宜除湿;干者,宜行气。”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曰:“湿脚气,……槟榔散主之;干脚气,……四物汤加牛膝、木瓜主之”。鲍相璈《验方新编》曰:“脚气脚胫红痛,凤仙花叶、枸杞子,共煎汤熏洗”。《医学摘粹》用鸡鸣散治湿脚气;四物汤加味治干脚气。
6 脚气的转归预后
本病治疗较为困难,易反复发作,时歇时止,本病早期积极治疗,预后尚可;如治之较缓,传于心肾等脏腑,则预后较差。如《中藏经》曰:“脚气之病,传于心肾,则十死不治。”《备急千金要方》曰:“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厚赤白者难愈。”“凡患脚气到心难治。”《外台秘要》曰:“脚气病人不能永瘥,至春夏还复发动。”明确论述了本病不能彻底治愈,并容易复发的特征。
7 结 语
在历代文献中可以看到,古代脚气包括很多症状,其中有很多是痹病(风湿病)的表现。如《医方考》曰:“寒湿脚气,疼痛不仁,两尺脉来沉细者,……此痹证也。”但脚气不仅有痹病的表现,还有其他症状,如《圣济总录》曰:“或髀腿顽痹;或缓纵不遂;或肿或不肿;或百节挛急,凡是之类,皆脚气候也”。因此,某些脚气,或者脚气的某个发展阶段,或者脚气的某些表现,是符合痹病(风湿病)范畴的。笔者认为,这种符合痹病的脚气,可以命名为“脚气痹”,作为特殊痹之一[10]。笔者认为脚气痹的提出将具有以下临床意义: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补充历代医家所论不足,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脚气痹病名容易理解,便于辨证及确定治疗方法和药物。根据规范化研究,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11],那么脚气痹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因此,本文提出的“脚气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使其病名以及诊治规范化,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8 参考文献
[1] 娄多峰,娄玉钤,李满意.中华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125.
[2]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3] 吴轩.中医脚气病沿革考[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30-131.
[4] 符友丰.脚气本义与腺鼠疫史话[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25-30.
[5] 廖育群.关于中国古代的脚气病及其历史的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9(3):206-221.
[6] 李浩.晋唐“脚气”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35(12):44-49.
[7] 彭介寿,何国坚.痛风病中医辨病之我见[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3):2-6.
[8] 杨仓良.痛风中医病名探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0-53.
[9] 蒋弢,张明程.中医脚气病的现代临床意义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641-644.
[10]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11]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9-09-25;修回日期:2019-1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2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