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思维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绍林 胡勇 何伟 李翠娟
摘要:中医思维的培养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综合理论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升的必要基础。坚持在学思践悟中把握中医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秉持“主导-主体”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到善诱、劝学,学生做到躬行、渐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形成中医思维习惯。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传统哲学思维始终贯穿于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具体实践,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6.016
中图分类号:R2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9)06-0066-0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TCM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of TCM basic theories , and is also a necessary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literacy and ability level of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CM. Teachers should adhere to the law of TCM thinking in the practice of learning, thinking, practicing and understanding, and uphold the teaching principle of “ dominant-subject” i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be the dominant role and students should be the subjects, which means teachers should be skilled at guiding and persuading students to learn, and students are able to practice and understand gradually,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students to build TCM thinking patterns and form TCM thinking. I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of TCM basic theories,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lways runs through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CM thinking and promot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TCM thinking; TCM basic theories; teaching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中醫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思维模式独具一格。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及时转换原有的思维模式,逐渐适应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自身的思考与领悟。进行中医思维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明确中医思维的核心内容与具体模式,并掌握中医思维的培养路径与锻炼方式。
1 传统哲学是中医思维培养的核心内容
《说文解字》云:“哲,知也。”所谓哲学,即智慧之学。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在其影响下,中华文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知识体系,其中包括历史悠久的中医学。中医学的许多理念、观点、思维方法以及在诊疗中倡导和坚持的原则、方法等,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1]。因此,培养中医思维的核心,就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哲学、深入传统哲学、应用传统哲学,从而具备独特的中医思维模式。
1.1 取象思维
《易传·系辞》言“见乃谓之象”,《老子》言“执大象,天下往”。受限于所处的时代与条件,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最初只能通过观察,而无法进行实验、分析等现代科学研究。然而中国古人之“取象”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更擅长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下捕捉体现事物本质的大“象”。取象之后,还需要“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之能事毕矣”(《易传·系辞》),从而形成完整的取象比类思维模式。
中医学继承了这一思维模式。如《黄帝内经》所言“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是指取象比类思维模式。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之“藏象”二字,从字面上就反映出中医学的取象思维,并由此形成了阴阳之象、五行之象、脏腑之象、经络之象、面象、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衍生概念。取象思维不仅存在于理论阐述,同样存在于医疗实践中。中医诊疗的过程就是一个以象推脏、以象揣脏、以象定脏的过程[2]。在认识药物方面,桑螵蛸因产卵多而治疗不孕不育症,虫类善爬行多用于活血化瘀,植物类药“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等,也是取象思维模式的体现。
1.2 整体思维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传·咸彖》),中国古人善于宏观把握事物,以思辩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宇宙,从而形成了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理论。中医学将此三种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广泛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疾病的防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例如,精气学说,帮助中医学构建了同源性思维和类比性思维方法,构建了整体观念、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乃至藏象理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旨在说明一切生命现象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的矛盾,阴阳的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维持着人体的生命进程。五行学说以系统结构观点,阐述了人体脏腑经络等各系统之间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及统一性。 1.3 辩证思维
在整体观的基础上,中国古人采用辩证思维模式来认识构成整体的部分。辩证思维,即整体的、动态的、相对的思维方式[2]。中医学引入辩证思维模式,并在《黄帝内经》中得以全面体现。《黄帝内经》十分注重运用辩证思想对待生命活动,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领域的继承和发展。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就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充分展现了“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1.4 中和思维
中和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其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理念经《中庸》进一步丰富发展,逐渐被中国古人尤其是儒家学者广泛接受与推崇。中医学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在理论与实践中都积极贯彻着中和思维模式,从而成为促使中医理论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医理论认为,阴平阳秘是人体保持正常生理状态、防治疾病的前提,这是中和思维在中医学中的深刻体现。事实上,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思想等理论内容,都融入了中和思维模式,心肾相交、滋阴降火等医理,无不是围绕不偏不倚的中和思维来展开。中医治疗疾病也以中和为最佳境界,最终使人体达到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1.5 实证思维
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实证思维模式。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非常重视实证思维的重要性,如《荀子·儒效》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中医学同样继承了这一思维模式。中医易学难精,学习中医、研究中医,最终体现在理、法、方、药、量、效六大元素的有机统一。中医经典著作,还有各类辅助书籍如《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从繁至简,构筑起中医学广大圆满的理论宝库。但是,医学生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能将学到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序贯联结,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临证活用,才是历代强调的中医学实证思维模式的最终要求。
2 知行合一是中医思维培养的基本路径
在教学中要秉持“主导-主体”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到善诱、劝学,学生要做到躬行、渐悟。
2.1 善诱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教师应该具备循循善诱的能力。中医思维模式培养,就是要注重教学策略的针对性、灵活性、整体性和实效性。例如,讲解取象思维,教师应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具象、意象、形象等思维方式,把2个或2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加以联系比较,司外揣内,以表知里,并结合抽象思维等方式,让学生从取象的角度去领悟、认识脏腑经络等基本理论,逐步掌握以象测脏或以象揣脏的中医诊疗方法。又如,讲解整体思维,教师应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整体协作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整体观,学会着眼于整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治疾病。再如,对于中和思维,教师应始终把平衡和谐的思想贯穿始终,使学生懂得人体必须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和谐,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2 劝学
《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教师除了传道受业解惑之外,还应对学生不断加以引导,劝诫其勤学博学,起到监督、鞭策的作用。纵向要深入地学习中医知识,例如,某院校中医摇篮班[3]循序开设中医经典课程,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不断深化经典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反复学习领悟、掌握其精髓和要旨。定期开设如名老中医成才之路、中医讲堂等系列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热爱中医、欲成大医的强烈意愿。横向则广泛地学习传统文化,适当增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国古代哲学》等传统文化课程,深入学习掌握先秦哲学思想中关于整体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的概念及其论述,如老子对“道”之辩证法、邹衍阴阳五行学说等,这些作为中医理论之源、中医哲学基础,对后世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
2.3 躬行
“真知”必须以“行”来体现,不行不足以谓之真知。在经历对医学典籍与传统文化的反复学习领悟之后,应鼓励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在学习阶段夯实实践应用基础。在第二学年前,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便利,鼓励他们下基层、走社区、进医院去实践,在见习过程中,收集临床典型病例,并学会自己主动进行临证思辨。此外,可以通过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及名老中医自学成才事例讲解,勉励学生重视医学实践活动,虚心向社会学习、向名老中医学习,多接触患者,多开展诊疗,有效培养学生临证病例资料收集能力,培养学生针对病历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中医基础和临床课程内容的理解。
2.4 渐悟
悟,即思辨、体悟,在思的基础上整合、融通已有知识,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收获。而渐悟,强调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升华过程。对于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应特别强调学生的悟。医学生学习内容贯通专业基础、四大经典及临床课程,在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反复实践锻炼及不同阶段的学习总结,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领悟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促使其力求深刻理解领会中医诊治理论、临床实践的本质,并内化为自己的临证思维能力。例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进行讨论分析,更深层次理解经典原文和临床病案。通过诊察病情、采集病史、书写病历、陈述四诊要点等模拟仿真演练,实现方药理法知识与辨证论治能力的融合贯通,让学生真正领会辨证论治的真谛。
3 小结
掌握中医独特的思维模式,是学习中医学各门课程的桥梁纽带,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则是培养中医思维模式的起点,不仅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始终,而且直接延伸到医学生今后的临床实践[4]。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引导其活学活用中医理论精髓,为其之后的深入学习及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牛素珍,牛彥平.中医文化视域下医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J].光明中医,2018,33(24):3745-3748.
[2] 徐玉锦,金明玉,李京玉,等.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与中医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5):32-34.
[3] 喻松仁,叶耀辉,徐义勇,等.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中医摇篮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5):105-108.
[4] 梁鹤,崔姗姗,李艳坤.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中医思维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3):9-11.
(收稿日期:2019-09-18)
(修回日期:2019-10-17;编辑: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8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