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再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春燕
核心素养,意味着在学科教学中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注意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是一个与化学学科知识看起来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却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元素。值得注意的是,这实际上也是化学教学的优秀传统。因为这与化学学科教学中坚持德育渗透的传统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德育的内涵有了新的内容与方式,需要教师去更好地适应。
德育是化学教学的应有之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就明确提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天的化学教学,已经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发现新的意义。
其一,德育不再游离在化学知识教学之外。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即使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德育也多是以说教的形式存在的,其“形”在于课堂,而“神”则与学科知识分离。这样的德育,实际上效果是有限的。在提出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德育不再与化学知识分离,而是成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要素之一,从而也就真正成为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二,德育的方式不再是说教而是渗透。谈及德育,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义正词严的说教。但如上所说,这样的德育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当德育与具体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时,意味着相应的德育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化学知识生成与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自然给学生渗透德育内容,从而让学生获得德育上的认知。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是应当存在的;而从化學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德育也是必然存在的。事实上,这也正是与化学发展史相关、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给德育渗透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具体到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德育的渗透呢?研究发现,在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插入,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辩证唯物主义与化学教育真是密切相关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也很好地存在于相应的知识当中。
以“水的净化”为例,让学生去比较纯水,然后分析生活中的水中可能存在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进而再思考城市所用的自来水的净化与处理。这样就可以体验一个纯粹化学知识角度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净水过程的理解,构成了水的净化知识的掌握过程。而从德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机会则在于:首先,生活中的水需要净化。其原因是什么?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显然在于水体的污染。当然,水体的污染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这恰恰是需要引导学生去认真思考的: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用水,因此水污染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同时水污染的治理成本很高,在工厂发展的过程中增加这一成本,工厂的利润就会被压缩,就没有更强的能力与意愿去解决就业与发展问题。于是,偷偷排污就成为许多工厂的选择。但是,排污又是一种自杀性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国家必然要加大违法排污的治理……在这样的分析与介绍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污染的形成与治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而这要不了课堂上太多的时间。
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思考的方向实际上是指向德育范畴的,而且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德育认知。相对于简单的反对污染的认识来说,只有建立这样的认识,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实际上,笔者将近年流行的“16岁的瑞典环保女孩”例子介绍给学生时,学生们普遍表示不屑。有学生说:“发现环保问题并不难。能够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真的厉害。”在笔者看来,这就是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表现,就是真正的德育与化学学科教学结合的效果。
注重方法,追求实效
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是很简单的,但从德育效果的角度来看,真正有效的德育又是不容易的。这既需要正确的理念支撑,又需要正确的德育方式,尤其是有效的德育渗透。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有效的德育渗透,在于将德育目标与具体的化学知识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可以在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体验着德育过程,生成德育认知;而且这样的认知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品格养成而言,还是对于化学知识学习而言,都特别有帮助。例如,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学生辩证认识到了水的污染与净化之间的关系,驱动着他们更好地学习水的净化知识。学生在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时,看得特别认真。这就是有效德育的体现。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要注重方式、追求实效,将核心素养要素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崔昊亮.初中化学学科德育的实践与思考——以“研究水的组成”为例[J].现代教学, 2017(18):48-51.
[2]杜发伦.初中化学德育渗透探微[J].四川教育,2013(4):4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东陈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2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