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学习资源提升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的网络设备与软件使用情况展开调查,论述设备、社交软件与社交功能的具体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基于微学习资源,架构提升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并从网络导师、网络资源、在线聊天室、成果展现平台、定期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该模型所具备的功能和积极作用。以期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满足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企业培养一批可用之才,真正实现校企共赢。
[关 键 词] 微学习资源;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104-02
在网络时代下,传统的互动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借助各种软件和平台进行沟通的趋势已势不可挡。对此,职业院校和企业应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全面调查兼职教师对网络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托微学习资源架构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模型,以便更好地帮助广大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推动校企合作与发展,为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基于微学习资源的企业兼职教师网络设备与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调查选取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五所高职院校,共发放207份调查表,收回180份,有效回收率91.6%。
(一)使用设备的情况调查
针对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登录社交网络使用智能设备的分布情况,排在前两项的分别是台式电脑和手机,各自占所调查对象的79.7%和71.4%,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只有31.6%的人选择平板电脑这一工具来登录社交网站,其人数较少。
(二)使用社交软件的情况调查
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的具体分布状况是,排在前两项的社交软件是微信和微博,分别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0.5%和75.4%。其中使用QQ、“人人”以及博客的人數相对较少,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9.8%、27.2%以及15.4%。
(三)使用社交功能的情况调查
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分布情况是,排在前三项的是聊天功能、新闻信息和个人动态分享,分别占全部调查对象的73.6%、74.7%和67.2%。其次则是群聊和搜索附近人,各自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8.1%和37.5%。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社交游戏功能整体使用的人数仅31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6.5%。
二、基于微学习资源提升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构建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学习当前面临两方面的挑战,即信息超负荷以及知识零散化。首先,丰富的微学习资源在夜以继日地增长。其次,微学习资源相对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稳定的秩序,并且彼此之间并无联系。西门思首次提出了联想观念,认为学习不只是个体行为,而是衔接特定节点与信息的重要过程。联想观念的诞生为网络时代下微学习行为特点提供了崭新的阐释,被称之为“智能时代的学习理论”。联想观念有别于其他学习理论的是,重视人文精神,关心知识原与外界间的联系,重视是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关注个体自身认知与外界集体智慧间的关系。但克罗斯却认为:“学习是改善自身内外网络的行为”,学习自然生态理论表示,学习是架构与改善自身内外知识网络。因此,当代微学习实际上是互联的行为,是学习沟通网络架构的过程。因此,本文基于联通学习理论,建设目标明确的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模型,推动兼职教师发展的微学习社交网络,实施长期有效的网络培训、知识掌管以及学习。在互动网络中有兼职教师、教授、网络导师等诸多主体,共同组成有机学习体,可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沟通、合作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微学习,相互分享学习资源、学习成果,构建资源链接。教授、网络导师等辅助人员可及时提供建议和评价,为企业兼职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辅导,以此来规避个人知识构建所带来的片面性以及主观性。
通过上文对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设备使用情况的全面调查,结合传播学理论,架构基于微学习资源的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模型,该模型共包含四部分内容:(1)需要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胜任力的因子及有关的各种微学习资源;(2)运用社交平台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方法;(3)评价制度;(4)培训主体。具体指的是,兼职教师作为主体,应工作的动态要求,努力深化个人经验与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传授力,积累更多经验。希望能够借助该模型探索出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有效策略及途径。
三、基于微学习资源提升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的功能与作用
(一)网络导师
在导师—研究生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建设网络导师队伍。网络导师主体是职业院校学生,他们生活在校园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更喜欢新鲜事物,了解各种各样的微软件和平台,并且是在时间与精力上相对较为充沛,有大量的上网时间,能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思考解决方法,充分保障了教学互动的实效性。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随时在线探讨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若从兼职教师角度分析,网络导师满足他们实际运用与实时学习的现实需求,这种依托网络技术的兼职教师学习并不是在相同地点发生的,而是发生在详细具体的情景之下,人为是无法进行模拟的。基于现实问题的微学习,更需要企业兼职教师及时得到网络导师的个性化辅导与帮助,特别是网络导师自身健全的专业知识体系、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提高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网络资源
当前已涌现大量完善的资源网站,这些资源网站一般是为广大用户提供多种社会交际功能,具有较高的用户参与量。如,用于共享文档资源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及用于共享精彩视频资源的爱奇艺、腾讯等。可利用这些知名网站,构建分工合理详细的资源库,并对其进行精细化分类,然后将这些可以提升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资源借助社交平台推送给每位兼职教师,以此来切实满足他们终身学习的现实需要。对移动智能设备所推送的资源,要遵循最小力度的基本原则,将内容篇幅以及视频长度等微学习资源合理拆分进行推送,这样能够防止因资源过多,导致兼职教师获取资源实效过长,通道不顺畅。资源库为企业兼职教师提供了健全的专业知识、据相关数据显示教学方法与激励故事,可提高他们的外在显能与高阶层潜能。
(三)在线聊天室
非正式微学习注重的是学习的泛在性,表示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实质便是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和家人、朋友以及同事在聊天或探讨时都会学习到某方面的知识。有约80%的学习都是以非正式学习的方式开展的,从日本著名专家佐藤学的交流学习理论来看,人们之间可通过相互协商不同意见来彼此分享各自的见解,转变双方的认知和观念。基于此,可利用多种功能的网络聊天室将不同地区职业院校中的企业兼职教师组织在一起,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微平台进行交流获取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兼职教师在和其他兼职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将个人存在的问题、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为他人积极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充分明确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交流沟通,能够让企业兼职教师发现更好的想法和可行性建议,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而且开阔了其视野,有助于找到解决办法,促进兼职教师潜能的深入发展。
(四)成果展现平台
实施微学习,可通过与其他人分享经验来实现,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案例教学以及经验共享。其中案例教学往往将自身以往成功或出色的教学经历,借助网络平台的经验总结汇聚成经典案例,然后利用成功展現平台让其他兼职教师参考学习与讨论,以这种方式来更好地消化案例场景,促使其他兼职教师充分融入场景中,在他们不断探索与讨论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架构成果展现平台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1)为企业兼职教师提供可学习案例教学与经验共享的空间;(2)在平台中渗透激励制度与奖评举措,充分突出兼职教师个人所实现的价值。成果展现平台的最大作用便是促使企业兼职教师的内在潜能这一教学胜任力因子提升。
(五)定期评价
定期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在线指导机制、综合聊天室、网络资源库构建与管理及成果展现平台上企业兼职教师的具体表现。其中网络在线导师会定期递交工作总结报告,并积极组织所有在线导师开研讨会,探讨商议利用网络平台与兼职教师交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共同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网络资源库要全面统计企业兼职教师对定期推送文章的阅读总量、视频浏览次数与评论率,以及在成果展现平台上统计企业兼职教师的评论。结合兼职教师参加活动的主动程度与实际效率,以积分、个人信誉或等级的形式完整记录在他们的个人档案中,进而在成果展现平台上将综合表现优异的兼职教师进行汇总,利用表格呈现出来,当兼职教师看到个人努力成果后,通过与其他教师成果进行对比,会主动且深刻地进行反思总结,以此产生更强的动力。之所以将兼职教师个人成果透明化,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竞争与协作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使其在情感专员的鼓励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定期评价不只是单纯地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评价,关键是为了促进企业兼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树立他们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定期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兼职教师的质疑态度与创新潜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语
基于微学习资源提高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充分将网络技术与专业理论结合在一起,将社会资源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将职业教育与兼职教师实践相结合。网络导师、综合聊天室、资源库、成果展现平台以及定期评价这些板块之间紧密相连,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进而以兼职教师为主体,构成一个有机循环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封淼令,周珺,李丽娟.浅谈高职院校企业兼职教师管理的工作创新[J].职业,2019(25):62-64.
[2]戴禄胜,路云洁,王军.产教融合视野下民办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47):89-90.
[3]杨琎,郭亚林.四维角色视角下“双师型”辅导员职业胜任模型初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59-63.
[4]张伟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11):60-63,69.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