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蒋然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观作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学习理论,对于指导中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效地结合,势必符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心得。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 初中英语 学习情境作为一名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对自己的教学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组成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三个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都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在践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在教学中对这三部分进行了尝试性采用,也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笔者主要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谈谈自己的具体措施与看法。
  一、转变学生角色,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要认识到,不能做知识地传声筒,也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中,甚至在当下课改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还是没有完全抛弃向学生倾销知识,让学生被动地学习的情况。
  笔者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角。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兴趣也不易提升,并且英语学科有大量的单词,需要大量的习题进行巩固。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角,是转变学生角色的策略,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能力,依靠教师的单纯讲解是不容易落实的,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也造成“哑巴”英语的情况。因此,让学生大声读出来,让学生说出来,这对于语言学习无疑是有益的。笔者的一个同事在某私立学校任教,他们单位在课间操时,鼓励学生进行朗读英语,学生手捧英语教材,大声朗读,场面尤为壮观,学生学习英语的情绪也得到很好的调动。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生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的过程也是在传递知识,在提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持课堂不放,要善于放手。引领课堂是其中的表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教师应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英语课堂中给学生创设了很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通过英语对话,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对话是锻炼学生口语,同时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的措施。在英语对话中,能反应一个学生的口语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传递个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课堂的塑造,给学生更多提升的机会,诸如让他们有健全的心理,有积极乐观的情绪与情感,这都是融入课堂之中,但又无法通过课堂考查的内容。让外教教过的学生都有一个体验,外教老师通常语言和表情都是非常丰富的,很多人心态也很积极,这些都应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一个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学习知识,其实也是在提升能力,在塑造自己的情感。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最终还是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
  三、构建英语学习情境,让英语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语言的魅力在于交流。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题,但是我们的学生仍然不具备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他们强于做题,但是弱于沟通,这样的英语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漏洞。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学了很多年英语,仍然不会英语对话,可见,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需要改变的地方。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这种练习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那么效果也是有限的。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港口,有一些外国友人,笔者鼓励学生如果遇到外国友人了,可以主动进行英语交流,这样可以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笔者利用英语角等措施,给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成立英语兴趣小组,让尖子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各种手段的尝试,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既提升自己,也丰富自己的课堂,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英语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教学目标,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也符合学生学习的现状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希望引起教师的重视,并落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筱洁.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海外英语,2018,(03).
  [2]杨霓.“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
  [3]巩坚.翻转课堂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學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2017,(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