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蹼泳运动员身体成分及躯干肌力的测试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33名青年蹼泳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及躯干肌力测试,着重分析运动员体脂肪量、肌肉量及躯干前屈、后伸的肌肉力量等指标。揭示我国青年蹼泳运动员体脂肪量肌肉量及躯干肌力的特征:我国青年蹼泳运动员中体脂率及内脏脂肪水平较高、肌肉量适度发达的运动员拥有更好的运动成绩;躯干浅表及深层肌肉力量良好,但部分队员有变弱趋势,且均存在躯干屈伸力量不协调的情况,易造成运动损伤。
关键词:蹼泳运动员 体脂肪量 肌肉量 躯干肌力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b)-0020-02
蹼泳起源于潜水运动,既单独成为一项体育运动,又从属于整个潜水运动的一个分支。随着蹼泳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国蹼泳运动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水平突飞猛进,已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列。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对于评价其运动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我国青年蹼泳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和躯干肌力测试,有利于对蹼泳运动员的体成分中体脂肪量、肌肉量和肌力情况进深入了解,并为蹼泳教练员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为运动员提供更加科学、高效并具有个体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饮食计划,合理控制体成分各项指标及肌力指标,减少运动员在训练中造成的运动伤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年蹼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33名青年蹼泳运动员展开研究,其国际级运动健将18名,国家级运动健将15名。
2 测试指标
测试33名蹼泳运动员的身体成分,主要包括去脂体重、体脂肪率、肌肉量、腹部脂肪、各部位体脂量和肌肉量评估以及躯干进行前屈、后伸时所反应的最大力量等多项指标。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蹼泳运动员身体脂肪成分分析
对蹼泳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蹼泳运动员的体脂率及体脂肪量都较高;腹部脂肪类型均为皮下型,但内脏脂肪量偏高;体内脂肪主要分布在躯干及下肢。国际级与国家一級运动员的平均体脂率差异较大,女运动员相差10.8%,男运动员相差8.2%。各项脂肪量相关指标中,四肢和内脏脂肪量无明显差异,分布在皮下和躯干的脂肪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对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单从蹼泳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因素来看,身体的脂肪量在正常范围内越高越能促进其运动成绩的提升。人体在水中运动时构成阻力的根源,水中的阻力主要有摩擦阻力、压差阻力以及波浪阻力。与其他游泳项目不同,蹼泳作为一项特殊的水下运动项目,可凭借脚蹼的推力极大程度地提升在水中的速度,此时压差阻力成为游泳过程中主要需克服的阻力。压差阻力主要受到运动员身体形态、游泳姿势以及游速的影响。运动员的体脂肪量对其在水中维持平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平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减小游进过程中的压差阻力。
3.2 蹼泳运动员肌肉量以及躯干进行前屈和后伸时的肌力分析
对青年蹼泳运动员肌肉量以及躯干进行前屈和后伸时的肌力检测结果显示:从肌肉总量上看,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躯干肌肉量上。对蹼泳运动员进行躯干的肌力测试后发现,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在躯干前屈和后伸过程变现出的肌力水平差异较大,国际级健将中女运动员的后伸肌力平均比国家级女运动员大13.4kg,男运动员大16.4kg,前屈肌力相差较小,但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蹼泳运动员躯干的肌肉量以及躯干进行前屈后伸的肌力对于其运动成绩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根据游泳过程中采用泳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身体保持水平位置的泳式(如自由泳、仰泳),此类泳式要求躯干在游进过程中相对静止,强调水中体态保持平直。第二,身体持续呈波浪状起伏的泳式(如蝶泳、蹼泳),此类泳式要求躯干以及整个核心区域波浪起伏,同时配合上四肢的协同发力。在游进过程中更多的需要核心部位主动来发力。因此蹼泳运动员的躯干肌肉量越高,躯干及核心肌群肌力越大,其运动成绩越好。但所有参加测试的蹼泳运动员均存在肌力比值不良及深层肌肉群轻微变弱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腰椎承受不适宜的负荷,从而导致急性或慢性运动损伤的发生。
3.3 蹼泳运动员伤病情况分析
通过对青年蹼泳运动员伤病情况的调查显示:33名运动员中,有25名运动员都存在运动损伤,其中健将级运动员16名,国家级运动员9名。主要损伤部位最多的集中在腰背部,运动员的游进过程需要浅层肌群和深层肌群的协同发力,浅层肌群维持肢体运动过程中的基本形态,而深层肌群则负责肢体在保持正确动作形态过程中的稳定性。二者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如腰肌劳损、慢性下腰痛、椎间盘膨出等损伤问题的发生。其次是踝关节的损伤,这与蹼泳项目的特殊性密切相关,蹼泳运动员训练中需穿戴约5~8kg蹼,发力时脚踝的负荷过大,易使踝关节造成劳损、腱鞘炎等慢性损伤。除此以外,运动员在膝部、髋部、肘部等部位均存在不定程度的损伤,如半月板受伤、肘关节囊撕裂等,这些损伤会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进而限制运动成绩的提升。
4 结论与建议
我国优秀青年蹼泳运动员身体成分中体脂肪比率正常范围内较高更有利于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保持平衡,减小压差阻力。在运动员的训练中,要注意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率,避免过度的有氧训练造成运动员体脂量过低或训练后营养补充不足而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提升;对运动员的肌肉量以及躯干肌力分析发现,蹼泳运动员肌肉量适中,躯干肌肉量较高,核心力量更强的运动员能更高效地 发挥其运动能力。由于蹼泳运动的特殊性,大部分运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且多集中在腰背部、膝部和脚踝部。针对于腰背部的损伤,在对运动员的训练中需加强整个核心区域的训练,避免由于单一发力方式造成的肌力差距过大而引发的运动损伤。针对膝部的损伤,需在训练中多进行髋关节灵活性以及股四头肌的锻炼,进行静力性力量训练加强膝关节周围小肌群的稳定性,训练后进行深度的牵拉和放松。针对脚踝部的损伤,在训练中加强对踝关节的力量训练,提高踝关节对于负荷的耐受性,在训练前对踝关节的进行充分准备活动,避免训练过程中踝关节的急性损伤。
参考文献
[1] 王喜霆.游泳与人体成分相互关系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8(4):12-14.
[2] 李树屏.人体和运动器械在流体中运动的阻力和推进力[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6):34-38.
[3] 李德坚.四种泳式划水推进力的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0(1):21-23.
[4] 任玉衡,田得祥.中国优秀运动员运动伤病流行病学研究[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出版,1999:27-35.
[5] 麦全安,刘献武,林文弢.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2(2):28-31.
[6] 郭爱民.初探我国女子游泳运动员的控减体脂问题[J].少年体育训练,2003(6):12.
[7] 狄建.对游泳推进力基础理论的分析归纳与认识[J].体育科学,2002,22(1):77-80.
[8] 阳向斌.对竞技蹼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35):3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