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浦城县香榧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调查了近年来浦城县香榧引种栽培情况,根据现状分析了香榧产业发展的条件,结合浦城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香榧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浦城;香榧;现状;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4-009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A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i)属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常绿乔木,为榧树中的优良品种,经人工选育嫁接繁殖而成,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生态树种,出现在距今大约1亿7 000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之一。榧树大部分呈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份的山区。香榧原产于浙江会稽山山区的诸暨、嵊州、柯桥等地,以诸暨为最多。
  1  浦城县香榧引种及栽培现状
   野生榧树适生区域具有适合香榧引种栽培的天然条件,浦城县最早于2011年从浙江诸暨引种栽培香榧,采用“2+4”香榧容器苗及地径4 cm以上的香榧大苗造林,建成面积达6.667 hm2的香榧基地。2017年第1批引种的香榧开始结果,试验单株青蒲产量最高达10 kg,目前该基地内香榧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5%以上。2015年浦城工商业主联合浙江诸暨投资者成立福建省三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土地从浙江诸暨引种香榧,全部采用“2+4”以上良种香榧容器苗造林,配套建成道路、沟渠、灌溉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在水北街镇陈源村、忠信镇排栅村、管厝乡党溪村等地建成香榧示范基地大约466.67 hm2,同时该公司配套建成香榧育苗圃地6.667 hm2。三香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前期以赠苗的形式激发农民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基地周边诸多农户开始种植香榧,辐射带动了整个地区香榧产业的发展。
  2  浦城县香榧产业发展条件
  2.1  有利条件
  2.1.1  自然环境优越
   浦城县地处福建省最北部,闽、浙、赣3省交界处,位于东经118°11′~118°49′,北纬27°32′~28°19′,属福建省闽西北山地丘陵区,全县地势由东北部和西部向中部和南部倾斜,呈马蹄形分布,山地海拔一般在300~1 000 m,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适合香榧生长[1]。
  2.1.2  林地资源丰富
   浦城县区域面积3 383 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7.19万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9.8%,林地多,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充裕。林地土壤以红壤分布最广,与香榧原产地浙江诸暨等地土壤条件相似。浦城是我国南方林业重点县,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林业大县,具有良好的林业产业发展基础。
  2.1.3  发展环境良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投入农林产业发展。浦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香榧产业发展,在用地、项目、资金等方面扶持香榧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1.4  经济效益显著
   香榧营养丰富,风味香醇,具有保健、药用和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经炒制后食用香酥可口,回味鲜浓,具有独特的天然风味,是营养丰富的上等干果。近年来价格持续稳定在240元/kg以上,管理良好的香榧成年树产值约10 000元/667 m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1.5  引种示范基础较好
   闽北地区是我国榧树资源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浦城县有众多野生榧树资源,大部分野生榧树树龄在百年以上,榧树适生区域非常有利于香榧生长。最早从浙江诸暨引用的香榧基地现已挂果,具备香榧引种示范基础的条件。
  2.2  不利条件
  2.2.1  前期投入大
   香榧苗期生长缓慢、结果迟,前期种植管护成本高,采用嫁接苗造林前10年基本无产出,15年后才进入缓慢收益期,周期相对较长。
  2.2.2  种植经验不足
   林农基本没有接触过香榧,缺乏种植和管护经验,对是否能带来收益持怀疑态度,影响产业发展。
  2.2.3  技术支撑薄弱
   浦城县引种香榧时间短,林技人员对香榧特性和主要栽培管护技术掌握不全面,短期内无法提供有效的林技服务[2]。
  3  浦城县香榧产业发展对策
  3.1  建立高效栽培示范基地
   以三香公司现有香榧苗圃和种植基地为基础,进一步从浙江诸暨等地引进一批香榧良种,建成良种繁育圃和采穗圃,按照區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要求规范布局,科学合理地发展高效栽培示范基地。作为浦城县香榧引种栽培的样板基地,辐射带动区域香榧产业发展,成为闽北重要的香榧产地。
  3.2  制订产业扶持政策
   香榧造林成本高,产出周期长,需多渠道筹措产业发展资金,政府部门制订专门产业扶持政策,设立香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工商业主和农民投资香榧产业,扶持方向涵盖以苗代补、造林补助、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科技创新、文旅结合等,循序渐进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机制。
  3.3  建设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
   加强与农林类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对接,积极引进先进科研成果,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学习原产地先进的香榧种植经验,建立一支科技应用及推广队伍,通过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服务广大林农,建成“科研院所—林技专家—乡土专家”组成的完整技术服务体系[3]。
  3.4  引进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为解决香榧前期投资大、周期长的状况,可引进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有效缓解前期资金压力,实现“以林养林”。香榧性喜温湿凉爽,幼树需要庇荫,成年结果后则要求光照充足、通风,适宜在山坡地上零星栽种或与旱粮间作套种,可采用榧茶套种、榧菜间作、榧粮间作、榧药间作、榧林养鸡,以及香榧和板栗、杨梅、樱桃等干水果混种等间作模式。
  3.5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创牌和品牌宣传,引导建成科技型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三香公司已形成育苗、种植、加工及深加工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具备良好的企业及品牌建设基础。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优势,拓宽产业发展路径,鼓励专业大户承包、农户联营扩大经营规模,促进香榧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建,黎章矩,喻卫武,等.榧树的资源分布与生态习性[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4):383-388.
  [2]沈献根,金朝满,钟万荣,等.景宁香榧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14(2):91-92.
  [3]祝松华.浦城县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4(12):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9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