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院校融通,学训结合”针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海峡 郭宇森 王艳杰 姚肖君

  【摘要】贯彻“院校融通,学训结合”的针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结2016年针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为今后针推高职专业培养人才提供依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R245;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239-02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是通过市场调研、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分析,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与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确定为“院校融通,学训结合”。在制定过程中,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技术应用能力,根据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要求,比较重视校内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注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三者在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至关重要
  2016年学院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求重新编写针灸推拿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前组织专人对专业课程、人才需求等进行调研。1.对学院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课程调研,调查专业课程的设置、课时设置是否合理等进行调研;2.对医院专家进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3.对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和知识是否够用进行调研。调研完成撰写调研报告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最后经过专家激烈讨论结合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院校融通,学训结合”,并采用1.5+0.5+1的人才培养形式。
  二、深刻理解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重点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重要内容。校企合作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最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出路。企业的校企合作在医学专业就是医院和学校的合作,医学专业为特殊专业学校与医院要融会贯通才能培养出较高素质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把学习和实训结合起来,学习当中掌握各项操作,掌握各项操作的训练过程学习医学理论。故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院校融通,学训结合”。
  人才培养形式采用1.5+0.5+1。所谓的1.5是学生在校一年半即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学习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由在校老师进行讲授;0.5是指第四学期在医院学习临床课程[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含小儿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西医内科学],由医院的一线专家讲授,其中早上在临床跟带教老师学习临床知识,下午进行各课程理论学习,1是指第三年即第五学期和第六期全面进行临床各科见习。采用1.5+0.5+1的人才培养形式,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面深入的贯彻“院校融通,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是按照“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方法、考核评价及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设计与开发,通过专业调研,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专业课程与实训项目,确定专业课程设置,整个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作用。
  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素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进行探索,对职业世界进行探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法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中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军事理论与技能(简称“军事理论”)、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训练、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
  专业能力基础课是指为了学习本专业的课程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为更深入的学习专业核心课奠定了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方能入门。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斷学基础、经络与腧穴、推拿手法等。
  3.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程,即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部分,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其中临床课程在医院授课,早上跟随带教医生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学习,下午和晚上由医院的医生进行理论授课。如: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含小儿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
  四、课程体系调整后与职业能力培养更加贴合
  1.实行了学分制,每14-16课时为1学分,针灸推拿专业课程共142.5学时,针推专业学生修完规定学时可毕业。
  2.根据专业需要增加了课程。增加了专业素养拓展课共九门,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喜好任选三门,旨在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在专业课程方面增加了西医内科学,主要让学生了解常见内科疾病的知识,以适应针推专业学生的临床。将中医儿科学与小儿推拿两门课程融合,由一位教师讲解,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节约了时间。在专业选修课方面,根据职业需要和发展,选定了六门课程:针灸推拿练功、针灸临床新型技术、中医美容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功能评定学、保健推拿技术,在这六门课程中根据学生需要开设三门,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就业能够很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3.调整了课时。为了使专业学生有良好的职业基础,《经络与腧穴》由72学时调整到108学时。根据职业的需要《中医儿科学》(含儿科推拿)融合为72学时,《西医内科》由0学时到36学时。根据课程内容的变更《中医骨伤科学》由72学时降到36学时。《针灸治疗学》由108学时调整到72学时。《推拿治疗学》由108减到90学时到2018年调整到72学时。《中药学》由原来30学时增加到64学时,《方剂学》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72学时,《经络与腧穴》由原来的108学时减少到90学时,《大学英语》由原来的138学时减少到104学时,《体育》由原来的108学时减少到104学时。贯彻高职教育的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又能体现专业特色。
  4.实训课时比例增加。专业课程总学时为3062学时,其中实训课程学时为1820学时,占总学时59.5%,比以往增加了两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职业化。
  五、课程授课方法多样化
  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A.演示式:比如在讲《经络与腧穴》中通过挂图、动画等演示经脉循行、腧穴定位,并分析不同的针刺方向经过的解剖不同,掌握危险穴以及常用穴的操作。使学生解决“心中明了,指下难明”的感觉。
  B.启发式:讲授专业知识和临床实际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如应用“循经取穴”的取穴法,讲解到足三里、委中、列缺或合谷穴时,引出《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由此启发学生在针灸临床上运用此种取穴方法。
  C.参与式: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某章节,组织学生参与课程的讲解。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解,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讨论/问题式: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如分析讨论足三里和中脘为什么都能够治疗胃病,而为什么足三里又能治疗下肢病症,依据分别是什么?(依据腧穴的作用),增加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课间和课后、师生间和同学间讨论。
  E.实践式:实验/实训(课后和实验进行划经点穴的练习)、临床实践(鼓励学生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多观察、多实践)
  F.归纳式:每堂课后均进行课后小结,对本节内容进行串讲,归纳本节课的重难点。
  此外还在课堂上实用SP教学已经应用在《针灸治疗学》中已经取得了好的效果。
  各科目实践技能操作部分的教学采用实训实践和技能考核的形式,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实训,实训课由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操作,再通过技能考核的形式检查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结合针灸技能大赛、中医助理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和社区义诊的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针灸技能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除教学课件外,还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模型、器材、视频等资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各类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开展针灸技能大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016年10月第三届“华御杯”针灸推拿大赛中参赛学生取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在训练过程中,首先选拔学生由自愿参加到面试留下20人训练,训练1个月又有20人变为12人,由12人逐步淘汰为8人,最后由8人通过严格选拔确定最后4人,在长达3月的训练中对每位学生都是一种心理、身体、专业知识的考验,其中有学生坦言在这3月所学的知识比2年还多,所吃得苦比高考还多。在2017年组织医学院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多达24人,参赛项目3个,时间1个半小时。在这短短的1个多小时中比赛紧张而有序。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协作意识增强,在训练过程中主动学习意识增强,真正达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
  作者简介:
  张海峡,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老年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