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院校工科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德君 张志义 陈广大 辛平 邓淇文

  【摘要】个性化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我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改革等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探索,并在地方院校进行实践,取得较好成效。
  【关键词】个性化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新工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243-02
  引言
  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是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体现。目前“被教育”或“被学习”的方式导致学生缺失主体性,其潜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通过个性化人才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优势潜能,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
  1.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
  首先,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对个性和个性发展的内涵关注少,封闭培养环境与人才个性化成长过程不适应,缺少个性化发展的具体规划构想,未形成明确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模式;其次,高校教师、管理人员对人才培养理念认知不清,导致人才观、教学观及质量观不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最后,教学实践过程中人才培养理念调控功能弱化,对个性化培养的实质内涵不明确,忽略了人才培养素质或能力。
  (2)符合个性化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
  一是个性化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不灵活,“一刀切”做法较多,没有从适应学生个性差异,采取专业分流和进入专业学习的时间不灵活;二是专业分流的机会和空间仍不够宽松和自由,学生选择专业受学科门类局限,课程内容缺少个性化;另一方面,各高校转专业名额有限,只有成绩好的同学才有获得转专业的资格。
  (3)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
  一是目前应用型高校理论课设置较多,必修课程比重过高,选修课程开设数量不足,实践课设置薄弱,交叉学科课程及实践课匮乏;二是课程和教学方法手段上没有注重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时间的自主性;三是通识课程比例偏低,且与专业课的衔接缺乏有效性。
  2.个性化人才培养举措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实际状况,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建立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制定与质量标准相关文件制度。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常态化执行,构建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教学过程监测系统,采取督导组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一系列监督反馈机制,形成及时反馈、及时修正的闭环保障体系。
  (2)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构建与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自由组合课程群,设置平台课,加大选修课比例,以新技术、新理论融合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模块,构建传统工科“新结构”,实行启发式、探究式和参与式教学,以“大实践观”为引领,以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践项目为载体,开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
  (3)实施5S自我成长工程教育理念下课程教学改革
  通过“CDIO(構思、设计、实现和运作)+5S(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完善)”的教育服务供给个性化培养理念,使教育服务有选择性、适应个性需求发展。5S自我成长工程教育理念教学改革方案是根据社会对人才技能的实际需求和支撑保障体系制定教学大纲,以快速适应力解决快速就业、快速胜任相应岗位。
  结束语
  个性化教育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二是要提供完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北华大学通过多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一组多样性,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凸显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特点,个性化教学改革实践成果表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近些年学生在挑战杯比赛、电子竞赛、物联网+等有关赛事中表现突出,成绩斐然。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8
  [2]于晓红,张慧,景志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34-36
  作者简介:
  刘德君(1971-),男,辽宁庄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高等教育管理。
  张志义(1966-),男,吉林梅河口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传动及自动化、工程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