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苯扎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凌月 张金慧 万国靖

  摘 要:目的:分析苯扎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时间段收治的9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情况加以分组,分为试验组入院尾号奇数(49例)、参照组入院尾号偶数(49例)。试验组采用苯扎贝特治疗,参照组采用淀粉空白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性不存在,P>0.05。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中应用苯扎贝特的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方面,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关键词:苯扎贝特;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高甘油三酯血症,为异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降解障碍,临床方面常见肝脾大、躯体四肢症状黄色瘤等表现[1]。该病的发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并且会增加患者发生血压紊乱、糖代谢异常的几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针对于此,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为主,以苯扎贝特治疗作为基础,以淀粉空白片治疗作为参照,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挑选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的9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遵循患者入院编号情况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男性(n=27)、女性(n=22);年龄介于45~62岁,平均年龄(53.5±5.6)岁。参照组男性(n=28)、女性(n=21);年龄介于48~60岁,平均年龄(54.6±5.7)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上述的性别、年龄临床资料,未见明显的差异,但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符合甘油三酯血症诊断标准[2];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患者、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试验组经苯扎贝特(生产厂家: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32)治疗,每次0.2g,每日3次。
  (2)参照组经淀粉空白片治疗,每次0.2g,每日3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同,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评判标准
  对两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肝功能指标增高、腹部不适、肾功能异常)、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25.0软件数据分析处理,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差(X±S)表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水平后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以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血脂指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显示:P<0.05,为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反之统计结果为P>0.05,则代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试验组、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对比结果证实为:4.08%、6.12%,组间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如下表。
  2.2 两组患者组间血脂水平的对比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性均存在,P<0.05。
  3 讨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威胁性较大,所以临床方面应尽快采取适合的方案对该病患者实行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预后。苯扎贝特为贝特类调脂药物,可参与到脂代谢过程,有效调节转录因子活性,而且在改善患者血脂代谢系统方面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3]。相关研究人员表示,贝特类调脂药物的应用可经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渠道,对摄取脂肪酸、转化,以及分解等过程可构成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合理使用这一类型药物治疗,抑制HCG辅酶A还原酶的效果显著,可将肝脏蛋白脂肪酶活化,并加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解的作用,利于避免/降低脂肪酸生成的情况[4]。本次研究结果表示,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接受苯扎贝特治疗、淀粉空白片治疗,均能够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但是通过前者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恢复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苯扎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減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故此建议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治疗中予以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红敏.Icosapentethyl治疗可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1):117.
  [2]王绵,郝玉明.他汀时代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再认识[J].临床荟萃,2018,33(6):469-473.
  [3]何文华,吕农华.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治[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2):149-151.
  [4]张嵩,谢燕燕,闫振宇,等.全反式维甲酸导致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二例[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5):462-4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8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