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物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志民 李殿伟 刘铸 张隽晟

  摘   要:研究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就业和科研成果的产出,也是用人单位考核研究生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是通过在创新实践基地来锻炼提高的,为研究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对研究生实践能力提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利。本文分析现有学科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在区域内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意义、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思路,如何发挥实践基地作用提出一些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实践  基地
  研究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核心任务,随着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掌握高新技术的研究生是国家发展的急需人才,创新实践能力也是企业和科研机构用人考核的重要标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培养单位主要的目标和重要任务。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培养单位理论教学水平较高,但实践环节缺少场所,建立校外实践创新基地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之一,探索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机构、学校与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科研水平及实践动手能力,使培养单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就业机会,学校和企业双赢。
  1  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必要性
  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需要,生物学科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尤其毕业论文多数都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学校内一般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场地和实验条件很难满足需要,多数也没研究生专用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通过企业和科研机构内重点实验和技术工种中心的资源整合、资源互补,发挥基地仪器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让研究生知晓企业所需使科学研究内容更适合企业需要,或者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就从企业或科研机构中选择,能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中的问题,也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所学所用,锻炼了自己科学研究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改革企业文化培养的需要。通过在实践基地学习和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也培养和学习了企业文化,面对企业考核及淘汰机制,学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地,增强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了爱岗敬业精神,同时我们聘请企业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做为研究生的实践导师,实行双导师共同培养。通过在实践基地的指导,也能发现研究生理论教学上的一些不足,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意见。我们的导师经常进入企业指导和学习,也能发现自己的一些知识的不足,通过学习和交流,促进导师知识的更新,会有更多的新思想进入到课堂,也培养了学校导师的双师型技能。对企业和学校来说是双赢的。一个好的实践基地对研究生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让研究生在基地通过参加技术研发,为研究生创造一个科学研究的环境,通过参与发现自己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差距,这样有针对性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科研经费和师资队伍保障需要,建立生物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能够极大的拓宽学校的研究范围, 扩大研究经费来源及导师队伍资源,对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十分必要,基地科研费和实验材料充足也保障了实验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基地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指导,研究生很快掌握学科前沿的技术,对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资源共享的需要。通过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实现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建设基地更新较快的仪器优势,为实习实践的研究生搭建科研研究平台,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构建知识创新新机制,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成为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同时通过参与研发也培养了研究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学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有利于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学校学科体系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本区域培养该领域高层次人才、保护生态环境及发展经济服务,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此方向的专门性研究生人才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双师型”技能教师队伍的建设的需要。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有利于“双师型”技能师资队伍的建设,现在高校年青导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经验,进校之后就从事理论课授课任务,所讲授的知识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对研究生的培养不利,以致于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可使导师深入到基地,收集基地生产实践中一些问题,丰富自己的教学,完善课程体系,回到课堂上就有针对性的讲解,培养出的人才适应企业需求。通过到基地实践,导师参与基地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等,或亲自参与基地一些生产经营活动,能系统地掌握基地经营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导师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等,对培养“双师型”技能师资是非常有利的,简捷且高效实用。
  2  研究生培養创新基地的建设思路
  以生物学学科为主体,联合具有大量优质资源的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联合创建人才培养的实训实践基地,注重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锐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生物学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改革,建立一个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与科研院所中极具研究前景的工程项目或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复合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逐步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正在探索的一个课题。作为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学校极为重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本文结合学校生物学学科的现状,在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学校生物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路,目的是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实力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锐.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高教探索,2013(5):113-117.
  [2] 金志民,柴军红,任荣.校企合作模式在制药专业应用的探讨[J].学理论,2010(10):258-259.
  [3] 金志民,宗宪春,刘铸,等.生物技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14-215.
  [4] 金志民,柴军红,任荣.校校、校企合作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184-185.
  [5] 孙若红,孙妍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厅[J].现代教育管理,2013(4):6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9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