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三个读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璧珊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带领教师探究有效教学,对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其中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课改第一人李炳亭先生曾说:“教师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思考:读懂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读懂教材——把握课型特征;读懂课堂——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个读懂”
  一、读懂学生——确立教学目标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学生想什么。”读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读懂学生的基础,因为学生始终存在着个性差异和群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要读懂学生,要读懂学生的已有基础、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规律、学习需要、课堂中的思路想法。特别是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更要读懂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自己能读懂什么。进而针对实际学情,进一步设计合理的、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和研学案,把准数学练习课上的研学问题设计,合理安排“后教”的切人点与策略,提高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性。
  有效处理好“新知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制定目标时,仍然要清晰知识的来龙去脉,阐述简明易懂,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按步形成学习策略。教材是研究的“根”,如果脱离它,任何一种改革都是空话。例如《求小数的近似数》研学目标:1.通过小组自主学习与交流,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懂得类推的数学思想。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研学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读懂教材——把握课型特征
  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每次面对新版的教材,一遍遍地看教材、读教参,却陷入了误区和苦恼的困惑,不断地向自己提问为什么?用什么方法?知识源于何处?要达到什么程度?等等。
  如何去读懂教材、把握教材?这一直以来是笔者的困惑,笔者认为要读懂教材,首先要回归数学本质,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的联系、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其中包括:1.数学问题的情境。2.问题与活动的意图。3.教材内容的结构。4.教材的呈现形式。5.题组设计的意图。
  研读教材就是为了教准数学知识点,把握课型的特征,读懂练习内容在单元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源与流,抓住数学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笔者以《长方体的表面积(练习)》部分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從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生活运用,沟通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1.选择题。
  A.上面 B.下面
  C.左侧面 D.右侧面
  E.前面 F.后面
  (1)有一种无盖的玻璃鱼缸,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求做这样一个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就是求( )的总面积;如果把鱼缸放在桌面上,鱼缸占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就是求( )的面积。
  (2)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就是求( )的总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礼品盒,长5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如果把这个礼品盒用花纸包装起来,至少需要花纸( )平方分米。(接头忽略不计)
  A.46 B.45 C.41 D.40
  (4)小亮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高3米,如果要把墙壁四周进行粉刷,除去门和窗面积约5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列式是( )。
  A.(5×3+4×3)×2
  B.(5×3+4×3)×2-5
  C.(5×4+4×3)×2-5
  D.5×4+(5×3+4×3)×2-5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出现,第一题要求学生选择鱼缸表面积和占地面积;造通风管铁皮面积是基础训练,计算的是五个面、四个面的面积和一个面的面积,让学生识别计算的是哪些面或哪一个面的面积;第三题粉刷客厅选择计算的是四个面的面积,在考虑算哪四个面面积的同时,要注意减去“门窗面积”;从实际生活的三个场景人手,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悟到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求出长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读懂课堂——发展数学思维
  每一个研学的课堂,不可能什么都讲,什么都研,要有所研,有所不研,有所讲,有所不讲。每个课堂承载的目标不宜太多,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来知识水平,不能把学生当作一张空白的纸,要做到承前启后。研学问题设计,要有思维量度,不要把研学案看成填填空、画画教材,小组交流一下就是研学活动,这是单一、显浅的活动,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成长,要创设有价值的研学问题,才能创造有效的研学活动。
  在研学思考过程中,仍然要研读好教材呈现知识的方式,吃透“链式”分布的特点,防止忽略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渐进性结构特点。例如:《求小数的近似数》一课以O.984≈(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要看( )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 )位后面的尾数,也就是精确到( )位。
  这样的呈现方式,就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这种“螺旋式呈现”方式,沟通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学起来变得容易、简单。这个过程教师尽量少教,尽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探究性学习产生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介入,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保证教学的进度如常推进。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体积的练习》一课中,教师出示题组:
  把一块长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实心的圆柱形铁块,再熔铸成一个实心的圆锥形铁块。
  ①体积30立方分米。②底面积10平方分米。③底面积10平方分米。
  1.分别计算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
  2.小组交流:对比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发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高)相等,圆锥的高(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
  教师选择把时间花在研究等体积、等底面积的前提下圆柱高和圆锥高的关系上,还有让学生换个角度去研究组合图形和没有学习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上。研学练习中,要充分体现训练题组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巩固,这个过程可以是笔头训练,也可以是口头训练,落实知识的强化阶段,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而永恒的话题,是课改的目的。正如刘兼教授所说:每读懂一个学生、一个教材内容、一个数学课堂,我们的专业成长就会向前迈一大步。笔者坚信以“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生本教学思想,一定能描绘出七彩的智慧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9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