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培养初中生故事写作能力的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故事写作能力是每一个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成为重中之重,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是打破常规,创新语文作文的教学方式。从各方面培养初中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初中生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解决初中生的语文写作难题。
  【关键词】初中生 写作能力 写作兴趣 写作素材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方面,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语文测试,都十分注重作文能力和水平的考察。作文的写作素材都是来源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内心的所思所想。因此,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就要打破常规格式,回归到作文的本身,所以从兴趣入手,加强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学生乐意写,其他一切均可水到渠成。
  一、转换常规的作文教学方式
  以前的作文训练主要是:老师先讲作文的写作要求,再让孩子们在老师所指定的圈子里完成作文的要求,最后老师进行批改并让孩子及时更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约束了孩子们的思维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升。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中,根据高分作文作为范文教学和模板提供,采用固定三段式结构等教学方法,不利于孩子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开拓想象空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写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一方面,初中生语文教材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包含了各类文体的特点,适合初中生进行学习,这也意味着初中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首先应该掌握语文课堂的基础知识,学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来接触课外阅读延伸部分,让初中生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积累,准备专门的小本子来摘抄和记录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日积月累中才能搭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框架,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二、培养孩子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孩子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好,孩子们才能克服各种的困难,坚持不懈的去写作。所以,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才是作文的关键点。初中生对于写作的兴趣爱好越浓厚,越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大大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让初中生对作文产生浓烈的兴趣和爱好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一味的束缚孩子们的思维,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要不断地抓住每一个写作的机会并且鼓励孩子们,恰当地指导,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让孩子们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说的都写出来,不要管质量如何,适当的寄予孩子并提供他们一个成语,一个句子,一个构思等,适当引导孩子们对他们阅读过的文章写下读后感。同时,也要养成每天坚持不懈写日记的习惯。当然,对于初中生作文态度的认知要严格把关,强调对待作文应该持有自觉,严肃的态度,让孩子们对待作文少一些应付,多一些认真和趣味。其次,帮助孩子们确定题材也很重要,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比如放一些电影题材,用身边的小事来告诉孩子们一些道理,让孩子们能够从生活中、学校、家庭等空间来选取题材,减少了选材的难度。孩子们的认识提高,克服对作文的畏难心理。然而,这还不能保证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毕竟初中生年龄还尚小,自控能力比较差,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少孩子们无法端正写作的态度。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耐心和时间,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权利。
  三、利用素材,借助多媒体,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
  多媒体可以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很形象化的表现出多个事物的特征,也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真实的流露出来。比如,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让孩子们在脑中脑补一件事,然后想想这件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很多学生在面对一些半命题的作文时,时常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把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写在作文中。
  孩子的大脑更喜欢视觉图形和动画影像,多媒体作为新兴的教学媒介,能够形象生动,并且极其便利的将多彩的生活场景和写作对象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有利于近距离接觸和直观的感受到写作的无穷魅力,老师的赞扬也可以起到滋养孩子心田的作用。在生活中,有不少的老师教学作文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其实可以在每次布置作文任务时,认真批改后,把一些优秀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里阅读给其他学生听,这样在孩子心里,有了渴望被老师赞扬的心理,就会认真对待。当然,一味地赞美也会产生反效果,积极的赞美和适当的批评和建议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针对初中生在句子运用中,引用的案例不当、错句以及语句不通等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让学生及时更正。最关键的一点是老师需要监督学生在日常生活是否坚持完成故事写作的练习,只有笔耕不辍,才能看到教学成果,才能真正地提高初中生的故事写作能力。
  1.开拓学生的思维
  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虽然在一部分来说是应试教学,但是从教学目标和人类发展来看,是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需求。在对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中,学校的语文老师主要起到引导和提点的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写作从某个层面是写作者主观意向的产出和独立完成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学生故事写作中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初中生故事写作的能力。
  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大事或者某些现象,往往在不同人和不同角度来看,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为万事万物不是绝对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等角度去深度挖掘事物背后隐藏的深刻内涵,开拓思维,发挥初中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针对生活中发生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一案,我们以“究竟你认为谁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人”这个问题进行课堂自由讨论,引导学生从公交车司机、乘客、以及乘客家人等多个立场深入探讨,明白工作认真负责的必要性和培养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将书本知识和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采用热门话题与初中生较为关注的点进行结合探讨,课堂形式多变,教学案例生动且新鲜,更利于学生开拓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思维的碰撞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在拥有自身观点和看法的基础上,结合他人优秀与独特的观点,从而开拓初中生写作的思路,让写作维度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2.让生活溢满真情
  情感类作文是初中生容易发挥的题材,初中生情感细腻,更能把握生活日常的细节,留心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笔尖流露的文字也会更加细腻和动人。情感是文章的灵魂,通过写作,抒发初中生的真实情感,需要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变化,发现生活的美丑,哪怕是琐碎的小事情也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初中生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征文比赛、观看优秀电影、写影评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文笔,强烈的情感容易引发心情写作和流水账,教学中鼓励初中生坚持记日记,将一闪而过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从写人记事和描绘场景来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文字功底和语言的运用是学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鼓励学生重视名篇佳句,每日阅读经典和书籍,记录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从中学习和借鉴前人优秀的写作经验。
  四、结语
  正所谓,我思故我在。只要去认真生活,观察生活,培养写作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有效的写作方法上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学校老师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内外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你会发现学习写作,如同登山者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只要找到方法和写作的兴趣点,故事写作对初中生来说就会变得简单。
  参考文献:
  [1]张北河.浅谈中生写作方面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5,(19):314.
  [2]陈芳.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7,(10) :4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0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