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4例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选择药物治疗的保守治疗方法。笔者以本院2018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6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6%,临床观察6个月对照组有2例病人出现再次出血,实验组出血概率为0,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消化内镜;消化道;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8..02
  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病死率在8~13.7%,主要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出血发生后不仅会造成肝功能损坏,还会诱发感染、失血性休克,严重的会危及病人生命,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药品贵重,而手术治疗对于老年人会出现伤口愈合不好的情况。近几年采用消化內镜直视下止血,对患者进行电凝止血等措施取得不错效果。笔者通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临床观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希望对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消化内科共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为了方便对比,将64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3±3.4岁,其中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11例、胃黏膜糜烂8例、胃癌3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4例,平均年龄在35.7±3.6岁。患者住院症状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有的病人出现发热现象,通过内镜诊断发现了出血源。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 临床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后首先进行了常规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然后接受常规胃镜检查,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进行检测,病情严重者进行输血治疗,所有患者均需每天注射2次奥美拉唑,20 mg/次,一共注射7 d,保证患者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止血治疗,首先对患者眼部进行麻醉糊剂麻醉,将其屈膝左侧卧位,松开腰带后,放松头颈部,咬住口垫,防止扣点脱落损坏患者的消化道。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相关局部治疗,指导患者采用鼻腔和口腔带有节奏的吸气和呼气,采用XQ240型内镜,慢慢的插入胃管至相关的治疗部位,记录出血部位并进行镜下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脉搏,若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情况要立即停止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动脉出血严重时,对患者部位进行瓢膜注射,通过消化内镜钳将注射针放在出血部位,并在动脉血管处找到四个注射点,计量视病情情况一般控制在1~2 mL;对于静脉扩张性出血给与注射硬化剂止血;对于较严重的胃底部血管破裂出血,采用内镜圈结扎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采用15 mg的甲肾上腺素和8 mg的云南白药进行口服治疗,观察对照组与消化内镜治疗组的临床表现。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要安抚患者的情绪,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患者家属要注意患者的各项生理情况变化,做好及时的观察。饮食上由于刚做完手术,初期选择流食,一般维持时间在一周左右,食管手术需要两周。进食时吞入大量空气会引起腹部胀满,要控制吃饭的时间。治疗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呼吸、脉搏跳动等体征特点、记录好止血时间、再次出血的时间和具体的输血量大小。住院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观察大便颜色和带血情况、注意肝肾情况和出血停止指标。依照患者不再继续呕吐、大便颜色恢复正常、血压和心率持续稳定的时间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衡量标准。
  1.4 出血停止指标和效果评价
  出血停止指标:患者呕吐停止、大便颜色正常、血压趋于稳定、心率和肝肾功能正常,大便潜血检验呈现阴性,效果评价采用显著、有效和无效。
  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没有发生明显的免疫减少现象,不再发生呕吐,大便每天一次且颜色发黄。有效:患者临床手术后症状发生明显的改善,呕吐出血不再持续,胃管内的引流液清晰透明,完全排除体内,脉搏在48小时后恢复正常,心率在12小时后正常。无效:在手术治疗48小时后,患者仍然存在呕血现象、大便发黑,血压和心率没有达到指标的要求。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校验,P小于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显著改善和有效改善作为总有效率,采用百分率表示。
  2 结 果
  对64例患者进行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观察,治疗后的饮食和常规检查同步进行,发现32例对照组患者在经过常规甲肾上腺素和云南白药治疗后,治疗效果有效的有 20例(显著14例,改善6例),总有效率为62.5%,有37.5%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需要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 ;实验组消化内镜组患者在经过消化内镜治疗后,治疗效果有效的有 29例(显著2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绝大部分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消化内镜治疗效果显著的出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6个月,发现患者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为零,出院1~6周患者能进行相关的碎食进食,6~10周后患者饮食情况恢复正常,持续观察血压和心率6个月都正常,治疗效果明显。对照组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观察6个月中,有2例患者发生再次出血症状。
  3 讨 论
  通常情况下患者上消化道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病具有突然性,发病后病情比较严重,患者饮食出现很大问题。早期治疗患者多选择药物止疼和止血,但是药物其疗效不能持久,药物起作用的时间缓慢,很多患者持续用药不起作用后转入消化内科进行消化内镜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期,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恢复时间,而且发生复发的概率很大。临床上采用消化内镜治疗,在内镜精确观察下,出血位置能及时进行定位,从而选择性的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治疗,比如动脉出血严重者采用4点药物注射治疗,小动脉和静脉出血采用注射一定的硬化剂,让出血部位发生凝血。消化内镜选择前向直视型内镜,对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特别适用,是药物治疗所不能取代的,可以保证出血部位不会再次发生复发出血。笔者通过研究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发现32例对照组出血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2.5%,发生再次出血的几率比较大;实验组患者通过消化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0.6%,临床观察6个月,再次出血概率为0,治疗效果明显。
  消化内镜治疗必须保证患者的体征状态在稳定范围内,同时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有无慢性病都会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出血较多时首先需要采用输血治疗,确保患者血容量在正常指标内,治疗中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待患者体征稳定后再次评估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宗衔.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6):999-1000.
  [2] 王 磊,高鸿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5):33-34.
  [3] 李増魁.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109-110.
  [4] 血栓弹力图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李兴翠,兰亚婷,王成彬.血栓与止血学.2017(06).
  [5] 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傅 鑫,易 健,张善金,熊超亮.中国当代医药.2017(30).
  [6] 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的作用[J].邓少源,陆军平,张赐敏,翟振秋.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7).
  [7]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马敏敏.齐鲁护理杂志.2017(05).
  [8] 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研究[J].王 勇.中国社区医师.2017(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4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