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非典型肺结核X线、CT诊断与病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非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CT诊断与病理分析。方法 择取90例非典型肺结核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对其予以随机分组研究,X线组30例患者实施单纯X线检查,CT组30例患者实施单纯CT检查,联合组30组患者实施X线与CT联合检查,对照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三组确诊率。结果 X线组20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66.67%,其中6例肺不张、2例肿块型肺结核、8例干酪性肺炎、4例混合型肺结核;CT组22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73.33%,其中8例肺不张、4例肿块型肺结核、6例干酪性肺炎、4例混合型肺结核;联合组28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93.33%,其中10例肺不张、4例肿块型肺结核、12例干酪性肺炎、4例混合型肺结核;X线组和CT组确诊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组和CT组,P<0.05。结论 對于非典型肺结核患者来说,在临床诊断中,X线和CT检查联合应用的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单独检查、CT单独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非典型肺结核;X线;CT;病理
  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通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导致,这一疾病会累及多个脏器,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1]。非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同于普通肺结核,可以通过X线、CT检查鉴别[2]。因此对于非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主要采用X线、CT检查。本文对此予以研究,报告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90例非典型肺结核患者,均选自人民医院影像科,病例择取时间段为2018年2月~2019年11月,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对其予以随机分组研究,X线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5~87(70.13±15.48)岁;CT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6~86(70.20±15.52)岁;联合组30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4~88(70.22±15.39)岁;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 方法
  X线组30例患者实施单纯X线检查,CT组30例患者实施单纯CT检查,联合组30组患者实施X线与CT联合检查。
  X线检查:摄正位胸片2张和侧位胸片2张,以胸片影像特征为准进行诊断。CT检查:从胸廓入口进行扫描直至膈下,电压控制在120 kV,电流控制在55 mA,层厚为10 mm,层距5 mm,以扫描结果为准进行诊断。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照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三组确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x±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X线组20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66.67%,其中6例肺不张、2例肿块型肺结核、8例干酪性肺炎、4例混合型肺结核;CT组22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73.33%,其中8例肺不张、4例肿块型肺结核、6例干酪性肺炎、4例混合型肺结核;联合组28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93.33%,其中10例肺不张、4例肿块型肺结核、12例干酪性肺炎、4例混合型肺结核;X线组和CT组确诊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组和CT组,P<0.05。
  3 讨 论
  非典型肺结核不仅症状复杂,而且病情进展迅速,这也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在非典型肺结核诊断,X线与CT检查是主要方式,这两种检查方式操作简单。X线检查可以在疾病早期进行定位诊断,但无特异性,因此准确性差,不能对肺结核病灶进行准确确定,存在较高的误诊率[3]。CT检查可以准确确定病变部位,可以将10个胸部隐蔽部位病变显示出来,同时CT扫描可以发现细小钙化灶,但因非典型肺结核种类繁多,所以单纯CT检查有一定难度。而将X线和CT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确诊率,避免误诊、漏诊问题。
  4 结 语
  对于非典型肺结核患者来说,在临床诊断中,X线和CT检查联合应用的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单独检查、CT单独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英豪,靳朝辉.X线联合CT对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8):1753-1754.
  [2] 张平生.X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4):1999-2000.
  [3] 陈慧鸽,赵 勇.80例非典型性肺结核X线与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联合诊断价值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3):550-551.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5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