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临床表现特征和死亡危险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相结合的回归分析该78例重症肺炎患者和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78例患者中,年龄分布集中在60岁以上、肺叶受损受累数量为5个、器官受累数量大于3个、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中正肺炎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述所述年龄、肺叶受损受累数量、器官受累数量、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消化道出血等均为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临床应加强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观察,同时注重干预措施,提升急救成功率。
  【关键词】重症肺炎;临川特征;死亡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全年本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重症肺炎疾病的判定标准主要涉及2项重要标准与9项次重要标准。对于下列标准符合1项重要标准或大于3项次重要标准,即可诊断。重要标准涉及如下:气管插管利用机械通气;感染性的休克积极液体在复苏后仍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次重要标准为:血尿素氮含量大于20 mg/dL;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30次;多肺叶浸润;意识定向障碍或意识障碍;A细胞减少症;中心体温下降到36℃以下;血小板小于100×109/L标准值;液体复苏才能缓和低血压症状。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复杂繁琐,美国对 IDSA/ATS标准进行了简化,中国成人CAP指南也开始使用简化版诊断标准,即为对于下列标准符合1项重要标准或大于3项次重要标准,即可诊断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住院观察,采取监护护理干预措施。重要标准涉及如下:气管插管利用机械通气;感染性的休克积极液体在复苏后仍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次重要标准为:血尿素氮含量大于7 mg/dL;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30次;多肺叶浸润;意识定向障碍或意识障碍。其中,男40例,女37例。年龄50~79岁,平均(55.9±6.2)岁。
  1.2 方法
  整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死亡和非死亡患者性别、年龄、器官受累数量、肺叶受累数量、营养性、消化道出血状况、通气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1.3 观察指标
  (1)單因素分析方法研究重症肺炎和死亡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年龄、肺叶受损受累数量、器官受累数量、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消化道出血。
  (2)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重症肺炎和独立性死亡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将以上资料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重症肺炎患者和死亡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本组78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32例,死亡率41.02%,年龄分布集中在60岁以上、肺叶受损受累数量为5个、器官受累数量大于3个;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中正肺炎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重症肺炎患者和死亡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布集中在60岁以上、肺叶受损受累数量为5个、器官受累数量大于3个;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消化道出血和死亡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肺炎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一种严重疾病,是感染性疾病死亡率较为集中的病症,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前5-6位。重症肺炎临床表现既体现在常见呼吸系统症状,还同时伴有其他系统和呼吸衰竭表现症状,既可以发生谁获得性肺炎,也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其中,社会获得性肺炎是医院外罹患感染性肺炎,其包括潜伏期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肺炎发病。重症肺炎患者称为重症社会获得性肺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将CURB一65评分3分以上者视为重症。综上所述,器官受累数量、肺叶受累数量、营养性、消化道出血状况、通气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临床应加强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观察,同时注重干预措施,提升急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杨修文,崔俊昌,赵 进,倪文涛.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18(02):142-149.
  [2] 刘德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调查研究[D].青岛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0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