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分布规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分布规律。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总例数为100例,再选取10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8月10日,分析所选研究对象的卵巢超声结果、症状表现、家族史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家族史指标(亲属糖尿病31.00%、高血压50.00%、母亲姐妹肿瘤8.00%、母亲姐妹不孕5.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表现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卵巢超声结果指标(多囊样改变80.00%、双侧40%、单侧59.00%)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具有多种,包括亲属糖尿病、母亲姐妹肿瘤、高血压、母亲姐妹不孕等,多数患者伴有多囊样改变情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因素;流行病学;分布规律
  多囊卵巢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其发病因素尚未明确,多数患者伴有月经紊乱、不孕等情况,易导致蛋白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卵巢发生异常,对女性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2]。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总例数为100例,再选取10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8月10日,分析发病相关因素、流行病学分布规律情况。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者均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多种症状;2)对照组妇女无内分泌疾病、月经规律。排除标准:1)由于个人原因中断研究;2)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其中观察组(100例):年龄20~50岁,平均为(34.21±1.01)岁。对照组(100例):年龄21~50岁,平均为(35.27±1.2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设计一项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妇科检查、阴道B超检查、体格检查、一般情况等,确定调查样本量,使用询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每位妇女实施妇科检查、阴道超声检查、体格检查,留取血样进行生化检验[3-5]。
  1.3 观察指标
  100例观察组以及100例对照组家族史指标、症状表现指标、卵巢超声结果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和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家族史指标
  观察组家族史指标(亲属糖尿病31.00%、高血压50.00%、母亲姐妹肿瘤8.00%、母亲姐妹不孕5.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
  2.2 对比症状表现
  观察组症状表现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结果如表2所示。
  2.3 对比卵巢超声结果指标
  观察组卵巢超声结果指标(多囊样改变80.00%、双侧40%、单侧59.00%)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结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和多囊卵巢形态学为特征的一类影响6%~10%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的疾病,若患者在早期不配合治疗极易引起不孕。该疾病与高雄激素以及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较为密切,正常情况下,机体性激素水平受到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而关键在于胰岛素水平。当胰岛素水平上升时,患者机体会出现肝脏内结合性蛋白水平降低的现象,患者机体内性激素水平也会出现紊乱,在卵巢卵泡内膜激素刺激下,雄激素水平会出现上升现象,从而形成高睾酮血症。据相关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不断增加,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该疾病涉及糖代谢、蛋白质、神经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异常情况,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治疗方式难以统一,但是该疾病病因是由于多个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其他隐形因素[6]。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能对病因进行调查,其发病因素和遗传、神经内分泌、心理因素、饮食具有密切相关性,应早期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措施,预防不良情况发生[7-8]。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该疾病在刚开始产生时对患者身体并不会出现较大影响,但若没有及时得到医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病会愈加严重,最明显的就是会对患者的外貌产生一定的影响,病症多表现为痤疮以及肥胖等,还会有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现象,甚至对女性怀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孕不育现象,即使患有该疾病的患者怀孕了,其流产几率也会高于正常人,同时还有可能会产生妊娠糖尿病或者早产等状况;糖尿病以及高血压也极易产生,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雌醇环丙孕酮目前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该疾病,其主要作用为抗雄激素,并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行抑制,发挥抑制促黄体生成素作用,使卵巢源性激素分泌有所降低,当该药物与靶细胞表面激素受体相结合时,可有效将外周靶器官雄激素进行阻断,降低机体内游离雄激素水平以及机体内T水平。有研究显示,雌醇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使患者机体胰岛素水平以及雄激素水平降低,并对高睾酮血症进行有效控制。由于该病不但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因此对其进行良好的護理干预也是极为有效的。目前在临床中对患者的护理多从心理以及药物和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将不良心理消除,使其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可以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配合度;通过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缓解不良病症,但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对用药剂量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使患者受到的不良损伤减少;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护理,可帮助患者将体质量减轻,从而使患者的机体健康以及抵抗力有所提高,进而有效使其月经周期恢复并促进排卵率增加,最终达到消除不良症状的目的,恢复其健康的机体状态。   研究显示,观察组家族史指标(亲属糖尿病31.00%、高血压50.00%、母亲姐妹肿瘤8.00%、母亲姐妹不孕5.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表现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卵巢超声结果指标(多囊样改变80.00%、双侧40%、单侧59.00%)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遗传因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显示,LHCGR基因对其受体在卵泡发育和甾体激素的合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发现LHCGR甲基化水平较低,且总体颗粒细胞出现更加明显的减少现象。两者在胚胎的来源各不相同,分别是中胚层以及成血管细胞,该现象说明这种低甲基化的变化可能在多囊发病以前发生。美国北部儿童研究最初是对不孕不育治疗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却意外发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后代极易产生发育迟缓的风险。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有多种,包括亲属糖尿病、母亲姐妹肿瘤、高血压、母亲姐妹不孕等,多数患者伴有多囊样改变情况。
  参考文献
  [1] 吴香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促排卵方案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05):35-37.
  [2] 张宏波.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运动处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03):90-93.
  [3] 徐美凤,魏青,何婷,等.地塞米松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01):235-238.
  [4] 邵艳.氯米芬与他莫昔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对比[J].北方药学,2018,15(11):110-111.
  [5] 章浩伟,王子楠,刘颖,等.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7,36(01):83-85,94.
  [6] 郝红卫,刘东珍.吡格列酮联合醋酸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09):1245-1247.
  [7] 钟树怀,伍玉燕,梁泳娜,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辅助生殖优胚率之间的關联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04):629-633,649.
  [8] 郭艳妮.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0):1503-15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1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