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鹏伟 贾乃霞

  【摘要】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生动、更丰富,同时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结合一线教学实况,与大家分享如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的体会。
  【关键词】农村教师 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 数字化 融合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当代课堂教学的进步影响深远。从多媒体到网络技术的应用,再到教育行业的使用,无不彰显了网络信息技术的独特性、优越性。在我国新课改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教学观,体现学生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而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的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教育教学观。
  一、农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与现状
  (一)农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动手操作、演示实验颇多的学科,特别在广大农村学校,实验室不完善,实验仪器不齐全的现状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教学难度,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对于解决实际难题有着显著的作用。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纯黑板教学模式——教师讲、写、例,学生抄、想、记,变成了图文视音并茂的教学相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不断学习、不断优化的最持久动力——兴趣,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摸索探究的课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初中生对于电子科技以及网络信息的接触机会逐年增多,大多数初中生在电子网络面前容易沉迷,这与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与趣味性密不可分,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对于降低学生沉迷于网信,有着“以火攻火”的作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教师教学难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
  (二)农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现状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广大农村学校也逐步引入了多媒体、网络新兴教具。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障碍。
  1.技术障碍问题。以我县教体局统计的农村教师信息为例,年龄在40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占57%、初中教师占59%,且学历水平较低,他们对于传统教学得心应手,但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却束手无策。
  2.思想问题。农村学校教育观念陈旧,急功近利,应试教育体制仍起着主要作用,过于追求升学率导致片面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等主干课程,忽视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唯成绩论英雄,“不学洋玩意,照样教出高成绩”,学校普遍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学习,至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在农村学校很少考虑。
  3.基础环境问题。由于农村学校师生都出生于农村,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很少接触电脑,而在学校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副课”,再加之师资短缺,很多农村学校的多媒体室形同虚设,只在应付上级检查时用用。
  4.专任教师不足,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问题。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其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与中高考成绩挂钩,而信息技术课程未纳入中高考科目,导致信息技术教师没有“教学业绩”,致使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或信息技术专任教师主动请缨转授中高考主干课目。当然,还有诸多其他因素。总之,这些问题和障碍内部是一种串联关系而非并联关系。要打通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之路,非一朝一夕功,需逐一解决,重重突破。因此,农村教师更倾向于传统教学而浪费了一定的教学资源,这使得农村教育信息化“上边热下边冷”现象极为突出。
  二、农村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物理学科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礎学科,它和其他学科都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通过学习物理学科学生能够了解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效知识。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刻板的课堂教学,使得物理教学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农村物理实验的缺失
  由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限制,实验室不太健全,再加之部分教师不注重实验操作,使得物理实验仅仅停留于传统的纸上谈兵状态。
  (二)信息传递不佳
  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将一些抽象问题讲清楚,再加之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变得十分困难。
  (三)学习时空受限
  新课改教学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更多的学习时间、空间交给学生,但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大多数学生缺少自我学习时空,更多地依赖于教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应有的能动性、创新性。
  (四)缺乏学习动力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很难让枯燥的定理、繁琐的推导、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久而久之,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基础不扎实,甚至放弃物理学习,这对学生的后继发展极为不利。
  三、物理数字化教学的优势
  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讲,数字化教学是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为载体,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等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教学的课堂效率,拓展传统教学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广大农村教师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的融合对于降低物理教学难度的重要作用,浪费了信息技术资源。例如,我在讲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时,对于刚上八年级的学生来讲,“参照物”很难理解,我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物理数字化教学,先让学生上机查阅参照物的概念,随后分组讨论,接着学生代表投屏分享讨论成果,我展示的是战斗机和加油机在屏幕上以不同速度同时飞行,过一段时间二者拉开距离,位置发生改变,这说明以任何一个为“标准”(参照物),是运动的;然后使战斗机和加油机在屏幕上以相同速度同时飞行,二者位置未发生改变,这说明以任何一个为“标准”(参照物),是静止的。进而引出了“假设不动的标准叫参照物”。对复杂和抽象的物理学知识进行了直观的简化,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我在讲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时,“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在以前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论怎么讲解,学生就是不能理解,传统的演示实验费时间且实验现象不太明显,且一节课,不可能重复做多次。而物理数字化教学后,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教学视频,便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晶体(海波)的熔化过程,同時可以反复演示,现象特写,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实现深入的理解,使之终身难忘。
  还有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牛顿第一定律》,在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先讲解完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概念之后,通过模拟教材实验将小车从高处滑落在不同材质的木板上,通过让学生观察小车水平方向运动距离的远近来猜想牛顿第一定律。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并且部分学生难于猜想。而现在,我先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了较为成功的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视频,并通过多媒体分享学生的成果,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概念的深刻理解,进而达到理解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传统学科数字化的奥妙性。
  灵活性较高的信息技术,对于其融入到传统学科,使传统学科数字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有机融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于此同时,理科教师还应多注重信息技术在理化生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提升教学质量。
  四、优化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策略
  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群体。随着城乡的一体化,社会的信息化,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当前信息技术“无孔不入”的时代,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刻不容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注重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通过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优化农村教育教学资源。
  依据“充实、优化、提高”的思想,坚持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中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培训重点,严格标准、注重实效、多种形式并存的培训原则。培训形式可分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电教馆主办的各类研讨班、培训班,教育局组织的培训,校本培训等。在班级编排方面,可按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分班,按照各自所需进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切实达到提升不同层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而促进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当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农村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时间的验证下,以多媒体数字化教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农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理应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融入,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0,(12).
  [2]方木军.新媒体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J].广东教育,2018,(11).
  [3]刘凤兰.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初中信息学课堂提问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5).
  [4]段绍国.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整合[J].信息化建设,20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3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