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根据新教材\新理念\新课标构建开放性教学新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宇

  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较,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编排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课标教学目标的维度增加,要求更为全面和人文化,突破了学科本位,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体系已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不符合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必须构建开放性教学新体系。
   一、教学思想的开放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写依据新的课程计划和新课标,体现和渗透了新的教育思想、目标和理念。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思想观念。首先,教师具有开放的教学目标。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以社会、科学、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目标;其次,教师确立开放的学生观。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而不是指挥学生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避免单纯为了应试而随意补充已删去的内容,忽略“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的教学。否则,既违背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原本要体现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教材变得索然无味。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学内容是新课标明确规定了的,并且在教材中也得到具体的体现,新教材中与原教材比,新教材一改过去教科书严谨、抽象的味道,在每章均有章头图和引言,作为本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另外,新教材每章内容的后面均安排有小结与复习,包括内容提要、学习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参考例题三个部分,以供复习全章时参考。尤其提出了“研究性课题”,拓展了教学时空,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思考的空间,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却不断地迅猛发展,也还是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及时给学生补充最新的信息。
  ??教学内容的开放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应该向数学科学发展的前沿开放;向社会和生活实践延伸;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此外,数学与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医学、农学、地质学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不能漠然视之。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精讲,学生聆听和操练,这主要是发挥了第一和第三种信息交流渠道,是一种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对于传授知识来说是较为有效的。但是这种交流渠道狭窄,信息流量少,尤其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结构向立体信息交流结构转化,力求体现:
   ①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
   ②重视教学过程:如概念的引入过程、定理、公式和结论的导出过程、方法的发现过程;
   ③加强学生的智力参与、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的发展;
   ④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与实践
   这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种交流渠道,形成多向性立体结构。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群体信息交流、小组信息交流、个体信息交流的作用。这样,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尤其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开放题的研究和设计,注重机械重复训练为开发思维训练,变单向求同思维为多向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创造性地表现、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习惯和思维品质。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师生情况,主要表现形式有: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
  四、教学空间的开放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的场所。开放性教学,在强调课堂教学开放的内容,广泛开展课外和校外学习活动,融课内外为一体。
   1、组织参观访问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比如:上到求函数的最值时,可带学生参观了解商场的销售情况,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上到数列时,可带学生参观银行,了解存款、贷款的利息计算情况等。
   2、根据教学情况,设计一些实验习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实验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手段的开放
   人类已近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信息社会。高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人们接受信息快捷、方便。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若还只停留于三尺讲台,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这将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代社会的学生需求。因此,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应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注入时代活力。
   新教材许多内容和背景都可以观看录像来直观感受,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若有条件,每次教学可制作课件,或直接网上阅读,这样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
   要充分得用各种媒体、扩大容量,迅速便捷,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学校安装的校园网、电视、电影、音像制品等现代化工具引入课堂,把教学内容变虚为实、化远为近、促静为动,从而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的开放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对数学教育目标进行了重新审视。首先明确基础数学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素质,拓展知识视野,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教学结果不以完成教材教学任务为标志,以激发学生课外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为己任;不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为终结,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为目标,不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不以学生的书面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而以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过程来综合衡量。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组织起以学生、教师及至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灵活使用挖掘教材,要尽快适应新教材,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对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实现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模式,最终实现新课标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