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伟

  摘要:师生关系目前已日益成为普通中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而师生冲突一直是困扰学校教学工作的一大难题,旧时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压制使得教师容易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激化师生矛盾,而现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许多中学在教学中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和个性,学生们不再像以前受到过多控制,师生冲突反倒呈现增长趋势。本文将就本市的调查数据出发,初步剖析普通中学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与类型,并根据原因为解决师生冲突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强调师生冲突对学校教学工作,对所具备的积极意义,从而为学校今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改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师生冲突 师生关系 解决策略
  
  所谓师生冲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即教师学生之间发生所产生的矛盾与互相干扰对方教学或学习活动的现象与状态,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行动的外显冲突和内心活动上的内隐冲突。由于师生双方在社会地位,社会资源占有量,拥有权力,社会经历,成长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看到,师生冲突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下面我将以本市某普通高级中学的调查结果为例,通过目前师生关系的满意状况来分析导致师生冲突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当前中学师生冲突的发展现状
  根据对海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某本科生2010年上半年对海口市某普通中学高中部高一年级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对师生关系是否满意这一问题的回答时,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满意程度分别如下两幅图所示:
  由上图学生和教师的回答结果分部饼状图可以看出,两个不同群体对他们所在学校的师生关系的总体看法是相同的,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对师生关系还是比较满意的,在笔者的家乡,随着2009年底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所带来的大量人才引进,海口市各普通或重点中学的教师与学生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师生关系总体趋向融洽和谐。但从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仍有约1/4的人群对目前他们所处的师生关系感到非常不满意,这个份额依旧非常大。
  虽然师生冲突的发生与教师和学生两方都有一定的联系,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教师一方来探讨师生冲突的原因对解决师生冲突似乎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那么,教师对学生不满意而产生冲突的因素究竟有哪些?这些冲突通常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二、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
  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之前已有简略表述。就其深层次原因,作为教师一方,目前教育学界大致得出的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心理素质不高
  教师自身的个性心理特征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首先,心理学将人的气质氛围集中类型,这也使冲突呈现出不同形式,如多血质的教师常常对学生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忽略,导致学生心理上一些微妙变化,时间累积之后这种变化与原本就客观存在的各种差异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师生冲突。其次,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也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苛刻,因此一旦学生发生错误,教师就会难以容忍,而教师的严厉也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从而产生冲突。第三,教师无私奉献的觉悟不高,要求学生报答心理严重。当学生并不积极配合教师的课程,并未给予教师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时,教师就会厌恶某些学生,继而产生师生冲突。第四,狭隘心理。有的教师披着所谓严厉教育的外衣,实际上他们往往心胸狭隘,只要学生稍微犯错,就会耿耿于怀,还经常会翻旧账多次斥责学生,而不是为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或善意地指导他们,这也极易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厌恶,加重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反应过激。有的教师也许是为了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不仅爱挑学生错误,还常常夸大学生错误,甚至无中生有,并且丝毫不会顾及学生的感受,使得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地伤害,师生关系难以调和。
  2.教师对学生多方面的偏见与评价上的不公
  现如今教师由于自身因素影响,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诸多不公与偏见。首先便体现在了对学生的认知上的偏见。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由于功利性,另一方面由于其本身社会地位的权威性,对于少数优秀学生,他们总是会“开小灶”,而对于差生和问题学生他们总是歧视,并未想过如何去引导他们。许多学生往往因为不能被一视同仁而心生怨恨,激化师生矛盾。在笔者初中时所就读的学校,由于当时教师资源不足常常会出现一个教师同时带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学生的情况,抛去本身这种分班模式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不说,在实际教学中相同老师对教学重难点的强调程度本身也有明显的差异,私下补课强化的时间也非常多。其次,处理某项教学事件上的不公。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不公平的标准的界定,由于价值观上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对此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纵观大多数此类事件,抛弃心理学上学生自身可能也会过度敏感的主观因素,最大的特征通常是教师在对于某些事情的处理,某种决策的制定,某项错误的处罚上出现了以偏概全的片面思想,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在学生手册的评价栏中出现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情况。将学生贴标签或符号化一直是教学上的大忌。
  3.教师教学与管理方法上的差异
  由于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等级的班级教师本身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模式上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是教学方法的不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师由于教学观念的守旧,依然将老师以传到授业解惑自居,其实这个概念本身无错,但是过分强调会导致教师忽视与学生合作的细节,从而强制学生学习,接受教师自身的某种观念和学习方法,忽视甚至压制学生自身的学习策略,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也不允许课堂有学生学习讨论争议环节的存在,学生的某些个性被谋杀,从而产生了较强烈的内在冲突,师生关系不佳。如果存在违背的学生,即使学生出发点并无大碍,教师也会采用非常严厉的手段,从侮辱,谩骂甚至是体罚学生,种种所谓的教学方式只会加深学生对教师甚至其所授学科知识的排斥,激化师生矛盾。其次是管理手段的不同,如果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一些教师往往就会直接以简单粗暴地方式斥责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意识到其错误的原因,也不允许其辩解,这反倒会加深学生本身的逆反心理,使得他们今后更不服从管教,冷眼面对老师,一旦矛盾积累,师生冲突也就容易随时产生。
  三、师生冲突的解决策略
  作为教师方,只有发现自身的根本问题,才能从根源处化解冲突,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本身的进一步反思和师生之间的深入沟通了解,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或学习观念,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原因,以下几种策略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借鉴:
  1.从双方共同的角度看,双方应该致力于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不仅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是解决一切可能的争议问题的基础,是教师有效预防师生冲突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的交往,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相互作用的社会性过程。教师要彻底转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要在学生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牢固的信任特质,新型师生关系不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平等的交往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同学生进行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抱着一个“学习者”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这一点上,新课改中对“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引入便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只有学生和教师通力协作,完成课堂任务,友好相处,这才是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大有裨益。
  2.从教师对学生的角度看,教师队伍的引进要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考核,以便于更从容有效地应对各种师生冲突。同时在教学工作中,随着教学经验不断积累,教师应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或者教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充分应对教师生涯中所会遇到的各种压力并及时自我缓解,克制自己不将情绪带到授课和课余活动中,对于学生的错误要耐心地指出并提出改正意见,而不是斥骂指责学生,也不要刻意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刻意偏袒一些学生,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独有的长处,帮助他们改进缺点至关重要。教师要走进学生文化,要努力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才能方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师生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中学课堂,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地位,师生冲突的发生是必然合理且不可避免的。只有教师和学生两大教学活动主体不断加强沟通,并从自身社会角色所实施的社会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实践,才能通力协作,共同解决师生冲突,改善师生关系,从而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郑学志.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怎么办[M].班主任,2009(5)
  [3]石明兰.师生冲突的特点及管理策略[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4]梁桂.师生冲突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M].职业教育研究, 2007(7).
  [5]白明亮.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6]戴健林,杜月秀.师生冲突及其化解方式的特性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8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