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横向不平等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居民收入地区间横向不平等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等的重要表现。河南省作为中原重省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多不均衡的问题。本文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地区横向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各地市城镇居民收入相对优劣势指标,发现只有少数经济发达的地市如郑州、洛阳等在收入占比中处在相对优势,其余大部分地市处在相对劣势。且由各地市相对优劣势指标加权得到的横向不平等指标发现:河南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地区间横向不平等程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近年来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再下降。最后,为降低河南省居民收入横向不平等程度,提出培育多中心中原城市群的建议。
   关键词:横向不平等;相对弱势指标;可支配收入;中原城市群
   基金项目: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9-JCZD-00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17-CXTD-0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2月13日
   引言
   近年来,国家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虽全国GDP增长率这两年有所放缓,但2018年全国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6.6%,河南省更是取得了高出国家平均水平1%达到了7.6%的优异成绩。在中原崛起的背景下,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是在经济建设、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一些省重要地区,如郑州、洛阳等得到非常优越的发展机会与条件,而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受到忽视,因此可能会导致省内各地区之间各项经济指标不平等现象,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收入不平等问题同国家社会稳定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等问题息息相关。若居民收入水平不均衡程度较高会造成社会不公平,给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河南省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测度,以及对近几年这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很大的跨越,这些跨越包括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目前仍然较为突出。不平衡方面主要有经济的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收入和分配的不平衡以及区域同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社会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因此,在研究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时,城市之间的居民收入横向不平等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以及不同省份城市发展战略不同使得城市之间产生收入不平等现象不足为奇,但是假如我们忽视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将势必对城镇居民收入处于相对弱势的居民在工作、生产的积极性,城市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河南省城市之间收入的横向不平等,有助于改善城市发展过程中关于收入分配、区域城市之间发展等不平衡问题。此外,河南省是国务院在2016年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所涉及城市最多的省份,基本涵盖了河南省所有的省辖市。因此,通过研究河南省各地市城镇居民收入横向不平等程度,有利于推进中原城市群均衡稳定发展。
   二、测度方法综述
   (一)指标的选取。目前,测度个人之间收入不平等的指标有很多,学者们常用的有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熵指数等。但这些指标通常用作测算个体或者家庭之间收入的纵向不平等,当它们用作地区、年龄、种族等群组间不平等测度时由于数据可得性,只采用各群组收入的平均数据,很少考慮各群组人数,或者假设群组中每个人是平均分配的。在本文中主要目的是测度河南省各地市之间城镇居民收入的横向不平等程度,因此选用了考虑群体人数与群体收入总量的基于群体相对弱势提出的指标。它不考虑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无需假设群体内部个体收入是平均分配的,主要反映不同群体之间收入横向不平等。
   (二)相对弱势加权指标。群体相对弱势加权指标是跟群体规模有关的衡量横向不平等的指标,以收入分配相对弱势为例简要介绍这一指标。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本文是为了测度河南省各地市之间收入的横向不平等程度,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及性,在地区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省18个省辖市;在收入方面选择大部分收入来自工资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数选择河南省各市城镇常住人口数据。以上数据均来自《河南统计年鉴》,因为河南统计年鉴上面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开始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选用了2014~2017年的18个地市城镇居民常住人口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
   (二)分析结果。在河南统计年鉴收集到最新的2017年城镇居民常住人口数与各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汇总整理算出各地市总收入与总人口,进一步根据计算相对弱势指标的公式计算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表1)
   首先,我们对各地市可支配收入总量相对优劣进行分析,由表1中的dj1的值可知,在河南省18个直辖市中只有5个直辖市的取值是负数,他们分别是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以及济源市,所以它们5个地市在收入分配方面或多或少的处于相对优势的情况。其中,郑州、洛阳、济源的绝对值分别排名前三位且数值大小明显,认为这三座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于省其他各市占有绝对优势。由于统计误差或者精度的大小,要想使得dj1的值完全等于0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认为取值在0附近的省市以0.01为界限都是处于相对平等的,观察发现这样的地市只有平顶山、许昌两个。最后,我们最关心的城镇居民收入处于相对弱势的地市高达12个,其中周口、信阳、驻马店的相对弱势较明显。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应该着重完善该三个地市的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同样我们根据dj2的值与1的大小进行比较发现所得到的相对各地市收入优劣势情况与dj1所得结果基本相同,由此可得两种指标都能很好的得出各地市收入分配的优劣情况。
   通过对表1中的人口占比与dj1、dj2的值进行对比分析后,不难发现居民收入处于相对优势的地市跟人口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例如,人口占比最低的济源市仍然处在相对优势的地位。由此可得出人口过少并不能完全限制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水平的高低。最后我们把各地市相对优劣情况进行加权得到整个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程度D1、D2。由于D2的取值相对较小,变化程度没有D1明显,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选用D1的取值衡量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程度。由表中结果可知2017年所得的D1取值为0.0874,该不平等程度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假设河南省各市的城镇居民人数相等,则有大约4.4%的地区完全没有收入,剩余其他各地市完全平分全省城镇居民总收入。    在测度完2017年整个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横向不平等程度后,我们又选取2014~2016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如图1所示。(图1)
   由图1可知,在最近4年当中,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不断增加,虽然这种不平等程度连续增加两年,但根据变化的幅度或者变化斜率可知增加的速度有所下降。到了2017年这种不平等程度不但没有继续上升,还出现了大幅降低。由此,我们通过观察最近几年河南省GDP增长率发现,从2017年河南省GDP增长率降低到了8%以下。因此,可以发现当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时,由于各地市经济增速不统一导致居民收入不均衡程度逐渐提高,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且政府加强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对这种不均衡现象的把控就能有效防止居民收入横向不平等程度进一步提高。此外,我们由图中近几年数据可知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横向不平等程度仍处在较高水平,要完全消除这种不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各地市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测度,发现只有少数经济发达的地市郑州、洛阳等在收入占比中处在相对优势,其余大部分地市处在相对劣势。且从整个河南省看河南省居民可支配收入横向不平等程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近年来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再下降。
   为了降低这种收入不平等程度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培育多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要使河南中原城市群均衡健康稳定发展,培育多中心中原城市群非常有必要,一方面目前河南省内仅有郑州属于新一线城市,洛阳属于中型城市,虽然许昌、新乡等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整体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现有的郑州洛阳两大城市相距太近且都处于中偏西部地区,明显缺乏省域带动作用。因此,可以积极提出建设省内集中连片的发展经济带,在目前的“郑洛三”工业走廊基础上依靠陇海线把开封、商丘、郑州、洛阳、三门峡连成一条跨越东西的经济带,形成打通東西方向,影响南北地市的中部经济核心带;在省内北部地区把具有重工业优势的濮阳、安阳对接新乡现有产业形成北部工业群;南部则以南阳为中心建立周口、驻马店、信阳等连成东南城市群,弥补省东南经济不佳的现状,这种多中心城市群进而可以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使得各市都快速均衡发展,居民收入公平程度有所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Lars-Erik cederman,Nils B.weidmann.Horizontal Inequalities and Ethnonationali-st Civil War:A Global Comparison[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11.105.
  [2]谭聪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龚志民,熊唯伊.收入不平等测度方法选择与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J].湘潭大学学报2016.4.
  [4]梅璐.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的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8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