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电影公司的电影成本管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电影行业颇受资本的追逐,电影投资动辄就是上千万上亿的投资,但是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预算情况。本文以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电影各个环节的业务内容及成本特点,提出电影成本管控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成本管控  版权  摊销  预算管控
  引言:2017年《战狼2》上映并获得了56.81亿人民币的票房,创造了我国国产电影票房神话。吴京以及出品方可谓赚的盆满钵钵。但是该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一度实际拍摄成本达到了2亿元,比预期的8000万元成本高出1倍有余。2018年上映的大制作电影《阿修罗》预算6亿多,实际预算7.5亿元。好莱坞的《未来水世界》、《现代启示录》《泰坦尼克号》等经典电影也都是超预算的。预算超支是电影人的一大难题。电影成本超预算对于出品方而言就是多付成本,如果票房没超过预期,那么出品方将可能会血本无归。本文就结合国内××电影公司电影制作特点,对电影成本管控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一、电影特征及其发展
  电我国电影制作自建国以来经历了计划经济时的国有制作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市场化两个阶段。在国有制作阶段,一部电影从剧本创作、选景、场景搭设、演员、剧务人员、剪辑制作、发行上映,由于是计划经济而且制作单位都是国有电影制片厂,电影制作成本也是非常明确可控,比如人员工资都是按标准发放,不存在明星高薪酬,唯一烧钱的就是拍摄用的胶卷,但成本总体也在控制范围内。而改革开放后,电影的各项成本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提升,特别是演员薪酬、后期制作、发行费用,往往战总成本的80%左右,受资方、导演、制片人、市场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不可控,超预算的情况经常发生。
  二、××电影公司的电影环节及其主要成本
  ××电影公司的电影的生产销售主要分为前期筹划阶段、筹拍阶段、拍摄阶段、制作阶段、发行阶段。前期筹划阶段,主要成本支出是剧本支出。在影视行业无论是买剧本、改编剧本、请著名编剧写剧本都是明码标价,所以成本控制的空间有限。除非为了降低风险,与编剧或剧本所有人签订与票房收入挂钩浮动的利益绑定协议条款,但如果票房大卖的话,剧本支出也是相当大的。
  筹拍阶段,属于计划期,成本支出很少,但是非常重要,后期的整个电影预算是在此时做出来的。如,筹拍阶段需要确定导演、主要演员,这些人员薪酬占用了大量的成本支出,合适的导演、优秀演员的确定也决定着未来电影的受欢迎程度;筹拍计划确定的场景搭建拍摄还是后期特效制作,影响着成本支出金额大小和电影效果;计划拍摄时间对成本支出影响也很大,所有筹拍阶段是否能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决定着电影成本金额的大小。
  拍摄阶段,是电影成本支出的主要阶段,此阶段根据筹拍阶段预算进行成本列支,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导演、出品人、制片人、演员等客观原因的影响,计划会被随时做出调整,导致超预算支出。
  制作阶段,无论剪辑、配音还是特效都有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支出,但是现实中往往制作阶段又是成本控制最好的一个阶段,因为受拍摄阶段超预算的影响,制作阶段经费往往会被挤压,所以会出现我们经常说的“二毛”特效以及剧情没有吸引力。
  发行阶段,成本支出可以理解为营销费用,该费用支出属于另一种商业模式,故本文不做探讨。
  三、基于财务管理理论下的电影成本管控
  电影成本核算,笔者认为分为两个层面确定核算方式。第一个层面核算基础是确定电影盈利模式是属于一次性在院线等相关平台销售实现收入还是电影版权多元化盈利。为什么要区分这盈利模式呢?成本支出是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如果是电影的盈利模式是一次性在院线或平台实现收入,那么其电影成本的回收只能靠院线或平台弥补,电影拍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成本,该项成本只能一次性转出。如果一开始出品方(投资人)计划通过长期电影版权多元化盈利模式实现收入,则其成本可以通过在院线、网络平台、文创产品、游戏、文旅经典授权等多方面收回弥补,其成本可以分次转出,所以在后期成本控制中要以未来收益来源为导向进行灵活控制。近年来以电影版权运营为商业模式的电影制作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如《大话西游》《熊出没》等。第二个层面的成本核算才是具体费用归集,如工资、差旅费、住宿费、租赁费等等。
  电影成本分析,主要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是筹拍阶段,做预算时可以将一些标准化的行业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比如群演的工资、道具租赁等标准化费用,对一些非标准化费用,可以按照之前的经验确定其合理费用范围。另外一项职能是在拍摄制作阶段,及时定期分析实际成本支出和预算的差异,找出原因以及改进措施,及时向制片人汇报,由制片人和相关人员沟通时调整预算还是控制超预算支出。
  电影成本决策,经过成本分析第一项职能的发挥,行业标准成本很容易进行决策,往往最难决策的就是某一场戏,通过哪种效果以最让观众接受但成本是可控的方式体现出来。这种决策却决于经验丰富的导演和制片人,如一场宏大的爆炸场面可以通过现场实际爆破,也可以通过后期特效制作,两者成本差异很大,野外的爆破戏一般都是通过现场引爆方式,城市的爆炸戏大部分通过后期制作来完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爆破戏有经验的导演和制片人就可以最低成本、最安全、效果最好的方式实现,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导演和制片的这种爆破场面的要不就是烧钱模式,或者出现“二毛”特效。总之这种特殊艺术化场景的成本决策主要经验,财务成本理论无法给出有效解决办法。成本决策的另一项职能是制片主任要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拍摄效果与出品方、制片人、导演等相关人员及时沟通成本的调整问题。
  电影成本控制,是电影成本管控的核心,是实现电影成本管控的方法和途径。成本控制有成本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全面控制原则、管理推动原则。结合电影特点,成本效益原则就是电影成本核算中宏观方面电影盈利模式和成本控制方式,这个原则要求全面考虑不同成本的重要性、可控性、利润弹性等特点,根据电影盈利模式利润来源,来确定成本大小,而不是金额,进而决定成本控制的灵活度;因地制宜原则,就是电影成本必须复核本类型、拍摄方式、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不能一味为控制成本而导致电影成片效果无法获得观众的喜爱;全面控制原则,主要只两个全面,一个是全员参与,这可以通过一定的奖惩机制实现,另一个就是成本控制贯穿于电影整个生态过程;管理推动原则,成本管控主要还得靠制片人和制片主任来推动,一般制片人和制片主任及其他最主要管理协调人员签订奖惩条款,对于节约成本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电影成本管控的主要方法
   通过剖析××电影公司的电影各个环节的业务内容及成本支出,结合成本管控的理论知识,以及现有电影运营模式,笔者认为电影成本管控应该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一)确定电影盈利模式
  电影筹拍阶段确定电影盈利模式,是一次性收回成本还是通过电影版权多方运营实现成本收回,这是成本管控的基础,决定着电影各个环节成本控制的弹性。
  (二)明确责任主体
  电影筹划阶段,明确制片人,制片主任、导演、剧组会计及相关管理协调人员成本管控责任,通过明确切实可行的奖惩办法,维持成本控制机制有效运行。
  (三)运用成本预算控制工具
  制片主任、剧组会计需要以预算为基础,定期进行成本预算分析,找出预算超支的原因,及时调整预算或拍摄计划,预算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与出品方、制片人等主要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四)利用科学技术
  电影拍摄制作离不开科技水平的发展,要将好的特效以低成本方式带给大家,没有专业科学技术人员与设备的支持是难以实现的。美国很多大制作特效电影都是通过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内部交流帮助完成的,所以制片人、制片主任、导演应该关注电影相关的科技发展,以实现受观众欢迎的低成本大制作的电影。
   (五)财務人员加强电影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业财融合
  现如今国家在各行各业推行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懂财务专业知识,更要懂业务知识。所以影视公司应该加强剧组会计人员对各种类型电影、电影各个环节内容知识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与业务的融合度,通过业财融合的价值管理实现成本最优控制。
  五、结论
  影视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成本管控机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从财务管理角出发,有效执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业内相关企业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36-139.
  [2]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29-33.
  作者简介:张京京(1986-),男,汉族,陕西宝鸡人,会计师,本科,单位: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6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