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出口贸易\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昊 赵春明

  摘要:笔者借鉴获得性技能模型思想,研究教育投入通过影响外贸发展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并重点考察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联合影响机制。利用2004年-2009年31个省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为负且教育行业投入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联合影响正向显著。可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远远小于其通过促进外贸发展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出口贸易;教育投入;获得性技能;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2107);四川大学211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JL005)。
  作者简介:陈昊(1987-),男,江西赣州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赵春明(1964-),男,江西崇义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1-0057-05 收稿日期:201i-05-24
  一、文献综述
  出口贸易和教育行业的发展会直接带来经济增长,虽然两者的机制有所不同。教育还可能通过强化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机制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Kim等(2000)指出教育行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出口贸易企业和国家的“获得性技能”,从而强化出口贸易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Chen等(2000)从开放度和贸易政策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教育行业发展通过影响贸易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指出教育行业发展通过改变贸易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决定因素,促进经济增长。Hoffmann(2003)强调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背景下,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增加高技能劳动力人数,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关注教育通过提升贸易行业人力资本水平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但对贸易开放条件下教育行业的经济促进机理研究给予笔者重要启示。姚益龙等(2005)通过多变量的VAR框架分析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证明教育对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强调了国家间的差异。祝树金等(2008)通过利用教育支出来衡量教育行业发展,讨论了开放条件下教育支出、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证明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且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确实存在。笔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注教育行业通过出口贸易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将选择教育投入作为衡量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原因在于:第一,Kim与Hoffmann等人的研究证明教育投入是衡量教育发展的可获得指标,且教育投入可以以生产要素的形式进入生产函数,从而易于得出实证工作的基础数理框架。第二,相对于制度因素和教育行业就业人数,教育投入显然更能反映中国的政策和制度特色。中国的制度因素和教育投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和方针的影响,因此往往成为服从整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变量,这是中国许多重要行业发展的特点。本文研究中国的教育行业,自然应该抓住这种政策导向的特点。当然,制度因素和教育行业就业人数也非常重要,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此外,本文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还在于考察教育和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联合影响:一方面,根据Lueas(1988)等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教育能够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这当然包括提升出口贸易主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因此教育会强化出口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60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