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倩

  摘要:从本质看,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从劳动力的派生机制和劳动力结构两方面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对劳动就业产生的影响,并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提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形势;劳动就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06-02
  
  一、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关键因子,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基础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就业增加;但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又可能带来不同的就业扩大效果。从根本上说,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一)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分析
  经济增长是总产出的增加,可以根据生产函数来分析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A・F (L,K)
  生产函数式中Y、L和K顺次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根据生产函数可进一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分解式:
  GY=GT+αGL+βGK
  式中,GY为产出的增长率,GT为技术进步的增长率,GL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对产出增长率函数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样,著名的新古典模型也揭示了这一道理,模型公式为:
  G=α(△K/K)+ β(△L/L)+△A/A
  上式中,△K/K代表资本增加量,△L/L代表劳动增加量,α代表经济增长中资本所作的贡献比例,β代表经济增长中劳动就业所作的贡献比例,α与β之比为资本―劳动比率,△A/A代表技术进步率。
  新古典模型也说明了劳动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长,降低失业率,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增加是本质上是正相关的。
  (二)根据奥肯定律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统计数据,测算出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一条经验规律,其公式为:
  P=(YF-YP)/YF=a(UF-UN)
  其中,P是失业率给该国国民收入造成的损失的百分比; YF为潜在的国民收入,YP为事实上的国民收入,a为每1%的失业率给该国国民收入造成的损失的百分比; UF为实际失业率,UN为自然失业率。
  该公式可变形为:UF= [ (YF-YP) /aYF-UN]。由于a和UN是常数,失业率就由潜在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差额(YF-YP)来决定。
  从而得出结论:失业率由经济增长来决定;经济增长,就业才有可能增长。
  二、当前经济形势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概括来说,国际经济总体形势是:全球经济复苏,但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主要来自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内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没能独善其身,通胀压力较大,经济存在潜在下滑的风险。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中国劳动就业问题产生巨大影响。
  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具有本质的一致性,经济增长是推动就业的根本动力,只有保增长,才能促就业。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GDP增速第二次降至个位数。2008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也相应的上升到4.2%,达到近些年之最,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 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为全年目标500万的10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4万,为全年目标100万的164%。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8―2009年的高失业率源自于GDP增长的放缓。
  (一)从劳动力需求的派生原理来分析
  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就业,是通过产品需求下降来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即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中国的经济是以出口导向型的方式增长的,中国在1998年保经济增长的时候,非常注重出口的贡献,后来中国连续大幅度和大范围地提高出口退税率和降低出口关税,给出口实施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使得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中国经济逐渐走上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到2007年,出口对GDP的贡献已接近40%。金融危机来袭,对出口的影响是直接性和打击性的;而中国国内居民倾向于储蓄,消费能力一直不足,消费信心一直不高。产品需求下降必将通过就业弹性带来就业水平的降低,这不仅包括就业总量的减少,也包括就业质量的恶化。根据人保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信息,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从2001年的0.75大幅回升持续到2007年的0.98。但是,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0.85,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后果,主要表现失业率的上升。
  (二)从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来分析
  我们按照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而划分的产业结构来分析,中国劳动力分别就业于农业、工业、服务业。
  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相对封闭性,对务农的农民的就业机会影响不大;但是,金融危机对农民的影响有其特殊性,农民分为务农人员和非务农人员,非务农人员即农民工,农民工“返乡”是描述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影响的标志性词语。析其原因,60%以上农民工从事建筑业或与建筑相关的行业,而房地产和建筑业受到金融危机较大波及,特别是长江、珠江三角地区房地产业经营形势恶化,导致企业大幅裁员。另一个原因就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少,企业经营遭遇困难,部分企业已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迫使企业不得不大幅裁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在加重。工业增速大幅度地回落。从去年6月份的16%一路下滑,到去年11月降到5.4%,12月降到了5.8%。今年1―2月份已经公布,合起来是3.8%,仍然没有走出低谷。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高的工业影响很大,出口萎缩,订单减少,影响了企业开工;一批中小企业和部分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库存增加,资金短缺,停产、限产、歇业乃至关闭涉及面扩大。去年年底统计,像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停产、歇业和关闭的占7.5%。企业为了应对危机,纷纷裁员减薪,对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间接派生到对工业和服务业从业劳动力的需求萎缩。
  三、从经济增长视角下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对策
  (一)保经济增长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1.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创造就业机会和扩大就业容量
  劳动就业问题最终还是经济问题,经济增长是劳动就业的源动力,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就业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就业空间,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长期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劳动力供求失衡的局面,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更为重要。
  2.保增长的同时要优先考虑扩大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保持国民经济的较高增长,但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力有替代效应以及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的拉动作用不同等原因的影响,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带来不同就业扩大效果。特别是不同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拉动不同的产业,其就业效应也不同。在引导政府和社会投资时,要以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和重化工业部门为重点;在产业布局时,要重点布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扶持企业发展时,要优先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二)优化劳动力结构
  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技术岗位劳动力缺乏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前些年的“民工荒” 、随后的“技工荒”与“下岗” 、大学生失业并存。这种失衡一方面使企业因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另一方面却是就业难。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与中国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1.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根据中国劳动力与产业结构的特征,当前中国所稀缺的劳动力仍然是技能型的劳动力。
  我们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育各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期限较短、投入较少,对自身基本条件要求较低,能以较低的投入、较高的效率获得中国制造业升级所必需的各类技能型熟练劳动力。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时,应特别针对目前产业工人主要来自农村的现实,大力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把一部分高校转化为职业技术学校也非常必要。
  2.大力发展高素质、创新性、有发展潜力领域的专业人才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出现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就业产生新的组合。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对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的变化上,以及对素质要求的提升上。产业结构升级归根结底也就是为了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市场,赢得客户,促进经济向“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型”转变。这就必然需要大量的有高素质、创新意识、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人才,引导企业走在市场的前列。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当前,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约1/3左右,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就业人员远多于工业就业人员,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就业人员是第二产业的2~3倍。第三产业涉及行业广泛,有些行业进入壁垒低,吸收就业快,弹性大,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仅占1/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据国家计委分析,第三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就比第一、第二产业多安排就业50万人。第三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123.
  [2]撒承贤.当前经济形势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10.
  [3]郭素芳.中国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的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04,(3):8-9.[责任编辑 吴明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