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法规课程教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连建功
提要 酒店政策与法规是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学生对酒店相关法规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影响其从业和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从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法规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出发,在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改进其课程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法规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中国旅游业和酒店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未来5~10年将是我国酒店业的黄金发展期。酒店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精通业务、熟悉政策,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从业人员。作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重要的输出基地,职业院校旅游、酒店专业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相关专业必须迎合市场需求,积极改进酒店法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和法规素质。
一、酒店法规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设置酒店法规课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高[2006]l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应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行业法规的教学成为各非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酒店法规课程在全国所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普遍展开;其次,大学期间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法律意识和素质的提升非常重要,而法律基础课程并没有列为其必修的公共课程,因此通过相关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不仅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对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也发挥重要作用;再次,当前酒店行业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法律疑难问题,如关于酒店拒绝客人自带酒水、酒店中午12点退房等,面对顾客质疑,很多酒店管理人员一筹莫展。通过学习酒店法规课程和相关的法律常识,就可以依据相关法律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解释。
二、酒店法规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传统酒店法规课程大多把国家基本方针政策、旅游酒店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的要求与考核也主要看理解、背诵了多少法律条文,很少从就业和实际运用的角度重视学生政策法规素质的培养与职业道德的养成。实际上,法规与职业道德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都是人们行为的标准,不同的是,法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职业道德是在特定职业领域通过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规范人们行为的,法规课程不仅教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教学生如何做人。所以,单纯的脱离道德讲法律或脱离法律讲道德都起不到最佳的规范作用。因此,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法规课程的教学必须依据专业课程的建设,从学生实际出发,基于他们的职业生涯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酒店相关政策与法规,不仅能够提升他们掌握运用专业法律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相关法律知识的渗透,能够使他们树立起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正确运用法律,依法办事。
(二)教材建设滞后。当前科学技术呈现出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发展趋势,为了确保人才培养始终处于科技的前沿,作为知识传播载体的“教材”,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变化,保持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人才。然而,酒店法规的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2007年笔者接受所在单位的酒店法规课程的教学,当时却找不到一本适合高职学生选用的教材,很多教师不得已选用了旅游法规的教材,虽然旅游和酒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从专业素养来看,其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涉及的相关法规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增补、删减和调整。可喜的是,2010年以来陆续出版了酒店法规的相关教材,其内容多涉及到公司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法、合同法、民商法、价格法、税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体系较为完整,但是在具体讲解过程中大多注重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忽略其在酒店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对高职学生来讲,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因此,基于目前酒店法规教材建设现状,非常有必要相关专业人士编写真正适合高职学生的酒店法规教材。
(三)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法规课程教学模式一般较为严谨,注重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深入探讨,然而酒店法规却不同于一般的法规课程,它面对的是非法律专业的高职学生,一来不能太深奥,二来不能注重法律条文的识记。同时,酒店法规课程也不同于酒店管理专业其他课程,诸如酒店服务礼仪、前厅与客房、餐饮管理等课程大都能够体现酒店专业生动、形象的特点,实践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而当前酒店法规课程大多以讲授为主,部分结合案例、讨论等方式,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太符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求新、求变的学习心理,不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专业法规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依托于学生学习心理基础上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
三、对高职院校酒店法规课程教学的思考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一种愿学、爱学、乐学的学习心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酒店法规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重要。针对法规课程相对枯燥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微笑带进课堂,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其次,注重教学反馈,特别是对学生多进行建设性的反馈,不要让他们有抵触心理。让学生在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交流互动,这样,学生就会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次,让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比如定期组织学生和酒店服务人员进行联谊活动,了解在酒店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把这些问题搬到课堂上分析解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其中,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职业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确认。高职院校酒店法规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既懂酒店管理、服务与运营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所以,酒店法规教学并不是以法律和法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法律案件分析辩解能力为主要目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酒店行业的“游戏规则”,规避并能有效处理一些常见的酒店法律纠纷,遇到问题知道寻求法律的帮助。因此,教学过程中着重要求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宽度,酒店作为一个经济活动中的法人,运营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经济法、民商法等法律问题,还可能会涉及到行政法、刑法等法律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些法律都有所了解,当工作中遇到相关的问题能够意识到法律对这个问题的相关规定,至于说如何规定,酒店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自然他们会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或者咨询相关法律人士。因此,高职学生的法规教学应侧重广度和能力提升,不应该过多的探讨法理问题。
(三)教材建设的完善。当前市场上可供酒店管理专业选择的酒店法规教材并不少,若算上旅游法规的教材起码有几十种。但若对其编写内容和体系进行分析的话,就会发现除相关内容在章节排序上有所不同之外,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条文阐述,存在内容欠全面、观点欠新颖、部分名词解释不清、缺少全面而又典型的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性和学生认知性不强等问题,这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酒店法规教材的编写应该把握几个要点。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虽然需要一定的宽度,然而也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应该紧紧结合当前酒店服务与管理涉及到的相关法规进行,摒弃一些陈旧过时、与酒店管理关系不大的法规;其次是教材难度要适宜,由于课程面对的是高职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减少对法理的解释和说明,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再次是教材编写体例,教材应该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章节安排上增加学前导读、章后小结、案例分析、要点提示、课后练习等内容,以供教师和学生课堂交流和课下反馈使用。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高职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酒店法规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坚持多元化原则,应选择适合本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方法。首先是问答教学法,结合酒店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谈对相关法律条文、酒店管理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其酒店法律纠纷等内容的看法,教师适时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发展;再次是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特定酒店法律纠纷的当事人,对如何处理相关法律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审判角色,体验法律的神圣、增强对法律责任的理解。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宝亮.我国酒店业进入黄金发展期[N].中国经济导报,2010.8.10.
[2]洪冬.旅游法规教材与教学建设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7.8.
[3]刘友广.《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感悟[J].职业技术,200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6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