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超 李云霞 于燕
【摘要】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2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敷,对照组50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照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治疗静脉炎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混悬液;静脉炎;50%硫酸镁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60-01
静脉炎是输液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其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硬结,若护理不当,易造成局部血流不通至组织坏死〖1〗,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更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2〗。我们采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治疗静脉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4年4月-2011年4月住院病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年龄38岁-78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7天。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静脉炎分度标准:参照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对静脉炎的诊断标准〖3〗。0度:无症状。Ⅰ度: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度: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Ⅲ度: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Ⅳ度: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
1.3 治疗方法:两组在外敷前均先清洁皮肤,确认局部皮肤无破损及皮炎。治疗组在治疗前询问患者有无磺胺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用。然后用磺胺嘧啶银锌粉加蒸馏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药面积大于红肿部位1~2 mm,厚约2~3mm,每日早晚各一次,现用现配。每次换药前用生理盐水把前次治疗用的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洗净并擦干。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透纱布后持续湿敷。
1.4 疗效标准:用药后3天观察情况,进行疗效判断。有效:红、肿、热、痛消退,血管条索状硬度降低;无效: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敷3天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见表1)
治疗组52例,Ⅰ度静脉炎有效27例,Ⅱ度静脉炎有效19例,Ⅲ度静脉炎有效3例,总有效49例。对照组50例,Ⅰ度静脉炎有效24例,Ⅱ度静脉炎有效15例,Ⅲ度静脉炎均无显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静脉炎是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静脉炎症,硫酸镁局部湿敷过程中水分蒸发较快,不易紧贴皮肤,从而影响疗效。磺胺嘧啶银曾广泛运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良好,它的主要成分有磺胺嘧啶、银盐、十六醇等,磺胺嘧啶银具有抑菌、消炎作用,银离子除具有收敛作用,还能减少炎症组织的渗出,使局部消肿止痛〖4〗。综上所述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敷静脉炎处具有止痛、消肿快,病程短等优点,临床护理应多推广、普及,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燕娴,李平,唐珍.磺胺嘧啶银霜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06,6(11):73-74
[2] 侯秀芬,侯向军.汽化药热疗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1):132
[3] 王建荣.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2-123
[4] 黎螯.黎螯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107-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