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教学质量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水平教学型大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价值追求与发展选择。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应坚持多层次的教学质量观、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动态的教学质量观和全面的教学质量观。以此为基础,在教学监控体系构建方面,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应建立以下四大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与处理体系。
关键词:高水平教学型大学;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高水平教学型大学是地方高等院校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定位,如何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内涵、特征和发展思路,成为制约地方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关键环节。现仅从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教学质量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方面谈点浅薄的认识,供参考。
一、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教学质量观
教学质量观是办学主体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是确立办学思路、确立办学定位的思想指导,也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根本前提。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应坚持以下教学质量观:
1、坚持质量观的多层次性。地方高等院校要成为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学科门类是多样的,学校规格是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教学质量标准也应该是多样的,不能用统一的规格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没有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就不可能健康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
2、坚持质量观的多元性。具有不同特色的学校,其质量、水平应具有不同的类比性。衡量高校间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应注重特色,不能简单类比,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应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在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办学特色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效益的要求,高等教育不能整齐划一,应该有所创新,有各自的特色项目与品派专业。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应该做到从自身特点出发,合理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定位学校发展思路,切实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使我们的人才培养适合个性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3、坚持质量观的动态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既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方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也不能用固定不变、标准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发展目标、教学质量标准、教育教学模式等来约束处在不断变动之中的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型高等院校。同时,质量观本身就是变化发展的,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质量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4、坚持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在强化质量意识的同时,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能符合共性质量标准,在专业水准、专业技能等方面应达到社会需求的基本质量标准。即要转变衡量教学质量只看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和考试分数的高低的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观点,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发展的观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观点,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发展智力、提高素质。因此,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应坚持全面质量管理。
二、高水平教学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结合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把教学质量的4个基本要素即教师状况、学生状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把教学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环节以及学校各有关部门控制质量的职能和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任务、职责和权限明确、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体系。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应构建如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具有判别、诊断和激励功能。为了判断和衡量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并加以调整与控制,评价作为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应该在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试卷管理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估,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改进各教学环节的教育质量,促进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和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
实现质量目标,必须建设和制定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各系统职能,规范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形成自我完善、优化的建设机制,使学校的质量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学校制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应涵盖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综合管理等各个方面内容,建立起一套较完整、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制度。
3、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载体和运行机制,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可分为行政事务管理系统和学术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学校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基本是一致的,主要分为校、系两级教学管理。质量管理功能是在这些机构履行管理功能时表现出来的,质量管理是这些机构职能的一部分。各职能部门彼此分工协作,从生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各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毕业生质量等方面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进行整改。学术管理由校教学委员会以及下设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等组成。
4.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与处理体系
教学质量信息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和正确处理,对于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学质量信息按信息流向可分为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来自管理对象,反映质量状态;控制信息发自管理主体,用以实施质量控制。按信息来源可分为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采自教师,反映教师工作质量和教师对质量的评价;学生信息采自学生,反映学生学习质量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在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中,学校应通过实行课堂教学听课制度、过程性教学检查制度(学期初教学准备检查、期中教学过程检查、期末教学效果检查)、教育教学督查、学生评教、学生教学信息站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通过文件、通知、教学简报、教学巡视通报等多种形式反馈教学信息,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以新的质量观引领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新的质量观,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首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高等学校必须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宽、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既擅长一个专门领域,又了解不同学科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拓展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知识方面,要实现由单一的专业知识教育向相邻、相关和文理交叉的知识教育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让学生抛弃专业,而是要在专业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在素质方面,要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素质,历史文化等人文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等等。 在能力方面,要由侧重获取知识的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 “金子”,还应该是“点金术”。通过“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文理知识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是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是其它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学校应重视考试和考试改革工作,对公共基础课等量大面广的课程实行考教分离;知识点密集的课程考试实行闭卷考试;注重能力测试的课程则可尝试开卷考
试;文科的专业课引人口试和论文。通过考试改革,增强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考试形式多样化,打破多年来闭卷笔试的一统局面,体现能力和素质导向。
其三,加强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保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优先投入和持续增长,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逐步按照国际惯例对实验室实施新的管理办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其四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并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课堂教学与环境营造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知识的传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个领域的基本知识,还应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该领域独特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法。最后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大多数学校在科研与教学的政策上,往往是前者硬、后者软,影响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只有在我们的政策使教师感到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搞教学改革值得、 有吸引力、 有奔头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出现教学改革的高潮,才能逐步做到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核心内涵在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建设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应该立足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教学为先、教学为主、教学为重的基本原则,加强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教学改革,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朝辉.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教学质量观[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0,10(1).
2、曹洪.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2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