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任务驱动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鹏
【摘要】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一种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通过观察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体性参与之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技能。
【关键词】 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应用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一种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通过观察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体性参与之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技能。
一、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在把握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同时,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水平、兴趣、年龄等特点和设计任务的原则,设计教学任务,写出任务书和学习进程。
二、情景设定
设计好“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当学到PowerPoint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知识点时,恰逢元旦前几天,此时同学们都会给亲朋好友送一个精美的贺卡以表达美好的祝福。作为教师我就想,可利用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做一张带有图片和艺术字的精美元旦贺卡送给好友,结果这种想法被提出以后激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兴趣,他们都积极地参与到本节任务制作中,收效很好。
三、分析解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任务驱动教法的本质所在。提出任务后,教师不用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得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以及还存在哪些困难。对所出现的问题应分类解决:已学知识教师应以提示为主,对于新知识点教师应及时讲授,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旧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新旧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分析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中转变过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潜能去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任务驱动教法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例如在第一个例子进行贺卡设计时,涉及到输入文字、编辑文字、设置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插入影片和声音等知识点。其中输入、编辑文字、设置背景知识点已经学过,就不必再讲,而其它知识点是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应该先将新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后再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四、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亲自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独立完成任务。
五、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与归纳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群体各自完成任务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中间的成果或者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总结完成的过程方法,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会的知识内化。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1998( 5)
[3]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北师大学报,2001(4)
[4]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华师大学报.1999(1)
[5]郑毓信,梁贯成.《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1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