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长期发展中,國有企业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近几年,问题较为突出,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下滑状态,还有部分国有企业不堪重负,面临倒闭危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导致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加大管理力度,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要提高重视,以此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基于此,本文围绕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探析,从而为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途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4.051
[中图分类号]F272.92;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2
0 引 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根本,其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其发展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当然不管哪种企业,想要取得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工作,更应该加强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进入稳步发展状态,促进国有企业综合能力提升,使其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然而在实际管理中,部分国有企业对市场环境及经济效益较为重视,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同时在新时代的发展下,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有企面临着严峻挑战。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加大管理力度,才能使企业发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1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政策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步入正轨,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处于世界顶端,这些成就与我国各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联系。但是,就国有企业而言,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重视经济增长和市场开拓,从而忽视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还有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对传统的管理理念持续使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的进步与持续成长就会受到一定制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然而这种情况下,许多国有企业的管理依然遵循守旧,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国有企业中仍然存在思想问题,认为进入国有企业就抱住了“铁饭碗”,这些问题表现了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国有企业中员工的思想更加“稳定”,认为进入国有企业之后就不会失业。基于此,国有企业员工的心理通常较为稳定,这体现出了企业管理机制缺失,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延续,会使员工失去工作积极性,与之俱来的是员工的惰性,长久下去,员工会将上班作为日常活动中的一部分,没有任何进取心。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国有企业的制度与市场体系出现了偏差,不符合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导致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另外,在现行市场体系中,许多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市场改革带来的危机,虽然还有少部分人有所觉悟,但是也会觉得与自己无关,这种情况下,明显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此外,还有部分领导“以公谋私”,长久下去会对企业员工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使企业相关工作的执行能力急剧下降。
1.2 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虽然,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推动下,也逐步进入了改革状态,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过程中,还有部分国有企业仍然由领导决定人员招聘,这与深化改革体制发生了冲突,而且在设计聘任的过程中,私人情感掺杂过多,部分员工与领导之间存在“裙带关系”,这就导致国有企业中人才的素质及能力得不到体现,并且企业对此类人才的考察也缺乏一定的力度。因此,企业员工失去奋斗的方向,而且这种情况还会对有能力的人造成一定影响,使其对能力提升有错误的认知,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和思想,决定提升能力、专业水平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会使部分有能力的员工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另外还有部分员工在工作中不会想着如何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只想着怎样升职加薪,所以员工在工作中会出现流于形式的表现,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到尽心尽职。除此之外,部分国有企业中有些领导缺乏责任心,使工作职能明确、岗位确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工作中的问题得不到良好解决,同时企业员工为了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只能通过自己摸索才能完成,使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无法按照标准的流程和规定进行,造成工作中出现失误现象,以上种种表现,都是因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不合理配置造成的。
2 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的体系缺乏完善性
目前,国有企业是许多社会人员择业的首选对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工作相对稳定,觉得进入国有企业之后就有稳定的收入,失业和下岗情况就不会发生,这会导致市场经济体系失衡现象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同时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其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国有企业产生了错误理解。根据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不乏一些管理方面的漏洞,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这种管理缺陷对企业现有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给予不了员工正确引导。另外由于管理方面的缺陷,企业员工自身的能力及潜在能力得不到发掘,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员工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导致许多员工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得不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就国有企业管理层而言,岗位中缺乏专业人才的后备资源,人才储备明显满足不了国有企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造成企业人力资源脱轨、断层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3.1 加強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做到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提倡人文建设,因此理念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这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我国企业要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将人文理念融会贯通实际管理工作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落实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国有企业要明确自身发展目标,通过人文理念进行企业方面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理念建设,同时还要积极组织企业内部培训活动,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将人文理念作为管理中的基础原则,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并通过不断实践完善该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员工提升思想高度,使其能够真正认识到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并通过此过程,加强员工推进。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人才聘请和选拔,要结合企业员工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员工专业方面、能力方面、思想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做出公平的工作评价,从而在人才选拔方面做到优中选优。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对全体员工负责,要积极发现员工的优点和特长,并激发员工潜能,通过提拔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从而为企业各岗位提供有能力、有素质、有思想的现代化人才,给予员工能力发挥方面正确的引导,保证企业中各个员工的价值都能得到全面发挥。
3.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新型模式构建
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所有管理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企业想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相关人员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详细分析,通过了解和分析的内容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保证管理模式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工作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人事安排、招聘、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然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涉及多个部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的管理与部门之间的管理就会形成一种制约关系。例如,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想要提高管理质量,必须加大管理力度,但是如果根据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性管理,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形成一定的矛盾,与此同时,两者之间还有促进关系,在实际管理中缺一不可,因此,针对这种关系的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通过实际情况对两者进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管理模式是提高管理水平及质量的根本,所以,管理人员制定相应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将管理模式脱离群体,要充分考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集体荣誉感提升。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能“专政”,要时刻表现出对员工的重视,同时还要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通过沟通总结出员工对管理模式的意见,以此给予员工一定的尊重,促进员工归属感提升,经过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从而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完善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4 结 语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因此,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应该积极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法、新体系、新制度,以此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改善国有企业现行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主要参考文献
[1]寸守栋.管理二元主体性对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7.
[2]杨建飞.国有能源企业T公司人力资源的激励管理机制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7.
[3]易玄.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会计管理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3.
[4]赵尔军.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5]洪叶.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87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