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桂英

  摘要:当前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对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产生了的挑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企业经济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信息化、技术化、人性化社会,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管理环境的变迁,推动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变革,并进而对成本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关键词:企业成本;成本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83-01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是基于价值管理思想,对企业成本链进行全成本管理的模式。对成本链进行全成本管理,是一种全局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由事后走向事中和事前,由生产环节延伸到设计和销售环节,由企业内部扩展至企业外部,由短期控制转向长期的战略管理,不仅包括历史成本也包括现在和未来的成本。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下的成本计算是对产品不同生命阶段的成本计算,包括设计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后阶段。
  现代企业环境下,企业成本的“重心”已经发生了前移,设计阶段成为企业成本发生的重点环节,为了通过事前控制来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就要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将成本限定在目标之内,可运用目标成本计算来实现。生产阶段的成本计算,由于现代生产条件下,企业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上升,要解决传统成本核算方式的固有缺陷,可以运用作业成本制度,采用多动因的成本分配标准,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同时加强质量成本核算,提高企业质量成本信息,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要体现“成本―效益”原则。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为了创造顾客价值,就必须赢得长期顾客,售后服务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售后阶段的成本计算,可通过质量成本计算、环境成本计算等来实现。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控制是三个不同视角的成本控制,即在现实的视野下进行维持控制,在超前的视野下进行超前控制、在理想的视野下进行革新控制。
  维持控制是针对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研究生产现状和现实产品进行的控制与改进,发生在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一致。超前控制是针对产品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最大的“成本―效益”比的预先调整,设定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目标,通过对企业链的分析,完善企业的价值链,使每一成本对象都有利于价值的实现。革新控制是在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整体成本态势的考察基础上所做的构想,从总体上构建企业的成本战略而推进至局部的前馈控制。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下的成本分析是事前、事中、事后分析相结合的全面成本分析,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企业成本目标的达成服务。只有在成本发生之前就开展预测分析,在成本发生过程中实施控制分析,在成本形成之后搞好评价考核分析,将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结合起来,建立起完整的分析体系,才能将成本分析贯穿于企业成本链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做到事前发生问题,事中揭示差异,事后评价业绩。并有利于打破职能部门的界限,从整个成本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整体分析评价,避免各责任部门追求部门最优,而忽视整体绩效。
  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具有战略管理思想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是先进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其主要实施对象是企业,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充分发挥功能,努力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ERP系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工具,把财务和成本管理融入系统中,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在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也实现了企业业务处理的一体化。
  在ERP系统中,成本信息的几大特性得到了充分展示。
  成本信息的即时性。在信息化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时把握企业内部各项信息,了解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及现状变化,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贵在“即时”。在ERP系统中,企业生产中的各项业务数据是联动的且能实时更新,各职能部门业务人员与管理者能随时掌握即时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科学决策、及时合理分配资源、加强产品成本的控制。
  成本信息的集成性。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在ERP系统实施前,成本信息资讯依赖于人工计算,它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且很可能是过时的、片面的、局部的甚至是失真的。信息的集成机制不完善,无疑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以往的AIS在面临组织增减变化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修改与串联。而在ERP系统实施后,面对上述变化,便可以很快很轻松地进行衔接,使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据与预算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
  成本信息的远见性。ERP系统中的会计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充分发挥其集成优势,实现对业务数据的记录与计量,并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将当代管理会计的各种理论很好地付诸实施。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加工与供给,有利于财务进行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在ERP系统中,为了便于计划、监控、分析和维护产品成本,对于成本核算一般设置四种成本类型:一是标准成本,它经过反复认真的分析、模拟和测算后才确定的,是成本管理中的计划成本,是经营的目标和评价的尺度,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成本水平,有其科学性和客观性,在确定的同时应确定成本差异的允许误差。二是实际成本,即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主要来自各部门的反馈信息,如工资单、领料单、采购发票等。三是模拟成本,指用于计划或决策的近似成本,是为了在成本模拟或预定过程中不影响现行数据而设置的,对于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价值分析很有帮助。四是现行标准成本,也称现行成本,类似于常说的定额成本,是一种当前使用的标准成本,或者将其看作标准成本的执行成本,反映的是生产计划期内某一时期的成本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结构、加工工艺、采购费用和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会发生变化,因而也会导致成本数据发生变化,为了使标准成本数据尽量接近实际,可对现行标准成本定期(如3~6个月)进行调整,而标准成本保持不变。
  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采用合适的成本管理模式,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关切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总之,任何一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决不能静态地去看它,而要动态地去研究成本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焦跃华.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李定安,孟详霞.成本会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03):250-257.
  [4]林万祥.成本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03-501.
  [5]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07-4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