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能力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冬梅

  【摘要】 随着企业对具有高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培养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当前的重要任务。传统以专业教育和专业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财经类院校培养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会计学科;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和科学构建直接影响着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现代社会对会计学相关专业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准确定位会计实践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会计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现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山东工商学院2010年对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已经毕业学生调查问卷情况的反馈: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被调查者普遍反映缺乏会计实战能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认为审计学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较差,建议增加审计学专业实验课。此外有85%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应和其他专业之间形成相互渗透,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跨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现代企业对会计学科人才的现实需求。
  由于会计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强等特点,学校非常重视加强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从1988年建立了会计手工实验室后,陆续建立了ERP实验室、审计实验室等,开设了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计算机会计系统、会计模拟模岗实验等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等。从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来看,多以校内认知型、验证性实验为主,此外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和综合专业知识运用和操作的能力。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是以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为导向,开设实验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层次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落后
  在实践教学目标上各专业主导思想落后于实际需求,没有形成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机制。对学生的培养仍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导向,没有将专业教育、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合在一起。
  (二)在思想上“重硬件配置、轻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经费投入基本是用于购买实验设备和器材,实验桌椅等,但是对于实践教学模式、实验课程项目开发和设计投入研究经费太少。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依然是沿用十几年前的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依然停留在专业知识认知和操作技能层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不完整
  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畅,制度不健全,对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与理论教学管理难以融合。
  (四)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
  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分别立足于本专业,没有从学科建设和发展高度进行合理整合和优化。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验项目的设计更多地从各专业出发,缺乏从整个会计学科高度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进行合理整合。为顺应会计学科各专业适应时代需求,必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合理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真正达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新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发展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以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传统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进行重新定位。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以下十个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美国通用电气的K.普纳弗则认为创新能力应包括以下要素:独创性勇气、专门知识、宏观知识、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说服力、毅力、合作性等。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培养并不矛盾,而是将对学生人格培养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会计实践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建立多层次、各专业立体交叉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科学地设计实践教学层次和环节,将实践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的目标紧密结合;将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应聘岗位结合,为提高学生各项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创新能力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创新能力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应整合会计学科各专业现有的实践、实验课程,以会计学科整体发展为平台,打破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界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块
  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块的设计既要考虑能力培养,又要考虑各专业的技能要求特点。将实践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专业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等层次,分别设置基本认知实践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专业综合实践模块、社会实践模块、科研实训模块、创新实践模块等。
  
  1.基本认知实践模块:包括验证性、认知性、观察性实验,培养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如计算机操作实验、会计核算循环认知实验;业务流程观摩实验等。
  2.专业技能实践模块: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各项实验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实验、帐套设置和引入实验等。
  3.专业综合实践模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综合胜任能力。如会计综合实验、计算机综合实验、实习基地实训、毕业实习等。
  4.社会实践模块: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适应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认识实习、参观企业、社会调查等。
  5.科研实训模块:通过课程论文、课程案例分析报告、学年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等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基本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6.创新实践模块: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如ERP沙盘模拟实训、用友ERP沙盘赛、企业竞争模拟赛、创业设计赛等。
  (二)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能力导向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和项目设置、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等内容。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实验课程、项目的合理设置是前提;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方法是中心;实践教学管理是基础;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是重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手段。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外实践和校内实验两个环节。其中校外实践环节通过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参观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等,体现为学生认知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校内实验通过厘清学科基础课、核心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与实践教学以及能力培养的关系,合理设置以会计学科为平台的跨专业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
  (三)创新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
  除了采用传统的手工模拟、财务软件操作等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岗位模拟教学法,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方法,将沙盘实训、决策模拟竞赛纳入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沙盘实训是实践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通过学生模拟企业经营的场景,从资源的有限性出发,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策划企业运营方案,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在实践中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综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举办决策模拟竞赛是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个创新。通过实战让学生了解企业产品设计、部门决策、客户需求、材料采购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利润的影响,体会财务会计部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熟悉为企业管理层作出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和途径。
  (四)完善会计实践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建立以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督导、评价标准、信息反馈为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
  1.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各种实践教学中关于教学计划和实践指导书、实践教学报告等教学文档并指定专人进行归档整理,作为学科发展的宝贵资料。
  2.教学督导管理。学院建立实践教学督导制,制定教学督导的具体方式,并由小组负责对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应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两部分。通过科学设置相关评价指标,根据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对实践教学主体和客体就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实施效果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4.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实践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反馈,一方面可通过对在校学生就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效果进行满意度调查;另一方面要对毕业5年内的学生以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反馈调查,将其结果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向来生,马曰坚,崔静.关于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6).
  [2] 王福英,林艳新,侯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