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巴菲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恒明
只要一提到德鲁克的名字,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这一次,全世界的投资者都竖起了双耳,努力辨清《滚雪球》一书传递出的巴菲特的声音。
如果不做慈善,2006年捐出几百亿美元成为全世界最慷慨的人,巴菲特或许还算不上全美的名人,在40多万人口的奥马哈可能都打听不到他公司的所在地;如果巴菲特不是早已承诺捐出亿万家财,2008年,以极优越条件八股美国顶级企业高盛和通用电气时,他一定会非议缠身,被认为占尽了那些陷入绝境公司的便宜。
最大胆的假设就是,巴菲特2008年之后的运气不会那么好,他的一系列决策将把“股神”这一荣誉的气泡吹破。但是这些假设是不成立的,巴菲特的成功不是侥幸。
巴菲特在中国的知名度或许超过美国,几位到奥马哈朝圣的中国投资人说,在40多万人口的城市奥马哈,你不一定能打听得到巴菲特公司的所在地,在世纪捐助之前,甚至你打听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城市有个叫巴菲特的名人。
有人说,普通美国人不会太在意那些富人们,像巴菲特这样的富人有很多,在每个行业都有帝王式人物。不过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华尔街许多帝王式人物的故事要被重写。那些英雄们的传记,昔日辉煌企业的传记,都要被扔到废纸篓里,都要被烧掉。但巴菲特不会,他的神话还将续写。他的传记书也不会被扔掉。
今日很多公司走到了破产的境地,《滚雪球》作者施罗德提醒说,是因为这些公司的高管们没有倾听巴菲特。
巴菲特首创的新词“定时炸弹”(time bombs),可以追溯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2年的股东报告中,巴菲特提醒说他们疯狂的扩张,可能会“引发金融灾难的连锁反应”。很遗憾,没有人仔细听,正如施罗德所写:“在2008年春天的混乱之中,巴菲特坐在那里,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所思考的价值和风险一直都没有改变,总是有人在说规则已经变了。但是,他说,只有短线投资,你才可以这么认为。”
湿雪,指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投入能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长坡,指的是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而巴菲特似乎总能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巴菲特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敢相信,认为这只是侥幸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
巴菲特成功的要决是“专注”。施罗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
施罗德历时5年,潜心研究各种资料包括以前从未公开过的档案文件,为读者描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巴菲特,他执著,痴迷,幼时备受母亲打击伤害,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一个小孩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得到那些东西。
是的,在《滚雪球》一书中,你还能看到生活中的巴菲特,他的诸多生活以及绯闻女友之类的故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1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