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玉兰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一定“经营”期间的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高校具有特殊性,在制定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紧密结合其运作特点,遵循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相协调、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相补充的原则。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高校绩效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实现评价、激励、促进三大功能。根据前期研究成果中构建平衡记分卡的思路和做法,本文从社会、财务、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高校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体系。在具体指标的确定上,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一、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社会维度评价体系中社会维度方面的评价指标,引导高校把以社会需求为驱动的战略分解到具体的院校运作体系中。高校面对的顾客群体包括学生、政府、用人单位等,既要满足学生对教育服务的要求,也要满足政府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只有其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感到满意,高校的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被社会所接受。对于高校而言,其社会维度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即一般社会影响、服务绩效和政治绩效三个二级指标。其中服务绩效可以从就业、教学和科研三个方面考察,而一般社会影响和政治绩效分别用社会影响和市级以上人大、政协代表、民主党派主委以上人数两个三级指标进行具体评价。
  (二)财务维度高校大量的事业活动都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但由于高校产出的结果也是以资源的投人为基础和前提,尽管其来源的用途是消耗性的。使用的结果是非补偿性的,投入产出的关系是间接的,但财务指标综合性强的特点同样能够说明学校整体管理绩效的好坏。因此,从财务角度全面系统地评价高校的最终实绩和运行效率,可以突出有限的评价目标,促进高校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财务维度下仍然设财务制度和财务指标两个二级指标,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设财务制度规范健全程度、事业支出年增长率、经费收入与经费支出比率、资产负债率、三年资本积累平均增长率、三年收入平均增长率、发展性支出占总支出比率等三级指标。
  (三)过程维度高校是通过教学,科研、后勤和产业等活动,来创造价值的组织。而这些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业务流程来提供的。在业务过程的执行力方面,高校的重要内容应体现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各种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有效性。而对于业务流程的内部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学校内各个部门对管理部门的满意度、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各环节质量标准、工作规范和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完善性、管理机构制度的健全性以及员工满意度方面指标来衡量。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在人力资源日益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员工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即学习与成长在高校业绩评价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评价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评价高校学习与成长能力方面,可以从组织的成长能力和个人的成长能力两个角度展开,前者可以用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省级以上师德先进个人数量、校领导的核心能力等衡量;后者可以用教师平均培训费用以及院士和长江学者人数等指标来衡量。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建立高校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计指标体系如表1:
  
  二、高校绩效评价指标释义及数据的获取
  
  (一)个别指标释义具体包括以下指标:
  (1)总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及其他收入等。
  (2)教学经费:包括本专科生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设备(低值易耗品)费支出。
  (3)三年资本积累平均增长率:体现高校资本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用[(当年年末净资产总额÷三年前年末净资产总额)-1]×100%表示。
  (4)三年收入平均增长率:表示收入连续三年的增长情况,体现高校的持续发展态势和扩张能力。用[(当年收入总额÷三年前收入总额)-1]×100%表示。
  (5)就业率:被评价学校当年的一次就业率。
  (6)教学成果:省部级以上教学类获奖数。包括教学成果、精品课程、名牌专业、优秀教材、教学课题、学科竞赛获奖等。
  (7)科研成果: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数、科研成果(获奖)数、核心以上论文数等。
  (8)社会影响:基础分+学校层次分。
  (9)事业支出年增长率:本年事业支出增长额÷上年事业支出×100%。
  (10)经费收入与经费支出比率:经费收入÷经费支出×100%。
  (1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2)发展性支出占总支出比率:(基本建设支出+设备投入支出+重点学科建设支出)÷总支出×100%。
  (13)博士点和硕士点数:博士点数量×3+硕士点数量。
  (14)教师人均培训费用:年度教师培训费用÷教师总数。
  (15)省级以上师德先进个人数:省级以上师德先进个人累计人数(国家级一人计3分,省级一人计1分)。
  (16)院士、长江学者数:院士数×3+长江学者。
  (17)人大、政协代表、民主党派主委以上人数:直接引用实际人数。
  (二)定量指标赋值多数定量指标可以根据调研的实际数据进行运算,个别指标需要在实际数值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赋值和赋权重。对此,可运用德尔菲法,请10位专家对相关指标确定数值和权重,经过这样处理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1)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获奖方面。国家级一项计-3分,省级一项计1分。(2)科研成果方面。国家级科研成果一项计3分,省级科研成果一项计1分;论文被各大期刊检索的计3分,其他核心计1分;权重分别为3、5、1。(3)社会影响方面。基础分:全国招生为30;省内招生10。学校层次分=学生规模分×学校层次系数,其中学生规模分:10000人以下为10分;10000-20000为20分;20000-30000为30分;30000以上为40分,学校层次系数:211、985院校为4;211或985院校为3;普通一本院校为2;其他为1。
  (三)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得定性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对每一个定性指标确定考察的细化指标,设计五级里克特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见表2。表中,重要程度指在三级指标下的每一个评价指标相对于该指标下其他评价指标对该二级指标的影响程度。评价尺度为每一项评价指标的得分,采用5分制,1代表最低,5代表最高。如“其他各部门对管理部门的满意度”指标。五级评价尺度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4、3、2、1分。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获得数据,根据重要程度项可以计算该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根据评分尺度计算各三级指标的得分。
  
  三、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与权重计算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按照表3的

形式设计调查问卷,由专家确定相关数据构造判断矩阵。进而计算指标权重。
  表中,bij是对于Ck厕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示,通常bij取1,2,3,…,9及它们的倒数。其含义为:
  bij=1,表示Bi与Bj一样重要,bij=9。表示Bi此Bj极端重要(绝对重要),从1到9重要程度逐渐增加。
  此处以财务维度指标为例,说明指标权重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
  第一步,对于财务指标下的若干个三级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可以构造如表4:
  第二步,对于其上一级财务维度下的各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构造如表5。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计算指标权重可以通过AHP软件完成,以减少重复繁琐的工作量。
  通过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见表7。
  
  四、高校绩效评价平衡记分卡应用体系的使用说明
  
  (一)方法的适用范围由于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本评价方法的结果会因被评价单位的数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结果,但顺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本评价方法更适合为各单位的绩效进行排序。
  (二)评价误差的控制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采用调查问卷进行打分,由于样本规模受限以及被采样人员所从事具体岗位的差异等原因会导致评价结果产生一定误差,这种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样本容量、平均分布被抽样人群等方法来减小。
  (三)专家的选取问题高校绩效评价研究中,专家法是确定权重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专家的选取非常重要。基本选取原则是专家要有专业性、有代表性。如选取的专家从层次上看,既包括高校主管部门,即外部专家;又包括高校内部人员,即内部专家。同时,内部专家又包括处级以上领导、一般行政人员和普通教师等。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合理有效的奖惩等激励机制是业绩评价的目的和巩固评价结果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要注意客观、公正、有效。事实上,评价是激励的依据和基础,而激励则是评价的目的和归属。
  高校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考核目的,对所属高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具体应用,如:作为调整高校财政支持力度和单位工资总量的依据;确定对下级部门的奖惩情况;作为对下级部门主要管理人员聘用和制定薪酬的主要依据;作为调整本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发展战略和核定机构编制指数的依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6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