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用失误简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成因
摘要:论述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分类和成因,并由此针对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谈谈如何在以后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语用学(Pragamties),研究语言的应用和语言的交际,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语用学现已成为语言研究的主流,是语言学中富有生气的研究领域。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是指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说话不合适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何自然,1997:226)。也就是“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适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说来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美的交际效果,这样的错误叫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严重妨碍交际,甚至造成误会,使场面无法收拾。语用失误多发生在外语学习者身上,造成他们语言使用不当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托马斯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出现发音、用词或结构错误都是表层的错误,最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但如果没有按照英语的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被误认为是“不真诚,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1983)。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由于我们的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很少,在与英美人的实际交往中,会很自然地将我们的语用规则、交际模式和文化习俗套用到英语中去,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语用失误。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成两类,一类是语用语言失误;另一类是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是指由于人们对话语言外之意的误解造成的失误,而后者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
一语用失误
1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根据托马斯(Thomas,1983)的观点,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 failure)就是说话人所说的英语不符合操英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法;或者不懂得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言习惯套人英语中去。即说话人将本族语对某一词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如果说话人用词不当或使用歧义,听话人会误解说话人的意图(the speaker’s intention)或所指的范围,造成语用失误。这只是一种语用语言失误;另一种语用语言失误上指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或说话人未能清楚地表达他的言外之力。
例如:在步行街上,一位美国人向对面走来的一位中学生说,“Excuse me.Where Call I wash my hands?'’中学生非常热情地将他带到一处水龙头边,请他洗手。这使得美国人很尴尬,因为他不是想要洗他的手,而是想去方便一下。但是中学生对这句英语的意思只理解为字面翻译“请问,我能在哪儿洗一下手?”很明显,这位中学生在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际过程中,对英语语言国家的生活习惯用语了解太少而造成误解。
再如:外籍教师在请一学生帮忙后说:“Thank you.”学生说:“It’smy duty to do so”中外双方说话人共同理解“Thank you.”是表示感谢。但是学生错误地理解了“duty”一词的含义。“duty”在英语中指某些“不得不尽的职责”,如服兵役、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duty)。“It’s my duty lodo so.”是用于汉语环境下恰当的言语行为,在汉语中这是谦逊的答礼。外籍教师可能认为学“duty"一语违背了交际准则,即关联准则,而另有他意。既然说这样做是你的本分,那你也可能并不乐意。其含义可能是:不用谢,我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因为我是学生,你是老师。
当然,“这种语用失误源于对目的语的不熟悉,没能掌握目的语。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语用失误往往不会产生太坏影响。即使冒犯了对方,对方也能理解,因为对方知道,这种失误不是有意的(何自然,1995)。”
2社交语用失误(soclopragmatlc failure)
如果说语用语言失误是语言障碍所导致,那么社交语用失误则更多属于文化障碍所造成的。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说话人双方的身份、会话、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社交语用失误主要发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多出现在谈话的一方不是使用母语的情况下,谈话双方对“礼貌”、“含义”的观念价值不同,从而影响说话的分寸。“社交语用失误表现在说话分寸上,是由于说话双方的文化背景而引起的(何自然,1995)。”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一些例子,像询问英美人的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一些私事。这些语用失误虽属社交语用失误,但都表现在语言上,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中国文化中,礼貌总和谦卑紧密相联,说话人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上向对方以示礼貌(屈延平,1991)比如:恭请、愚见等。而说英语的本族人更多地使用语气词来表达礼貌。
例如:一位美国人对一位中国女士说:“Your skirt is verynice.”这位女士答到:“Oh,just SO-SO.”这里的语用失误在于:听者会认为这种答话暗示着答话人在嘲笑说话人不懂衣服样式的好坏,缺乏审美观和鉴赏力(邓炎昌,1981),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对说英语的本族人的祝贺或赞赏,我们应以“Thank you”来回答。在中国文化中,当受到别人祝贺或赞扬时,人们常遵守谦逊准则,用“过奖(You flaRer me)”、“惭愧(I feel ashamed)”类的“自我贬低的词语”来答应,甚至用否定词来回答。但在英语中这样做就很不得体了。在英语里面别人对你赞美,你就应该接受。
再如:每次开始上英语课时,学生们会齐声说“Goodmorning,teachen”大多数学生(甚至个别老师)都会把汉语的“老师”译成teacher来称呼老师,并没有意识到“teacher”是表示一种职业,不能用作称呼语,也不表示尊称。用“teach-er”(或teacher+姓)称呼对方就象用汉语中表示职业的“张农民”、“王清洁工”来称呼对方一样别扭。这就是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规约上的差异。
语用失误也有许多情况是由于不了解英语中某些委婉
语和禁忌语所造成的。有些词语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应避免使用。例如:用pass away表示死亡代替die,用senior表示老人代替elderly people,用plain表示人长得丑代替ugly,这样可以避免某些词语引起的不快。另外,讲英语的人很重视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私事。对大多数英国人和美国人来说,打听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的年龄是不得体的。此外,对他人的年龄大小。收入多少,是否已婚以至体重、政治倾向等情况也不宜过问,否则便是失礼。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说话时应避免提下列问题:“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0 you cam each month?/Areyou married?"。例如某外籍教师每次去英语角的时候,都有学生问“How old are you?”,在她回答了:“I'myoung.”之后,仍有人追问她的具体年龄,她感到既困惑又窘迫,常常不知所措。当她得知这些学生只是想为了避免冷场而打开话题,并不是刻意去打听别人的隐私时,这位外教才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和不解。
需要指出的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类语用失误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由于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在语言的实际运用时要严格地区分二者是很难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Thomas,1983:109)。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两类语用失误的区分,由于说话的环境不同,双方说话的话语意图以及对对方话语的理解程度和情况都有可能不一样。因而从一个角度看可能是语用语言的失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是社交语用的失误。
二
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引起语用失误的原因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通常是由于外语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不符合本族语人的语言习惯或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而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不了解或忽视会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引起的(洪岗,1995a)。
语用语言失误基本上是语言问题,是说话人使用了不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或者不懂目的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用目的语;这是一种“语用迁移”现象。语用迁移指的是外语使用者在使用目的语时受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套用母语的语用规则的现象。例如在英语初学者中常见这样的错误,比如中文意思是:“杰克,我明天去你家好吗?”大多数学生会说:“Can I go to your housetomorrow,Jack?”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却说:“Can I come t0 yourhouse tomorrow,Jack?'’因此不能简单地理解背诵“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的英语儿歌。
而社交语用失误则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文化背景差异不自觉地运用本民族的社交准则、价值尺度去理解、评判西方文化,因而影响语言使用的失误,它涉及到双方的身份、地位、话题、熟悉程度等。例如一位中国教师很热情地和一位久别的外籍教师打招呼:“HeUo.Haven’t seen you for ages.You haven’t changed at all”没想到这句话令这位外国朋友很不高兴。因为美国人崇尚变化,他们会把“一点没变”理解成“没有进步,没有发展变化”,而绝对领会不到会有“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精神。”的言外之意。
一般来说,中国的外语使用者大多是在学校的教学中获得的外语知识。过去,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常常重视语言知识及技巧的掌握而忽视了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下的不同运用功能。由于教和学的原因,中国学生倾向于忽视语境,把一定的语言结构等同于一定的语言功能,比如把陈述句等同于事实的陈述或状况的描述、把问句等同于提问等等。而外语教师忽略了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他们主要强调语言本身的学习。因此,许多学生说出来的外语句子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是不合时宜。学习外语的学生甚至连教师都不知道在某些场合下怎样与外国朋友进行交谈,因为对外国的文化、习俗、社会价值观念等了解太少。
三
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语言,文化也不能存在。离开了文化背景,语言就不能完全明白。没有文化,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文化的发展也能促进语言的发展。学习语言,事实上是不能与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分开的。在跨文化语用方面,应系统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对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用差异作系统的对比分析。日常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语用失误,一般都是由语用知识的匮乏导致的,当然也与语言教学在方式、方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上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减少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应是我们英语教学中加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固然是根本,但尤为重要的是要使外语真正成为学生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我们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略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略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因此很容易出现“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的表达方式,即“Chingllsh”,被戏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逐步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我们教师可以开设专题讲座,讲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价值观念等,还可以多给学生放一些外国电影、录像,给他们推荐一些外国文学作品,让他们从中了解一些自己所学的外语的文化背景。当然,我们学英语的学生应尽量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朋友交谈,这是了解他们文化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教学中高度重视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还能帮助学生在语用语言方面、社会语用方面、跨文化语用等方面出现语用失误的概率大为减少,从而也可以把语言的教与学过程从被动、消极的吸收转变为积极、能动的运用过程。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文化知识,他们才真正懂得英语单词的含义。例如到车站或机场去接外国朋友,见面时如果说“I’ve been waiting for you for a longtime.”就会使别人感到很不高兴,尽管这个句子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听话人会认为你是在埋怨等的时间太长,是在表现不耐烦,此处正确的表达法应该是:“I’m 80 pleased to 8eeyOU"或:“How was your trip?”因此要培养学生逐步获得“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和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讲什么和不讲什么”的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把语言结构和实际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然,交际的主体有着各自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冲突也是自然的。文化价值观念及其行为给不同民族间的交际设置了种种障碍和陷阱。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说话人除了具备必要的语言知识还取决于对非语言环境和背景知识的掌握,取决于了解和应用一系列语用原则。要使跨文化言语交际畅通无阻,要使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和沟通,就必须了解文化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样才有助于交际双方的跨文化言语交际,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理解并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习俗和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陈治安,刘家荣,文旭.语用学:语言理解、社会文化与外语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桂诗春.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研社当代语言学丛书,2002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余泽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J].重庆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6]张琛权.论英语语用失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
[7]赖恒静.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J].渝州大学学报,1997
[8]朱静.语用朱误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6.07(上半月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7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