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4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作为本研究探讨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全部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人数为42例。其中,对A组患者采用单纯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低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7.6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发现,相较于A组患者,B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76%,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能在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同时,促进其口腔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 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治疗;正畸;口腔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199-01
牙周炎属于临床口腔科中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疾病之一,该疾病会对患者牙周组织与牙龈组织造成侵犯,且在病症早期的症状表现不具有明显特异性。根据相关医学临床研究资料显示[1],引发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包括:牙齿排列不齐、细菌侵袭以及牙齿畸形等。在牙周炎病症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臭与牙龈出血等表现,若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牙齿畸形,当炎症经过牙龈扩散到牙槽骨与牙周膜时,便会逐渐发展为牙周炎,严重者甚至出现牙齿自行脱落的情况。牙周炎不仅对患者咀嚼功能与面部美观造成了影响,同时还可能使患者引发某些疾病,对广大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现阶段,临床针对牙周炎患者主要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但诸多实践表明[2],该手术方法在单独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随机抽取84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作为本研究探讨对象,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探讨对象资料与方法
1.1 探讨对象的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84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作为本研究探讨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全部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人数为42例。84例患者中包括男性38例,女性46例。A组患者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51.71±7.33)岁;B组患者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51.72±7.36)岁。纳入标准:(1)本研究所用治疗方法与研究方式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3)经过各项检查结果显示为牙周炎患者;(4)经检查结果显示,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2)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通过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发现,P>0.05,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可展开进一步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84例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进行常规消炎治疗,并使用过氧化氢对炎症局部位置进行充分冲洗,同时在牙周袋内涂抹盐酸米诺缓释凝胶。
对A组患者采用单纯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结合患者实际的病情表现,对其给予根面平整术、咬合关节调节以及龈下刮根术等治疗。针对骨丧失状态严重的患者,应给予牙周翻瓣术进行治疗,并在牙周缺陷的位置填入人工骨,随后缝合。在该过程中应将邻近牙槽嵴的边缘作为分界线,之后再对受损牙龈展开清理。
B组患者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利用固定矫治器贴合患者牙面对弓丝以及托槽进行调整与弯曲,通常情况下,矫正时间为1年,在此期间应叮嘱患者定期返院进行牙周维护,并对其咬合关系展开调整[3]。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1)治疗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并未发生临床不良反应;(2)治疗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有效控制;(3)治疗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总例数*100%。牙周指标主要包括:GI(牙龈指数)、PLI(菌斑指数)、SBI(龈沟出血指数)、PD(牙周深度)、BOP(探诊出血率)。
1.4 统计法分析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统计处理,计数資料用“[例(%)]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对比两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低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7.62%,(x2=4.9737,p=0.02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观察对比两组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A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分别为:GI(0.77±0.17)、PLI(1.35±0.77)、SBI(1.99±0.41)、PD(3.24±0.30)、BOP为16.67%(7/42);B A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分别为:GI(0.44±0.09)、PLI(0.82±0.25)、SBI(1.82±0.33)、PD(2.78±0.22)、BOP为2.38%(1/4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发现,相较于A组患者,B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2.3 观察对比两组牙周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42例牙周炎患者中,出现2例切口裂开、3例牙龈水肿、3例牙根敏感,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B组42例牙周炎患者中,出现0例切口裂开、1例牙龈水肿、1例牙根敏感,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討论
牙周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感染性口腔疾病,其主要包括坏死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以及慢性牙周炎等,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局部出血、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以及牙槽骨高度降低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很可能出现牙齿脱落的情况[4]。目前,临床针对牙周炎患者主要给予去除病因、常规消炎止痛以及恢复骨行等治疗方式完成治疗。其中,对患者给予正畸治疗能够促进其牙齿咬合关系的有效恢复,在增强牙周组织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美观性,以此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根据相关医学临床研究结果显示[5],对牙周炎患者给予正畸治疗,能够实现对局部因素的有效改善,这对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低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7.6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标水平发现,相较于A组患者,B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76%,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能在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同时,促进其口腔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艳红.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51.
[2] 林尤群.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3):100-101.
[3] 张志春.牙周组织再生术配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短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2):162-163.
[4] 马学燕,朱杰.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1):80-81.
[5] 孙煊霞.牙周炎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0):53,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3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