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分期治疗58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采用针灸分期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期间于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医院接受周围性面瘫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案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分期实施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症期的治疗有效率远低于其他各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残疾程度,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分期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1-0057-02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面肌瘫痪疾病,主要是由非特异性面神经炎症导致患者面部表情肌群出现障碍,进而表现出以口眼歪斜、面颊动作不灵敏等症状,如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面肌痉挛等后遗症,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而从大量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2]。由于周围性面瘫在不同分期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笔者对周围性面瘫实施针灸分期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期间于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医院接受周围性面瘫治疗的116例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相关诊断标准[3-4]。将入选的11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5±8.2)岁,病程3-184d,平均(93.5±30.2)d,其中23例急性期、19例稳定期、11恢复期、5例后遗症期;对照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5±7.9)岁,病程4-182d,平均(93.0±30.3)d;其中21例急性期、18例稳定期、15恢复期、4例后遗症期;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3]和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4]确定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患者主要以口眼歪斜为临床症状表现,面部的一侧肌肉存在瘫痪、板滞、麻木,眼裂变大且露睛流泪,口角歪向健侧且下垂,额纹消失或变浅,鼻唇沟变浅,患侧无法进行蹙额、闭目、鼓颊、皱眉以及露齿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3-4];年龄≥18岁;首次发病,均为单侧面肌麻痹;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脏器疾病的患者;继发于其他疾病出现周围性面瘫患者;患有智力障碍及精神病患者;面部存在严重外伤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取人中穴、攒竹穴、迎香穴、丝竹空穴以及阳白穴作为施针穴位,常规消毒后施针,得气后需要留针30 mim,每日1次。1个疗程为7 d,间隔5 d后实施下一个疗程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分期疗法,共分为4期,急性期为发病1周内,稳定期为发病1-3周,发病3周-3个月为恢复期,病程在3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①急性期:针灸以多穴位浅刺为主,取风池穴、下关穴、地仓穴以及颊车穴,留针时间为15-20min。②稳定期:针灸以透刺为主,取穴为四白穴、阳白穴、合谷穴、攒竹穴、太阳穴、翳风穴以及承浆穴;依据急性期浅刺深度,适当增加针刺深度或选择直接透刺的方式,留针时间在30min以内;③恢复期:结合局部及远端穴位,以透刺为主,温和施针,在稳定期取穴基础上配以迎香穴、太冲穴、禾髎穴,留针时间在35min;④后遗症期:针灸以局部直刺为主要特点,取百会穴、足三里、三阴交以及印堂穴,留针时间为40min。所有患者治疗均为1次/d,一个疗程为7d,间隔3 d实施下一疗程治疗。2组均连续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FDI量表评分及观察组各针灸分期的治疗有效率。
1.6 疗效标准[6]:面部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神经所有支配区的功能均恢复至正常,FDI评定躯体功能≥20分及社会功能10分为痊愈;面部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神经所有支配区的功能均基本恢复至正常,15分≤FDI评定躯体功能评分<20分,10分<社会功能评分≤15分为显效;面部的临床症状好转,面神经所有支配区的功能好转,10分≤FDI评定躯体功能评分<15分,15分<社会功能评分≤20分为有效;临床症状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甚至出现进行性病变为无效。
1.7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对研究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中的所有计数资料均选择n(%)表示,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所获取的结果分别用χ2以及t进行检验。若获取的P值<0.05,则进一步证明了2组间所存在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2組患者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见表2。
2.3 观察组分期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我国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属“痹症”、“中风”,认为发病的病机是患者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阳明、少阳经等面部经络易遭受风邪乘虚侵袭,进而导致经脉的经气不畅、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使面部神经无法对相应的肌肉运动发挥支配功能而出现面瘫[7]。
从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针灸治疗面瘫的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有效发挥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温通经络以及温补中气的作用,并且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针灸具有扩张局部血管的功效,可使局部缺血水肿的症状得以有效消除,对周围神经损伤、变性均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8]。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FDI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针灸分期比单纯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加优良。究其原因,中医治疗主张辨证施治,依据不同分期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急性期患者,处于病变早期,病邪主要停留在表络,正虚邪实,所以主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疏经通络、祛风散寒,且以浅刺为主[9]。取风池穴、下关穴、地仓穴以及颊车穴合用,可发挥疏通经络、疏散邪气的作用。稳定期时应以激发经气,促进邪气排出,所取的四白穴、阳白穴、合谷穴、攒竹穴、太阳穴、翳风穴以及承浆穴,诸穴合用可发挥通经活络、益气明目、行气活血、祛风解表以及激发经气的功效[10];恢复期时,患者体内的邪气大部分已经得到排出,而病在经筋,邪气入里以及纵缓不收,所以气血调和以及温通经络为治疗原则;稳定期取穴基础上配以迎香穴、太冲穴、禾髎穴可有效治疗经筋迟缓造成的鼻唇沟变浅、唇吻[XC20080118.tif]斜以及上唇功能障碍;后遗症期,病入经络,气血亏虚、经气阻滞以及正虚邪恋,所以在此时期取百会穴、足三里、三阴交以及印堂穴可发挥疏经通络、扶正祛邪以及益气活血的功效[11]。而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后遗症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低于其他分期治疗效果,主要是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神经水肿以及神经受压程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尽早对患者施以正确的良性刺激量,可有效发挥疏通经络的功效,进一步加快邪气外出,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韩志敏.针灸联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面瘫临床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63-64.
[2]郑美华,叶婷,王广武.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58-60.
[3]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70.
[4]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5-337.
[5]陈晓琴,李瑛,邙玲玲.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7):613-615.
[6]季文玲.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219-221.
[7]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等.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47-348.
[8]邢金云,任秀梅.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25-28.
[9]贾莹梅,高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8):1147-1149.
[10]张印,邓媛,刘玎.针药结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8):1894-1897.
[11]王兵,杨金洪,陈枫,等.不同中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J].中医杂志,2017,58(22):1929-19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5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