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92株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患者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方法:对2017年1-12月期间449株铜绿假单胞的临床分布及分离自痰液的菌株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VITEK2-compact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对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对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及该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铜绿假单胞菌449株,痰液是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来源(292株)占65.03%,其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妥布霉素耐药率最低为6.85%、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53%和7.88%,耐药率≥90%的抗生素分别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复方新诺明、头孢替坦。结论: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性形势严峻,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严格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24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075-01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细菌的变异,细菌耐药性和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日益严重[1]。监测各种致病菌的耐药性是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的重要前提。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解銅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探讨减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回顾性分析2017年度我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福建省老年医院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共分离出449株铜绿假单胞菌。
  1.2 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操作,进行常规培养分离病原菌。
  1.3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VITEK2-compact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
  1.4 统计分析 利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中的数据储存系统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标本分布 44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292株分离自痰液占65.03%,85株分离自尿液占18.94%,46株分离自支气管分泌物占10.24%,12株分离自全血占2.67%,12株分离自其他标本占2.67%,2株分离自脓液标本占0.45%。
  2.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292株分离自痰液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见下表。
  3 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我院患者分离的449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292株)占65.03%,提示呼吸道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易感部位,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根据上表可知,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较为严重。其中,耐药率大于90%的有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上述情况表明以上药物不适用于经验性用药。氨曲南是单环β-内酰胺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但从本次分析结果显示其耐药率为95.55%,对于治疗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己不宜做为经验性用药;29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与国内报道差异较大的是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是高达57.88% 、56.16%,说明氨曲南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明显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对该类抗生素敏感性高,但本次分析结果显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耐药,这可能与该地区抗生素滥用和不规范使用有关。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3.01%、7.83%;对治疗呼吸道感染有着较好的疗效,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临床分离的大多数病菌包括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效果独特[2],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53%、6.85%,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表现出来的高敏感性对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指导意义。
  目前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性形势严峻,医院应加强对耐药菌株的监测和抗生素使用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药物,从而达到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诸葛爱武, 顾健民, 王小贤.住院患者痰培养病原菌菌谱与耐药性分析.医药导报, 2009, 28(6):796-798.
  [2] 贾德武,赵卉.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J].安徽医药,2001,5(3):172-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4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