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及效果评价。方法:对我院治疗的56例呼吸衰竭患儿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2018年5月,采取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分配56例患儿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工机械通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护理人工机械通气对小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7.8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对于观察组小儿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为7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呼吸衰竭实施人工机械通气护理方法有助于帮助患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字】: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2
  人工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呼吸衰竭患儿的重要治疗手段,帮助患儿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患儿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症状,确保患儿镇静剂的安全使用[1]。人工呼吸通气作为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能有效帮助患儿给予自主呼吸不足提供支持,改变自主呼吸中二氧化碳残留,减轻缺氧症状的出现。本次研究选取我院的56例呼吸衰竭患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56例接受呼吸衰竭治療的患儿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患儿的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2018年5月,患者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3)岁,其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7例。将56名患儿随机分配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和均衡性。
  1.2 方法
  首先,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首先为患儿创造清洁、安静、温馨、安全的病房环境,保证患儿在舒适的条件下接受治疗,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每天测量患儿的体温、心率、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人工机械通气护理干预治疗:①插管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鼻气管插管前首先使用生理盐水对患儿的口鼻腔、咽喉内的分泌物吸取干净,预防感染。等到插管成功后,测量气管在外显露的长度,同时进行X线片检查,协助主治医师将导管固定于正确的位置,并做好每天的记录工作,定时监测患儿的临床症状,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避免发生问题,加强对护士的责任心培养。②呼吸道护理。在插管工作结束后,对患儿建立人工气道,保持上呼吸道的防御免疫工作,由于患儿在呼吸衰竭状态下上呼吸道无法发挥出空气过滤、加温防御的功能,极其容易感染外部细菌,因此必须对患儿实施吸痰护理,防止患儿由于痰液堆积阻塞人工气道。使用0.45%的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每次间隔5小时左右使用剂量为20ml的盐水湿化。注意在吸痰时遵守无菌原则,正确操作,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师。③机械通气机监测护理。机械通气30分钟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血气分析的监测力度,观察通气呼吸机的频率是否符合患儿的病情发展,准确保持患儿的PH值在7.35~7.45之间,血氧分压需控制在90~100mmHg之间,动脉血二氧化碳需稳定于35~45mmHg水平间,如果患儿的临床情况稳定,能够自主呼吸并且排痰有力时,可以调节人工机械通气机的参数或者成功脱机不需再次插管。④并发症预防护理。护理人员为保证患儿皮肤表面的光滑,需要每天擦拭患儿的身体,更换干净的衣物,预防细菌感染,及时对穿过的衣物进行清洗消毒;为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引发肺部感染,保持患儿半侧卧休息,预防压制伤口感染细菌。使用生理盐水对患儿面部进行掩盖,针对无水状态下不能接触的位置进行无水清洁。对于留置尿管者需要及时更换尿袋,并做好尿道口护理,一日三次。为防止胃功能萎缩,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24内补充营养,防止因呼吸衰竭产生并发症。
  1.3 统计学处理
  将患儿的各项统计数据信息均导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用(%),采取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统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儿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小儿呼吸衰竭是儿科常见的综合性病发症,是威胁小儿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临床治疗中专家普遍提倡尽早使用人工机械通气对患儿展开救治,以便帮助患儿度过危险期,但是由于患儿自身年龄小,自身的呼吸道纤毛功能并没有完全发育完毕,自身对病毒的防御能力以及机体免疫系统还没有健全,所以使用人工气道会阻碍患儿纤毛功能的失水,破坏呼吸道的生理性,使得患儿湿化、过滤功能发挥不出来,最终阻塞呼吸道中分泌物的消化[3]。如果在人工机械通气中辅之以必要的科学护理方法,那么可以确保患儿呼吸道的顺畅性和湿化性,及时补充供氧充足,有利于排除患儿体内二氧化碳,最终顺利度过危险期[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于促进患儿的康复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振华.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36-237.
  刘春霞.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193-194.
  穆伦鸿.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应用价值[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8):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0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