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超声引导下行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研究

超声引导下行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行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25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开展颈脊神经后内侧支的阻滞治疗,应用C臂机进行查验。观察分析患者痛觉、温觉方面的改变(标准:症状改变或减退为有效,否则为无效)和VAS评分,讨论临床效果。结果:25例颈椎小关节患者共行穿刺68次,统计有效65次,无效3次。后续采用C臂机查验,穿刺准确率94.12% (64/68);与治疗前对比,各观察点的VAS分数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患者治疗后2 h有效率96.00% (24/25),15 d后有效率80.00%(20/25)。观察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均未出现血管内注射、硬膜外注射、局部血肿、神经功能性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给予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的方案,能显著改善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安全准确,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超声引导;颈脊神经;内侧支阻滞;小关节综合征;VAS评分
  现阶段临床上主要应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及小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案。该治疗方案的常规引导工具是CT及X线透视,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该引导工具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研究证明,引入超声作为辅助引导方式能有效提升操作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不过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研究仍处于尸体研究探查和志愿者研究水准。对患者的研究缺乏,因此其安全稳定性尚待讨论。
  本院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方案,有效提升了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体征平稳,优势明显,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1- 72岁,平均(44.35±14.27)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3.27±1.08)年;体格检查存在颈部活动范围明显缩小,围绕颈小关节局部压痛、放射痛。影像学检查确认颈椎退行性变化,多见椎体不稳、骨质增生等。患者均表现出颈项僵直、疼痛等临床特征[1]。排除凝血障碍、严重心肺功能病症,麻醉药物过敏及有脑梗死史患者。患者及家属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该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运用6- 13 MHz HD的线性超声探头,选取0.7 mm×80 mm穿刺针,通过超声引导后入路阻滞。先把超声探头和纵轴保持平行,依照颈椎棘突锁定节段的具体位置,调试探头确认小关节后将其90°旋转,使之和横轴平行。于探头的外侧端旁开约0.5 cm,消毒进针,并维持针体和超声探头长轴的平行,穿刺时确认超声图像可见穿刺针。靶点区域为内侧支跨越关节突的弯曲部。待穿刺点在靶点后,每一点分别注射0.5 mL 1%利多卡因,观察可见低信号液体向神经周围扩散。运用C臂机确定穿刺针的具体位置。
  参考标准:①阻滞后30 min有关皮肤部分的温觉、痛觉变化:有减退或消失为有效,无此反应则为无效;②穿刺准确程度:穿刺点靶点离C臂机设定点《5 mm提示穿刺准确;③对比统计穿刺前后2h、ld、lw、2w的VAS评分;④疗效判定:有效率=缓解数(疼痛缓解>50%)/总数×100%。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25例,共开展脊神经后内侧支观察72次,关节突、颈椎棘突等均能得到有效显示,其中内侧支可以被明确显影68次(94.44%)。其声像图在短轴切面上呈现为低回声弧形条索,长轴切面呈现为低回声的圆形结构。开展内侧支阻滞68次,完成效果较好,局部麻醉药扩散为低回声影。
  穿刺有效率、治疗有效率及穿刺准确率:所有68次穿刺中,有效65次,无效3次,穿刺成功率95.59%。治疗后2h有效率96.00% (24/25),15 d后有效率80.00%(20/25)。采用C臂机查验,穿刺准确率94.12%(64/68)。
  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7.28±2.23)分,治疗后2h、ld、lw、2w后分别为(2.21±2.01)、(2.62±1.71)、(2.47±1.65)分,与治疗前对比P均< 0.05。两组均未出现血管内注射、硬膜外注射、局部血肿、神经功能性损伤等不良反应。
   讨论
  颈椎小关节综合征一般是指颈椎位发生错位,通常称为小关节滑膜嵌顿。颈椎小关节综合征主要源于急性颈扭伤,致使滑膜嵌入小关节中,引起小关节位交锁或出现脱位,制约颈椎的正常活动[2]。临床多见患病后持续性剧烈疼痛,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表现为被迫屈身侧卧,情绪不稳定,肌肉过度紧张,担心他人触碰或其他活动,一旦咳嗽、外力震动或脊柱活动均会加剧疼痛。另外,滑膜上部的肿胀能给椎间孔的神经根造成刺激,形成放射性疼痛[3]。CT及X线透视引导治疗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常见,但其缺点为辐射伤害较大、性价比不高且操作程序较烦琐。应用超声引导具有独特优势,它能充分识别肌肉、血管、关节及骨性组织,对微小神经也能较好显示[4]。研究中,穿刺的整个过程维持了穿刺针处于平面以内,能观察到肌肉、关节、神经等,无须借助造影剂便能跟踪液体的扩散区域,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因为穿刺引起的并发症[5]。依据临床关于颈椎小关节导致的放射痛研究结论,在对应皮肤区域开展温觉、痛觉试验。共开展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68次,通过C臂查验64次,穿刺点靶点离C臂设置点<5 mm,距离5.9 mm1次,但仍实现液体注射。另外,通过C臂查验观察到不在内侧支水平3次,因而并未进行液体注射。阻滞后0.5 h,于相应区域应用针刺和酒精棉花实施痛觉温觉试验,结果有效。启用C臂机查验穿刺点具体位置,和设置点对比,反映超声引导下穿刺具有高准确性。本研究说明,治疗后各时间段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提示该治疗方案有明显镇痛功效。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对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行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有重大意义,它能有效缓解疼痛,安全稳定,不良反应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艳伟,孟爱霞.C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7):1157-1159.
  [2]胡勇文,戚晴雪,甄鹏超,等.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5):1061-1064.
   [3]杨俊,钟琼,付敏,等.CT引导下弯针脊神经后支射频术治疗颈椎轴性痛有效性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4):519-522.
   [4]杨国强,郭岩凤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6,37(5):380-383.
   [5]黃洪斌,季向荣,林忠凯,等.脊神经后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7,39(5):380-3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1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