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的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①50例患者中,11例(22%)完全缓解,21例(42%)部分缓解,15例(30%)稳定,3例(6%)进展,总有效率为64%(32/50)。②50例患者,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0)。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调强放射;价值
  【中图分类号】R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234-01
  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方案治疗,然而,术后病人容易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现象,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转移率达39%,此类转移患者,多数选择全身化疗配合中医或者生物治疗[1]。由于肿瘤的缓解期较短,缓解率不高,加上腹腔淋巴结位置较深,射线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后,容易引起放射性肠道损伤,进而对肿瘤放射剂量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常规放疗的整体疗效欠佳。我院选择于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诊的50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分析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的价值,现在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象,29例男性,21例女性,最小25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2.46±5.61)岁。疾病类型:7例食管癌,19例胃肠道肿瘤,15例肝胆肿瘤,9例胰腺癌。临床分期:9例Ⅲ期,41Ⅳ期。所有病例临床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确诊,放射治疗前,经腹部CT与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肿瘤直径最小1.5cm,最大6.4cm,平均(3.5±0.38)cm。治疗前,Karnofsky(KPS)[2]评分大于60分,均为单一病灶,排除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患者,排除合并有其他肿瘤、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精神障碍、耳聋哑巴、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本组50例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指导病人处于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螺旋CT扫描(间距设定3mm,层厚设定3mm),数据按照Dicom格式传输至放射治疗计划系统(ADAC)中,图像三维重建。基于此,临床医师勾画出危险器官,如小肠、十二指肠、肝脏、胃、脊髓以及肾脏等。根据ICRU50及62报告,明确肉眼肿瘤靶区(GTV),考虑到PALN于平静呼吸条件下可能发生小移动现象,GTV均匀外放1.0cm设置为临床靶区(CTV),且注意避开肾脏、脊髓等OAR。调强放射治疗共包括7个共面野,角度基本围绕靶区分布,且分布均匀,同时,根据靶区位置与形状,进行稍微调整,射野形状于BEV方向上适形于CTV,且外放3mm射野边界,即计划靶区(PTV)。输出能量选择6MV-X线,参考RTOG0225相关规定,决定处方剂量:①GTV,64Gy/29次,220cGy/次;②CTV,52Gy/29次,180cGy/次,5次/周。其中,95%等剂量曲线包绕GTV及CTV。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根据实体肿瘤疗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
  (2)观察患者毒副反应。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本组50例患者,通过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其中,11例完全缓解,占22%(11/50),21例部分缓解,占42%(21/50),15例稳定,占30%(15/50),3例进展,占6%(3/5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4%(32/50)。
  2.2 毒副作用
  50例患者中,1例厌食,1例腹泻,3例白细胞下降,2例血小板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0)。
  3 讨论
  如今,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的重要疾病,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一旦确诊消化道肿瘤,需尽早给予对症治疗。目前,大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而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腹腔淋巴结转移,属于晚期肿瘤的失败模式,影响腹腔神经丛,可引起持续腹痛、腹胀、腰背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radiation therapy)即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局部疗法[3]。调强放射治疗,即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其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遵照一定要求进行调节。调强放疗,基于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条件下,根据靶区三维形状以及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调节强度,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并不均匀,但是,相比三维适形,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更均匀[4]。调强放疗,通过适度调节肿瘤与正常组织剂量百分比,提升肿瘤靶区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剂量,增加肿瘤控制率,减轻对正常组织及危急器官的伤害。本文通过观察50例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情况发现,总有效率为64%(3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0)。
  综上,消化道肿瘤,若是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调强放射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緩解病症,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瑞忠,刘洪明. 消化道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治疗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78-81.
  [2] 张新良,王晓萍,丁巍,刘海,李金凯. 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3D-CRT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13):1039-1042.
  [3] 徐文静,刘德干,翟晨彤,解军. 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6,29(05):400-404.
  [4] 代晓强. 热疗联合化疗对胃肠道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疗效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27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