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在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
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患儿, 均进行超声波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
结果 50例患儿通过手术进行确诊, 其中12例肠梗阻、10例肠扭转、12例急性阑尾炎、4例胰腺炎、5例胆囊炎、7例消化道穿孔。超声波诊断的准确率为44%(22/50), 漏诊率为36%(18/50), 误诊率为20%(10/50)。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为80%(40/50), 漏诊率为14%(7/50), 误诊率为6%(3/50)。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波诊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2, P<0.05)。结论 对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患儿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 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非外伤性急腹症;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16
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一种非外伤引起的急腹症, 其特点主要表現为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难以诊断, 另外, 由于该病常发生于儿童身上, 儿童在发病的时候无法对自身的症状和病情表述清楚, 导致诊断难度加大[1],
因此, 为了能够提高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的诊断效果, 本研究对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患儿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 分析其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0月1日收治的50例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 女18例;平均年龄(7.32±2.31)岁。均为单纯的非外伤性急腹症患儿, 无其他并发症和精神症状, 且排除心、肾、肝等器官病变患儿。
1. 2 方法 首先对患儿进行超声波诊断。设备为德国西门子超声仪器, 型号为S2008-2XT。在检查腹部前, 首先使患儿需禁食8 h以上, 然后对相关仪器参数进行设定, 其中, 扫描参数设置包括: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250 mAs, 0.938的螺距与16×1.5 mm的准直器, 探头频率3.5 Hz。根据患儿的病情, 使患儿保持仰卧位, 扫描范围从隔顶到耻骨联合部位, 使检查部位暴露后进行扫描, 期间可应用非离子对比剂以及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扫描检查[2]。
患儿进行超声波诊断后, 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多层螺旋CT诊断仪器为西门子somatom Emotion。先对多层螺旋CT诊断仪的扫描参数进行设定, 电压设定为100~120 kV,
电流维持在120~140 mA, 同时对患儿的腹部进行3~5 mm的薄层扫描, 另外, 对仪器的螺距进行设置, 螺距为1 mm, 仪器的重建矩阵为1024×1024。患儿在诊断过程中采取仰卧位, 使腹部全部暴露在外, 并为患儿的其他敏感部位用铅衣进行遮挡, 如果遇到不配合的患儿, 需要使患儿服用浓度为5%的水合氯醛(0.3 ml/kg), 待患儿睡着后, 再进行以上操作[3]。
1. 3 观察指标 通过手术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确诊, 最终结果以手术和患儿的病理为准。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 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儿通过手术进行确诊, 其中12例肠梗阻、10例肠扭转、12例急性阑尾炎、4例胰腺炎、5例胆囊炎、7例消化道穿孔。超声波检出32例, 其中8例肠梗阻、8例肠扭转、7例急性阑尾炎、2例胰腺炎、2例胆囊炎、5例消化道穿孔, 检出率为64%(32/50);漏诊18例, 漏诊率为36%(18/50);误诊10例, 其中2例误诊为肠梗阻、4例误诊为肠扭转、2例误诊为胰腺炎、2例误诊为胆囊炎, 漏诊率为20%(10/50), 诊断准确率为44%(22/50)。多层螺旋CT检出43例, 其中11例肠梗阻、8例肠扭转、11例急性阑尾炎、3例胰腺炎、4例胆囊炎、6例消化道穿孔, 检出率为86%(43/50);漏诊7例, 漏诊率为14%(7/50);误诊3例, 其中1例误诊为肠梗阻, 1例
误诊为肠扭转, 1例误诊为胰腺炎, 误诊率为6%(3/50), 诊断准确率为80%(40/50)。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波诊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2, P<0.05)。
3 讨论
小儿急腹症主要分为外伤性急腹症和非外伤性急腹症2种, 其中, 外伤性急腹症较为直观, 诊断较为方便, 对确诊患儿的病情难度不大, 但是非外伤性急腹症具有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难以诊断等特点, 因此, 对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进行确诊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就显得非常关键。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对患儿进行诊断, 就要借助一系列影像检测技术, 例如多层螺旋CT检查和超声波诊断技术等,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层螺旋CT诊断法常被应用于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过程中[4]。
多层螺旋CT检查是目前医学影像学中较为新兴的一种检测方法, 主要用于检测患者身体的内部情况, 对其内部情况进行成像的一种影像检查技术。采用多层螺旋CT对人体进行检查, 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的副作用较小, 且在操作过程中, 多层螺旋CT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 更为安全, 操作更为简便, 且价格合理, 大多数家庭能够承受。多层螺旋CT诊断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X线束、γ射线以及人体无法听到的超声波通过与相关的设备和探测器相连, 对人体患处、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某个器官进行扫描。在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和扫描过程中, 一般需要的诊断时间较短, 且多层螺旋CT诊断的图像成像较为清晰, 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中, 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法, 可以对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进行诊断, 且诊断准确率较高, 能够有效诊断出患儿的病变情况、病变位置、病理形态、大小等[5]。 根据临床有关资料以及相关结果证实, 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具备高分辨率、大范围、速度快等优势, 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腹部的各项检查,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缩短检查时间, 降低了患儿哭闹程度, 从而减少因肠道蠕动、胃部蠕动以及呼吸所产生的伪影, 实现提升检查准确性, 降低因容积扫描而导致的跳层、遗漏发生率的目的[6-8]。在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中, 阑尾炎属于常见疾病, 根据患儿病变情况进行分型, 可以分为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 类型不同的阑尾炎, 所表现出的症状以及CT影像也不同, 通过此次检查发现, CT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患儿阑尾形态以及大小、阑尾腔中的结构, 同时还可以根据情况觀察阑尾周围的炎性组织反映, 如果是阑尾结石钙化与阑尾周围炎症, 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强的间接征象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50例患儿通过手术进行确诊, 其中12例肠梗阻、10例肠扭转、12例急性阑尾炎、4例胰腺炎、5例胆囊炎、7例消化道穿孔。超声波检出32例, 其中8例肠梗阻、8例肠扭转、7例急性阑尾炎、2例胰腺炎、2例胆囊炎、5例消化道穿孔, 检出率为64%(32/50);漏诊18例, 漏诊率为36%(18/50);误诊10例, 其中2例误诊为肠梗阻、4例误诊为肠扭转、2例误诊为胰腺炎、2例误诊为胆囊炎, 漏诊率为20%(10/50), 诊断准确率为44%(22/50)。多层螺旋CT检出43例, 其中11例肠梗阻、8例肠扭转、11例急性阑尾炎、3例胰腺炎、4例胆囊炎、6例消化道穿孔, 检出率为86%(43/50);漏诊7例, 漏诊率为14%(7/50);误诊3例, 其中1例误诊为肠梗阻, 1例
误诊为肠扭转, 1例误诊为胰腺炎, 误诊率为6%(3/50), 诊断准确率为80%(40/50)。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波诊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2, P<0.05)。
因此, 利用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 能够起到更好的诊断作用, 使患儿得到及早的治疗。
综上所述, 对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患儿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 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使医护人员能够对症下药, 在临床医学中, 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 张靖, 高丽. MSCT在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2):108-109.
[2] 戴勇, 张学锋. 腹腔镜技术在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江苏医药, 2015, 41(23):2904-2905.
[3] 程淑芳, 杨宏远, 纪建松. MSCT在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4(9):1537-1540.
[4] 陈学辉. 急诊CT在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8):141-142.
[5] 肖连斌, 唐德国. 腹腔镜在非外伤性急腹症中的诊治体会. 河北医学, 2013, 19(12):1833-1835.
[6] 冯志学, 金艳林, 黄红珠. MSCT在诊断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12):169-170.
[7] 古君海, 刘小华, 曾新晖, 等. 多层螺旋CT在非创伤性急腹症中的诊断应用. 江西医药, 2010, 45(4):348-350.
[8] 韩波, 任克. 多层螺旋CT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 2010, 16(9):40-41.
[收稿日期:2019-04-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53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