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评价胃肠肿瘤治疗中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胃肠肿瘤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24.34±13.59)ml、(162.71±15.39)min、(2.63±1.04)d、(3.63±1.06)d, 均优于对照组的(269.63±
  21.39)ml、(218.63±3.11)min、(6.63±3.11)d、(4.63±1.31)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肿瘤治疗过程中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外科手术;胃肠肿瘤;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4.028
  胃肠肿瘤是一种临床发生率比较高的肿瘤类型之一, 在病情发展初期没有明显症状, 大多患者诊断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针对胃肠肿瘤患者一般临床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大多患者在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措施以后会出现切口感染等不良现象, 对手术质量以及预后效果具有严重影响, 可能出现全身性炎症, 甚至对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性。而且传统手术操作方式对患者创伤性比较大, 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 微创技术的持续发展为胃肠肿瘤患者治疗带来了积极影响, 本文研究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操作方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92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 女18例;年龄49~74岁, 平均年龄(62.50±4.50)歲。观察组患者男27例, 女19例;年龄50~73岁, 平均年龄(61.50±
  3.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相关临床诊断被确诊为胃肠肿瘤疾病者;②针对此次研究实验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试验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肾、肝、肺损害以及器官性病变患者;②存在其他疾病类型以及合并症的患者;③处于病情危笃患者;④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以及精神障碍的患者;
  ⑤治疗依存性比较差的患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等相关手术准备措施以后, 指导患者采取合理的体位, 胃部、右半结肠肿瘤患者采用平卧体位, 直肠和左半结肠肿瘤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采取截石位, 然后进行手术后续治疗操作[2]。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措施, 麻醉方式与体位选择和对照组一致, 利用二氧化碳以后为患者建立气腹, 将气腹压力保持在10~14 mm Hg(1 mm Hg=0.133 kPa), 选择“5孔法”对患者实施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时, 选择患者脐孔处作切口, 切口长度为9 mm左右, 为主操作孔, 选择右侧脐平线以及右锁中线交叉处作5 mm切口, 以及左侧肋缘下侧作5 mm切口作为辅助孔[3]。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选择腹腔镜根治术, 选择脐孔处作切口, 切口长度为10 mm作为腹腔孔, 选择右下腹10 mm处作为主操作孔, 右中腹5 mm以及左中、下腹位置各5 mm处为辅助孔, 使用超声刀将结肠血管进行分离切断, 清扫患者肠系膜根部血管位置处的淋巴结,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输尿管造成损伤, 手术操作完成以后实施伤口缝合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需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包括腹泻、胃排空障碍、术后感染、多发性结节病及并发症发生
  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24.34±13.59)ml、(162.71±15.39)min、(2.63±1.04)d、(3.63±1.06)d, 均优于对照组的(269.63±21.39)ml、(218.63±
  3.11)min、(6.63±3.11)d、(4.63±1.31)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腹泻1例, 胃排空障碍1例, 术后感染1例, 未发生多发性结节病, 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患者发生腹泻4例, 胃排空障碍2例, 术后感染3例, 多发性结节病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12/4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19、P=0.0111<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胃肠癌疾病患者发生率呈现出增长趋势, 虽然大部分胃癌患者在病情发展期间没有明显症状, 但是随着患者自身疾病的不断恶化和发展, 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隐痛以及血便等症状。随着胃肠癌手术治疗方式的不断变化, 对提高胃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开腹手术只能对胃肠癌患者肿块切除以后进行组织缝补, 对患者术后恢复以及微创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在最大限度内切除肿瘤且保持组织完整[5]。   本文研究结果表示,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24.34±
  13.59)ml、(162.71±15.39)min、(2.63±1.04)d、(3.63±1.06)d,
  均优于对照组的(269.63±21.39)ml、(218.63±3.11)min、(6.63±
  3.11)d、(4.63±1.31)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示在胃肠肿瘤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分析原因如下: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和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相比较, 其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性较小, 对降低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总的疼痛感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促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创口和机体功能快速愈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措施可以根据患者肿块位置以及大小进行切除措施的合理制定, 促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中由腹腔镜辅导医生进行患者生理部位的准确辨认, 术野比较清晰, 在胃肠肿瘤切除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虽然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时间比较短, 但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 是临床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6-10]。
  综上所述, 胃肠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 和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创伤性比较小, 恢复时间较短, 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手术治疗以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素燕.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康复指导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8):225.
  [2] 郭朝文.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168例的效果观察.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25(5):539-540.
  [3] 翟东良.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8):108-109.
  [4] 唐小兵. 胃腸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 23(S1):10, 13.
  [5] 谭斌. 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22):76-77.
  [6] 孙存新.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5):48-50.
  [7] 王政.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8(2):32-34.
  [8] 丁保锋.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9):140-141.
  [9] 张亮, 周登峰.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疗法的治疗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29):24-25.
  [10] 曲冲宇.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诊治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68):26-27.
  [收稿日期:2019-04-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81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