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肾复汤治疗慢性肾炎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患者给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联合中药肾复汤内服治疗的效果, 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 每组50例。A组患者予以培哚普利片(商品名:雅施达)口服治疗, 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肾复汤内服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APN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与APN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B组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B组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生命质量(QOL)评分分别为(68.58±5.00)、(84.66±4.54)分, B组治疗前、治疗后的QOL评分分别为(68.55±5.02)、(90.65±5.00)分, 治疗后, 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B组QOL评分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A组的7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肾复汤治疗慢性肾炎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显著, 可改善血清APN和调节肾功能, 治疗疗效颇为显著, 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慢性肾炎;肾复汤;血清脂联素;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2.072
  在肾内科临床中, 慢性肾炎属于多发病与常见病之一, 发病后表现出水肿、血尿以及蛋白尿等症状, 病情十分严重, 治疗难度较大, 容易损伤患者的肾功能[1]。随着中医理论的普及, 中医疗法对慢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日益凸显, 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本虚标实”, 肾脏为“虚”、瘀血与痰湿为“实”, 两者互相影响后为“痰瘀互结”[2]。鉴于此, 为了研究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患者内服中药肾复汤的療效, 文章纳入了辽宁省朝阳市中医院肾内科临床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 并经科学分组后予以不同疗法, 现将各组疗效与价值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朝阳市中医院肾内科2018年7月~2019 年7月收治的100例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 每组50例。A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25~66岁, 平均年龄( 50.05±8.3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20例, 高中文化水平18例, 专科文化水平5例, 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7例;病程8个月~6年, 平均病程(4.00±1.12)年。B组男28例, 女22例;年龄24~69岁, 平均年龄(50.10±8.8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15例, 高中文化水平17例, 专科文化水平10例, 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8例;病程8个月~7年, 平均病程(4.01±1.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两组患者入院后诊断结果均与《内科学》中对于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相符合, 同时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于痰瘀互结分型的诊断标准相符合;
  ②两组患者入院检测提示24 h尿蛋白定量>500 mg、Scr<于133 μmol/L、肌酐清除率(Ccr)>80 ml/min;③两组患者资料一律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且患者及(或)其家人一律知情并同意;④两组患者均表现出较高的依从性, 可主动配合医务人员, 语言能力与理解能力等均正常。
  1. 3 排除标准 ①急性肾炎者;②继发性肾炎者;③合并抑郁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者;④哺乳期女性与妊娠期孕妇;⑤对本研究用药存在过敏症状者;⑤中途撤离本研究者。
  1. 4 方法 A组患者予以雅施达口服治疗, 1次/d, 8 mg/次, 持续服药30 d。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肾复汤内服治疗, 主要成为有瓜蒌15 g、丹参15 g、黄芪15 g克、生山楂10 g、生地10 g、茯苓10 g、莱菔子10 g、当归10 g、泽泻10 g、川芎6 g、陈皮6 g以及姜半夏6 g, 以清水浸泡后煎煮, 留汁300 ml分早晚各温服1次, 150 ml/次, 内服1剂/d, 持续内服30 d。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APN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治疗效果。①中医症候评分:主症包括了肢沉体胖、头晕、目眩, 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无, 依次为6、4、2、0分。次症包括了肢体酸痛、胸闷气短以及痰多口黏, 按严重程度分作重度、中度、轻度、无, 依次计3、2、1、0分, 所有症状评分累计相加为中医症候评分, 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②APN水平: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前1 d与治疗结束次日抽取晨起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约3 ml, 常规离子后以免疫吸附法对APN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③肾功能指标:包括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 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比。④生活质量:参照QOL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分值范围是0~100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⑤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的体征、症状完全消失, 且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 为有效;患者体征、症状显著好转, 且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5%~90%, 为好转;患者体征、症状无好转, 或改善不明显, 病情加重或者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5%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与APN水平比较 A组治疗前的中医症候评分与APN水平分别为(12.30±2.50)分、(4.50±1.25)mg/L, 治疗后分别为(6.35±1.26)分、(6.60±1.40)mg/L;B组治疗前的中医症候评分与APN水平分别为(12.33±2.48)分、(4.88±1.29)mg/L, 治疗后分别为(4.23±0.85)分、(8.25±1.68)mg/L。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与APN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与APN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B组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A组治疗前的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分别为(7.58±1.22)mmol/L、(1.96 ±0.48)g、(112.50±10.70)μmol/L, 治疗后分别为(6.35±1.15)mmol/L、(1.55±0.38)g、(88.95±9.58)μmol/L;B组治疗前的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分别为(7.59±1.24)mmol/L、(1.95±0.49)g、(112.52±10.71)μmol/L, 治疗后分别为(5.20±1.00)mmol/L、(1.00±0.26)g、(76.35±9.40)μmol/L, 两组治疗前的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B组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A组治疗前、治疗后的QOL评分分别为(68.58±5.00)、(84.66±4.54)分, B组治疗前、治疗后的QOL评分分别为(68.55±5.02)、(90.65±5.00)分。两组治疗前的QOL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B组QOL评分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A组治疗有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分别为40.00%(20/50)、38.00%(19/50)、22.00%(11/50), 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39/50);B组治疗有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分别为60.00%(30/50)、34.00%(17/50)、6.00%(3/50), 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腎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具备起病慢、病程长、病情多样等特点, 发病后需要及时接受有效救治, 否则病情进展后可引起肾衰竭, 威胁生命安全。相关资料提示, 在我国, 年龄>40岁的人群慢性肾炎发生率已经接近10%了, 病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因此, 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极其必要。常规西医疗法往往是通过使用一些消水肿、降脂以及调血压等药物治疗, 虽然可以降低患者的尿蛋白, 促进肾功能改善, 但疗程较长, 长期用药可能会引起药物副作用问题[3]。
  近几年, 随着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中医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 中医将慢性肾炎归于“尿血、尿浊”范畴, 并且认为痰瘀互结属于该病的常见分型, 主要是由于变更外感风邪后伤及脏腑, 导致肺气虚, 通水功能失调后引起水液代谢异常, 此外, 患者肾虚导致精关不固、脾气虚导致水湿内停, 最终引起血液运行不畅, 长此以往, 痰瘀阻滞、瘀血内生, 形成痰瘀互结[4-6]。中医学认为治疗该类型的慢性肾炎应当遵循祛瘀化痰、补肾健脾的原则。本文的研究中, 治疗后,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与APN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B组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B组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B组QOL评分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给予痰瘀互结证慢性肾炎患者常规西药口服治疗的同时, 给予中药肾复汤内服治疗的疗效确切, 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与肾功能, 而且还能大幅度提升APN水平, 促进生活质量恢复正常。这是由于中医肾复汤正是祛瘀化痰、补肾健脾的汤剂, 方中的川芎活血、行气;黄芪可利水、消肿、补气;姜半夏能发挥燥湿化痰之功效, 丹参与当归为典型的活血祛瘀药, 通经止痛的作用显著;方中的茯苓与泽泻能够渗湿、健脾利水, 与陈皮联用可发挥祛痰之功效;另外, 方中的陈皮与瓜蒌均可发挥健脾理气之效, 患者气顺后则痰消, 使得机体中的痰湿得以清除。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可发挥活血祛瘀、渗湿化痰以及健脾益气的作用, 正是治疗慢性肾炎(痰瘀互结)的良方。并且经现代的医学研究证明, 中药黄芪可改善脂质代谢、姜半夏能够调血压血脂、川芎调节血流, 可改善血液循环, 减少尿蛋白的流出, 达到保护肾脏功能的目的[7-11]。
  综上所述, 中药肾复汤治疗慢性肾炎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显著, 可改善血清APN和调节肾功能, 治疗疗效颇为显著, 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少, 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建议后期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以提高结果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 吕奇. 益肾化湿活血方治疗慢性肾炎47例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2):81.
  [2] 廖云霞, 孙建萍, 冷丽丽. 百消异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的疗效. 江苏医药, 2016, 42(18):2043-2044.
  [3] 陈万佳, 邓跃毅, 张先闻, 等. 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10):33-35.
  [4] 何明清, 张跃强, 胡彦辉. 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及对尿蛋白、肾纤维化的影响. 世界中医药, 2019, 14(6):1507-1510.
  [5] 卓肖念, 欧阳钦. 益肾化瘀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 22(2):90-91.
  [6] 周国强, 卢军利, 李翠莲. 拟健脾补肾活血汤对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肾功能疗效观察.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2):97-98.
  [7] 吴竞, 彭华东, 苏杭, 等. 肾复汤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河南中医, 2014, 34(12):75-77.
  [8] 武明虎, 弓复生. 黄芪理肾汤治疗慢性肾炎 45 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1997(2):37-38.
  [9] 刘学永, 何聪芹, 郭术莲, 等.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 医学综述, 2018, 24(14):143-146, 151.
  [10] 张晓雯.肾复汤对慢性肾炎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11] 吴竞, 彭华东, 苏杭, 等.肾复汤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河南中医, 2014, 34(12):2354-2356.
  [收稿日期:2019-1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37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