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和临床预后。方法 10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混合型)和观察组(皮质型), 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0.33±3.48)、(20.75±8.44)、(21.73±6.4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6.49±1.13)、(16.84±7.34)、(18.36±5.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学对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 但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达到有效的临床预后效果。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皮质型;混合型;治疗方法;临床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49
  脑部供血主要是在人体颅脑的动脉中进行, 但由于人体大脑中相邻的动脉血管供血功能相对薄弱, 当血管供血时出现血管痉挛或者血压降低, 就极其容易引发血流力学障碍, 从而导致人体脑部供血不足[1]。当人体脑部出现供血不足时, 往往会使缺血部位出现局部性的缺血性梗死, 也就是临床医学上所说的分水岭梗死。分水岭脑梗死主要是指人体相邻两个血管供血区之间分水岭区域或者分水岭区域边缘位置发生局部缺血的一种临床现象[2]。该种缺血现象可以在单侧发生, 也可以两侧同时发生, 是脑梗死中发生几率较大的临床现象之一, 在总脑梗死现象中占比为10%[3]。分水岭脑梗死常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出现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感觉障碍、血压降低、心排出量减少以及颈动脉狭窄等, 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以,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严重者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4-6]。因此, 临床医学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极为关注, 并投入大量研究资本。本文主要在于探讨不同类型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预后情况,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00例,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混合型)和观察组(皮质型), 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 女20例;平均年齡(65.3±10.3)岁;发病类型:首次发病13例, ≥2次发病37例;活动状态下发病10例, 安静状态下发病40例;既往病史:伴高血压史27例, 伴冠心病史12例, 伴糖尿病史11例。观察组男15例, 女35例;平均年龄(64.5±10.7)岁;发病类型:首次发病25例, ≥2次发病25例;活动状态下发病36例, 安静状态下发病14例;既往病史:伴高血压史18例、伴冠心病史29例、伴糖尿病史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886)500 ml, 1次/d;给予患者静脉输注30 mg的依达拉奉(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495), 2次/d;给予患者口服1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5303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效果判定标准:显效:经相关治疗过后, 患者恶心、头痛、偏瘫、视物不清、感觉障碍、反应迟钝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相关治疗过后恶心、头痛、偏瘫、视物不清、感觉障碍、反应迟钝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无效:经相关治疗过后, 患者恶心、头痛、偏瘫、视物不清、感觉障碍、反应迟钝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或者出现病情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23例, 有效21例, 无效6例;观察组显效38例, 有效11例, 无效1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分水岭脑梗死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局部缺血现象, 引发该疾病的常见病因主要有低血压、心输出量减少、本身患有脑血管疾病以及微栓子学说[7]。其中会引发低血压或者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做过心脏外科手术及其他各种外科手术时发生失血过多等情况、因各种原因所引发的休克晕厥、因各种药物所引起的血管扩展、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以及患有自发性波动性的低血压症等[8]。
  分水岭脑梗死常发于中老年人身上, 不受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相关检查, 分水岭脑梗死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分别为内分水岭脑梗死、皮质型分水岭脑梗死以及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其中皮质分水岭脑梗死又分为皮质前型分水岭脑梗死、皮质后型分水岭脑梗死以及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 其中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主要是指人体大脑前和大脑中的动脉供血区域的分水岭发生脑梗死, 其病发区位于人体额中回, 形状多呈现带状或者楔状, 该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上肢出现中枢性的偏瘫或者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 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情感障碍、局灶性癫痫或者是强握反射等, 该种类型中发生主侧病变的患者容易出现经皮层性质的运动性失语现象, 而双侧病变的患者则容易出现智能障碍、痴呆或者是四肢偏瘫等现象;皮质后型主要是指人体大脑后和大脑中动脉或者是大脑前和大脑后动脉皮层之间的分水岭区域发生脑梗死现象, 其病灶多出现与患者枕颞的交界区域, 常常以偏盲为常见类型, 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或者发生轻微的偏瘫现象, 部分患者会出现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或者综合征等现象, 该在种疾病类型中主侧病变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经皮层感觉性失语或者是认字困难等现象, 非主侧病变的患者则会出现体象障碍等临床现象;皮质下型主要是指人体大脑前、大脑中后动脉皮层、人体大脑前动脉回返支或者是深穿支之间与人体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之间的分水岭区域发生的脑梗死情况, 该种类型的疾病病灶主要位于人体大脑深部以及白质壳核尾状核等位置,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出现感觉障碍、不自在运动或者是运动性轻度偏瘫等[9-11]。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主要是指两种分水岭脑梗死的综合表现, 其致死率相对较高, 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分水岭脑梗死, 都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恶性影响, 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临床医学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极为关注, 经过大量研究探讨, 已取得显著成果。   到目前为止, 补充血液容量, 充分改善和扩充患者脑部供血情况, 是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主要治疗目的, 而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学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且治疗效果显著, 并且患者的预后情况都十分良好。但对于伴有严重颈内动脉(ICA)狭窄或者封闭的患者, 往往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栓塞, 使患者脑血流速度以及方向发生改变现象, 从而引发血流瘀滞等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不良事件发生。因此, 大部分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 临床医学往往根据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例如对于伴有低血容量的患者会及时采取扩容治疗、对于伴有腹泻的患者及时采取补充液体治疗等, 以此来全面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取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0.33±3.48)、(20.75±8.44)、(21.73±6.4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6.49±1.13)、(16.84±7.34)、(18.36±5.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常规性药物治疗对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与皮质分水岭脑梗死进行相关治疗, 其治疗效果和臨床预后具有显著差异, 其中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 因此, 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极为必要。
  综上所述, 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手段进行有关治疗, 不仅能有效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起到有效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冀舒文, 夏仕勇, 刘伟, 等. 脑分水岭梗死与脑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8, 31(6):350-352.
  [2] 崔伟. 分析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中外医疗, 2017, 36(8):75-77.
  [3] 杨前进, 陈荣植, 蒋智. 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患者DSA影像学特征分析.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 25(5):517-520.
  [4] 贺永贵, 张义东, 张国彬, 等. 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8):1148-1150.
  [5] 代鸣明, 苏庆杰, 龙发青.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随访观察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 26(1):51-54.
  [6] 黄双丽, 蒋燕萍. 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 16(1):21-23.
  [7] 黄文立, 宫淑杰, 吴志生. 急性脑梗死合并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桥接治疗和机械取栓临床的效果分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2):147-149.
  [8] 张宇, 郭楠, 孔令博. 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世界中医药, 2018, 13(9):83-87.
  [9] 李志宁. 阿加曲班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 33(11):2827-2831.
  [10] 刘莉莉,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 33(8):1897-1901.
  [11] 杨凡, 魏书艳, 王佩, 等.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医学综述, 2018, 24(10):207-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45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