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前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纳入研究中,随机分组循证组及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则实施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的循证护理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所有对比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佳,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对比分析;循证护理;常规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
[中圖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1(a)-0088-02
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也叫成人性糖尿病,其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经研究发现人在35~40岁后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不足造成[1]。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以控制血糖为主,但依旧缺乏根治此病的治疗手段,而患者长期患病,在反复治疗过程中,不仅受病情影响还受经济压力等其他因素影响,普遍存有焦虑、抑郁情绪,此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影响较大[2]。大量研究表明,在难治型、易反复型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具体的治疗工作同等重要,乃至对部分特殊病情而言,护理工作更为重要。而糖尿病属于难治型疾病,相关护理工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为此,该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间选取150例患者,行对比实验,探讨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纳入研究中,利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组及循证组各有75例,循证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56~76岁,年龄均值(64.38±7.64)岁;病程区间3~13年,病程均值(8.97±2.37)年。常规组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区间55~76岁,年龄均值(65.07±7.38)岁,病程区间3~14年,病程均值(9.01±2.31)年,该次研究已获该院伦理委员会支持,对比患者一般资料明确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基本疾病知识讲解、基础病房环境清洁、用药指导等。循证组则实施循证护理,其主要内容下文见。
①患者入院时,由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带领患者了解医院环境,协助其进行相关体检,过程中通过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随后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1名,责任护士1名,专科护士2名组成,护士长为组长,对患者的检查结果、病情特点、病史等结合最新医学科研文献进行分析,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潜在不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得到分析结果后,针对不利因素查找相应最新的权威文献,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并由组内成员协商讨论,最终由护士长确定最终的护理方案。
②病房环境护理方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生活中易出现跌倒摔伤、碰伤,因此病房环境护理中,需要注重地面的整洁干净,避免有油污等可能导致患者摔倒的污渍,需要对病房内尖锐物件或桌角进行处理,避免患者磕伤、碰伤。此外,老年人体质不如青壮年,温度及湿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利用空调及湿度控制病房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感冒。
③心理护理方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记忆力衰退,相关医嘱无法记住时,护理人员严禁对患者进行呵斥责骂,伤害患者自尊心同时不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可通过温馨小贴士将相关用药、生活注意事项等张贴在病房中,一方面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一方面避免患者遗忘医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对孤独感十分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可多陪同患者聊天消除其院内治疗时的陌生感及孤独感,对于患者存有焦虑、抑郁情况,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适时安慰患者以消除其不良情绪产生。
④饮食护理方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摄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护理人员不仅需禁止患者摄入部分食物,还需告知患者饮食调节对其病情的重要性,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饮食调节对糖尿病控制的积极作用,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⑤运动指导方案:患者在院期间,由护理人员进行运动指导及监督,避免老年患者运动受伤,患者准备出院前应由护理人员进一步进行指导,让患者合理进行运动,避免过量运动。
⑥实施过程中进行质量改进:结合实际实施情况,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已循证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及时修正。
1.3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每项100分,分值与程度成正比。护理满意度采用简易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选项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由患者填选,护理满意度=(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学处理,(%)及(x±s)表示计数及计量资料,进行χ2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循证组及常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评分、SAS评分对比 常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6.46±0.31)mmol/L、(8.83±0.75)mmol/L、(50.29±6.39)分、(48.79±7.97)分,循证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5.51±0.35)mmol/L、(7.72±0.86)mmol/L、(39.25±4.59)分、(40.29±5.77)分,循证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97,P=0.001;t=8.424,P=0.001;t=12.152,P=0.001;t=7.481,P=0.001)。
2.2 循证组及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2.7%(38例满意、24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循证护理组为100.0%(53例满意、22例基本满意、0例不满意),对比可知常规组护理满意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8,P=0.001<0.05),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0%(4例低血糖、5例糖尿病酸中毒),循证组为2.7%(1例低血糖、1例糖尿病酸中毒),循证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0,P=0.012<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接触最多的糖尿病类型,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有关,其中年龄与饮食影响较大,而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饮食的无规律,此病病发率呈上升趋势[3]。目前相关诊断方案已经完善,但治疗方法仍处探索阶段,尚无可根治此病的方法,而临床治疗以控制患者血糖,延缓病情发展为主要治疗手段,但长期的使用药物治疗及病情对患者身心的影响,导致此类患者普遍存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对其护理依从性和精神状态有不良影响[4]。
目前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常规护理逐渐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要,显现出护理方法笼统、护理效果较低的问题,无法有效干预患者病情,往往造成患者不满意护理服务,影响患者对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评价[5]。循证护理作为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且已取得一定效果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其主要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心理特点等进行有理论依据支持循证分析,通过查阅最新文献,了解临床最新研究成果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让护理人员实施方案,在护理过程中进一步善改进循证护理方案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6-7]。
该次研究当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循證护理小组,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查阅相关文献制定护理方案,从病房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显示,应用循证护理的循证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佳,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凰.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91-193.
[2] 胡前前,矫春峰,胡美香.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164-165.
[3] 邱方玲.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1):85-86.
[4] 郭丽红,汪海霞.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9):225-226.
[5] 许巧玲.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8,34(8):111-112.
[6] 吴翔.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效果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6):120-121,124.
[7] 李丽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9):147-148.
(收稿日期:2019-0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50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