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的成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的成效。方法 200例腦梗死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 两组患者均实施针灸、吞咽筛选试验联合康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辅助进行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心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康复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1、3、6个月, 观察组患者的行为管理评分分别为(4.29±0.14)、(6.44±0.23)、(8.89±0.21)分, 饮食状况评分分别为(5.64±0.26)、(7.46±0.14)、(9.36±0.23)分, 自信心评分分别为(4.92±0.26)、(7.53±0.14)、(9.34±0.22)分, 康复训练评分分别为(5.62±0.23)、(7.47±0.24)、(9.34±0.22)分, 针灸配合评分分别为(6.64±0.24)、(7.45±0.23)、(9.34±0.25)分, 吞咽筛选试验评分分别为(4.65±0.25)、(6.45±0.13)、(9.22±0.23)分;对照组的行为管理评分分别为(3.95±0.23)、(4.88±0.14)、(6.78±0.24)分, 饮食状况评分分别为(4.84±0.22)、(5.68±0.23)、(7.13±0.21)分, 自信心评分分别为(3.99±0.19)、(4.72±0.28)、(6.47±0.23)分, 康复训练评分分别为(3.81±0.28)、(5.71±0.23)、(7.51±0.23)分, 针灸配合评分分别为(4.85±0.14)、(5.71±0.23)、(6.55±0.28)分, 吞咽筛选试验评分分别为(3.18±0.22)、(5.71±0.15)、(7.44±0.24)分;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康复依从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 患者的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增强, 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成效显著。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脑梗死;吞咽筛选试验;康复训练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4.079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若患者在脑梗死恢复期负性情绪严重, 消极对待康复训练, 对患者的预后十分不利。聚焦解决模式是在尊重患者基础上, 积极激励患者, 在医护人员心理干预与康复相结合的前提下, 促使患者发挥自身潜能, 积极应对康复训练从而达到理想的康复目的 [2]。本研究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进行康复训练的2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 病程均为2周~6个月, 意识无障碍, 但不同程度的伴有偏瘫及失语症状, 依据护理分级标准[2]评估患者并确定患者的自理能力为轻中度依赖等级的患者。全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并可以在家属协助下对本研究涉及的调查问卷全部完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对照组男64例, 女36例;平均年龄(58.16±5.1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6例, 高中43例, 大专及以上21例。观察组男66例, 女34例;平均年龄(58.85±6.5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5例, 高中45例, 大专及以上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实施针灸、吞咽筛选试验联合康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辅助进行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心理干预如下。
  1. 2. 1 描述护理问题 聚焦解决模式下的护理干预主要强调以“人”为护理中心[3], 对患者入院期间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护理问题, 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在遇到护理问题初期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及有效资源来解决此护理问题的, 在沟通的同时激励并赞赏患者为解决此护理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及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信心。而常规护理常是以“问题”为中心, 护士与患者探讨护理问题的原因及严重程度, 忽略患者自身为此问题付出的努力。例如:当患者出现心理负性情绪的时候, 不同的沟通方式为:“您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情绪啊?怎么引起的啊?”(常规护理模式);“您这样的情绪是如何在亲人面前克服的?是用什么方式来不断调节心态的啊?”(聚焦护理模式)[4]。
  1. 2. 2 建构护理问题的有效预期目标 通过对患者全面的评价之后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对患者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预期目标的制定, 并让患者对护理问题解决后可能产生的康复效果进行展望, 并与目前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比较, 促使患者对预期目标的实现充满期待, 并努力配合医护人员实现目标, 医护人员在此基础上激励患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实现期望的护理目标[3]。例如:当患者对康复治疗出现消极情绪时, 不同的护理方式为:“由于您的……原因, 所以才会出现此类问题。”(常规护理模式);“如果坚持康复治疗, 问题得到了解决, 您的生活质量会有什么样的不同?”(聚焦护理模式)。
  1. 2. 3 回顾分析曾经的不同 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的同时, 常与患者回顾分析未患病前及护理问题不严重时的种种状况。与患者沟通如果回到曾经的时光, 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治疗。例如:当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行走不便时, 不同的关注点为:“因为您的目前问题, 您应该......”(常规护理模式);“曾经未患病或问题不严重时, 您是如何啊?”(聚焦护理模式)。
  1. 2. 4 时效性评价 在患者康复护理进行过程中进行时效性的评价护理效果, 通过患者的个体性差异, 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自身的努力及有效资源的利用, 对患者的每一项进步及所利用的有效资源时时的进行激励及赞赏。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雪中送炭”的主动性和“雨后送伞”的被动性。充分应用“雪中送炭”的及时性, 激发患者康复的内在潜能及康复激情, 促使患者将被动训练转化为主动进行康复锻炼, 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1. 2. 5 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预后的关系 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就会越差。因此, 医护人员要时效性的充分评估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负性情绪变化, 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心理状态的追踪评估, 对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护理措施的制定[5], 并与患者沟通, 让患者充分理解负性情绪是目前康复的不利因素, 鼓励患者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有效资源调整自身情绪, 以此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激励患者主动配合去实现康复目标。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自我效能及康复依从性评价量表依据自我效能感量表[6] 为标准制定, 通过患者的行为管理、康复训练、吞咽筛选试验、饮食状况、针灸配合、自信心等六个项目进行评价, 每个项目评分最低分1分(毫无信心), 最高分10分(完全有信心)。將行为管理、饮食状况及自信心3项作为自我效能评价(总分30分), 将康复训练、吞咽筛选试验及针灸配合3项作为康复依从性评价(总分30分)。问卷调查进行3次, 每次发放200份, 回收200份, 有效问卷200份。共计对6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康复依从性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6个月,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康复依从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聚焦解决模式遵循的原则是[7]: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充分激发患者自身内在的潜能, 发掘患者的优势及有效资源, 激励患者积极应对护理问题的能力, 从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增强患者康复自信心及乐观的正性情绪, 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以达到最大化的康复效果。
  脑梗死偏瘫患者常因个体化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康复效果[8-11]。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自我效能及康复依从性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价及康复治疗依从性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聚焦解决模式下的护理措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康复治疗依从性增强, 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永靖, 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与出院康复指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10):56-57.
  [2] 戴慎, 薛建国, 岳沛平. 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19.
  [3] 张丹, 孙宁. 聚焦解决模式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辽宁医学杂志, 2014, 3(6):24-25.
  [4] 胡曼丽.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慢性病学杂志, 2018, 19(7):909-911.
  [5] 高敏. 聚焦解决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22):171-172.
  [6] 钱会娟, 袁长蓉. 慢性病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 2010, 24(25):2266-2269.
  [7] 廖春玲, 黄柳. 聚焦解决模式在我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进展. 护理研究, 2017, 31(17):2059-2061.
  [8] 李玉青.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6(17):153-154, 157.
  [9] 程朝霞. 聚焦解决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安徽医药, 2014, 18(2):387-389.
  [10] 张亚明.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中应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8):202-204.
  [11] 丁琼. 聚焦解决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5):107-108.
  [收稿日期:2019-04-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6306.htm